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聽眾》說課設計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本文通過講述“我”在素不相識的老教授真誠、無私的幫助下獲得成功的故事,贊頌了教授美好的心靈。
本節課是第二課時,主要在學生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礎上,分析人物語言的深刻含義。體會老人的教育技巧,因為課文內容比較貼近生活,所以在教學中要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激發學生追求美、創造美的熱情,努力使他們成長為有美好心靈和高尚情操的人。
【教學目標的確立及依據】
本著課標中“使學生學會欣賞作品,領會作品內涵”,從中獲得對人生有益的啟示,“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口語交際的能力”,以及語文應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積極的人生態度的理論指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加厚學生的人文底蘊,為此,我將教學目標確定為:
1、知識目標:
通過把握關鍵詞語來提綱挈領,理清思路。
2、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概括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
3、德育目標:
⑴ 激發學生樹立信心,崇尚真、善、美,努力使自己成為有美好心靈的人。
⑵ 教育學生懂得感受愛,回報愛。
【重、難點的確立】
本節課是一節分析課,學生在了解故事梗概之后,不能不被老人那美好的心靈而震撼,不能不被老人的良苦用心和高超的教育技巧而折服,由此,我把對老人的語言分析作為本節課的重點及難點。
【教學模式】
本著“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的原則,我在教學中采用導引式的教學方法與“問題──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相結合,同時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陶冶學生的情操。
【教學過程的安排與步驟】
一、導入
由故事導入,讓學生從故事中感悟人物美好的心靈。進而為分析課文中的人物做準備。
二、快速瀏覽
培養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概括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三、深入理解課文
在掌握故事梗概的基礎上,與同學共同體會老婦人的語言的深刻含義,讓學生感知,老人默默的關懷,真誠、無私的幫助是“我”樹立信心的動力,老人有一顆金子般的心,進而體會老人的教育技巧。
四、交流探究
為進一步理解文章內容,學生在座下進行合作、探究學習、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
五、感悟
通過一節課的學習,學生自主總結學習的收獲,我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六、作業
最后,在我富有哲理、詩一般的語言中,輕松的結束本節課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