《唯一的聽眾》的教學設計
教學背景分析:本文通過講述"我"在素不相識的老教授真誠,無私的幫助下獲得成功的故事,贊頌了教授美好的心靈.
本節課是第二課時,要求學生體會"我"在學習拉琴的過程中,心理和行動發生了哪些變化.在掌握故事梗概的基礎上,與學生共同體會老婦人的語言的深刻含義,讓學生感知,老人默默的關懷, 真誠,無私的幫助是"我"樹立信心的動力,老人有一顆金子般的心,進而體會老人的教育技巧.
因為課文內容比較貼近生活,所以在教學中要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激發學生追求美,創造美的熱情,努力使他們成長為有美好心靈和高尚情操的人.
本課的教學目標的設計:本著課標中"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基本的表達方法."從中獲得對人生有益的啟示,"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口語交際的能力",以及語文應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積極的人生態度的理論指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為此,我將教學目標確定為:
知識目標:通過把握關鍵詞語來提綱挈領,理清思路.
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閱讀中理解讀懂課文的方法.
情感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體會到"我"對老教授真誠無私幫助的敬仰之情,并懂得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有信心,有毅力,只要經過刻苦努力,一定獲得成功的道理.
重, 難點的確立:本節課是一節分析課,學生在了解故事梗概之后,不能不被老人那美好的心靈而震撼,不能不被老人的良苦用心和高超的教育技巧而折服,由此,我把理解老人是如何幫助"我"學會拉小提琴的,體會"我"對老人的敬仰之情;認識老人不僅幫助"我"步入音樂的殿堂,更使"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作為本節課的重點及難點.
教學方法,教學模式及教學手段:本著"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的原則,我在教學中采用導引式的教學方法與"問題——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相結合,同時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陶冶學生的情操.
教學過程的安排與步驟:
一,教師導語,揭示課題:
由故事導入,讓學生從故事中感悟人物美好的心靈.進而為分析課文中的人物做準備.
二,指名讀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快速瀏覽:培養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概括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回顧事情的起因和結果,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三,學習重點段,深入理解課文:
在掌握故事梗概的基礎上,默讀畫批老人是怎么幫助我的 她的幫助使我產生了哪些變化呢 與同學共同體會老婦人的語言和神態的深刻含義,讓學生感知,老人默默的關懷,真誠,無私的幫助是"我"樹立信心的動力,老人有一顆金子般的心,進而體會老人的教育技巧.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點明中心,升華情感.
總結:"我對成百上千的觀眾演奏時,總是不由自主地想起我那唯一的聽眾"的原因,體會我對老人的敬仰之情.
配樂朗讀課文.
五,整合全文,總結收獲.(知識和能力及感悟)
感悟:通過一節課的學習,學生自主總結學習的收獲,我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六,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