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課標實驗教科書六年級上冊第6課 懷念母親
(2)體會房東太太對兒子地等待。
“她高興得不得了”,她高興成了什么樣子?她會為兒子的回來做哪些準備?文中是省略號,請把省略號讀成一段話。
后來,兒子沒有按時回家,她又會怎樣焦急地等待?
(3)從這位房東太太身上,季羨林看到了自己母親地等待,也更加刻骨銘心地感受到自己心中那份“恨”。母親曾經怎樣苦苦地等候兒子的歸來呢?這邊的同學可以拿起筆來寫一寫。此時,身處異國他鄉的季羨林才明白,自己的母親曾有過多么痛苦地等待,他又有怎樣的話要對長眠于故鄉地下的母親說?請這邊的同學拿起筆來,寫一寫季羨林此時最想說的話。
(4)創設情景,母子倆穿越時空進行對話。
(5)兒子的千言萬語都融在這段文字里——指名讀:“看到她的神情,我想起自己長眠于故鄉地下的母親,真想哭!我現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親都是一樣的!”
(6)“真想哭”,這哭聲中有什么呢?把你的理解送進朗讀中去。
3、涵詠“糊”字——思母至切
(1)學生默讀第一篇日記,有不懂的地方畫上波浪線。
(2)在學生充分質疑后,重點探討:為什么作者的懷念是凄涼而甜蜜的?
①師生對話,走進那個“黃昏”:一般說來,黃昏的時候,我們都放學了,大家要——?在這個時候,你們的爸媽下班了,他們都要——?天上的鳥兒在這個時候也要——?此時,季羨林能回家嗎?他的家在哪兒?引領學生體會海外游子有家難歸的苦衷。
②創設情景,走進作者的心海:“季羨林又孤寂地站在窗前,抬眼望去,勞累了一天的人們正步履匆匆地往家里趕,漂泊的漁船也靜靜地?吭诤8郏瓦B不知疲倦的小鳥也開始歸巢了。薄暮中,遠遠地傳來了母親喚兒回家的聲音……此時此刻,如果你是季羨林,你的心會在哪兒?你的心會看到什么?”啟發學生想象,讓文中的“故鄉”“故國”“故國的朋友”化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從而對祖國地懷念變得真實可感。
③在交流中理解“甜蜜”,指導朗讀。教師根據學生發言,適時點撥:當你回憶起這些快樂的時光,你心里是什么滋味?所以說,有時候,美好的回憶往往是精神上的安慰,是對心靈創傷的一種治療。
(3)這凄涼,這甜蜜,最后都融入到了一個字里面,哪個字?(糊)
(4)“糊”是什么意思?這“糊”在季羨林心頭的究竟是什么?
4、咀嚼“尋”字——思母至苦
(1)正是這種對母親、對祖國的愛,使得季羨林在獲得博士學位后,不顧國外多家研究機構的挽留,毅然回國,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而他的生身母親呢,卻只有到夢里去尋找。讀《尋夢》中兩個片斷,想一想,他在夢里看清了自己的母親了嗎?
(2)緊扣“面影”,體會作為兒子記不清母親模樣的痛苦,指導朗讀片斷二。
(3)即使看不清楚,季羨林還是要苦苦的去尋找。分男生、女生朗讀片斷一。
(4)季羨林一生也沒有找到母親清晰的面容。齊讀片斷二。
(5)從某種意義上說,尋找母親,就是在尋找生命的源泉,尋找做人的根。季羨林的根在哪兒?
(四)回應全文——升華情感
1、師深情誦讀:2001年,九十歲的季羨林回故鄉給母親掃墓,來到母親墓前,百感交集,“撲通”一聲跪倒下去,眼淚奪眶而出,淚水滴到了眼前的香燭上,此刻,他在心中暗暗地說:“娘。∵@恐怕是你兒子今生最后一次來給你掃墓了,將來我要睡在你的身邊!保ㄕ浴墩媲榧玖w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