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個地球》教學案例
[教學背景]這是一篇說明文,說明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目的是教育學生自覺地擔負起保護環境的責任。文章首先向我們介紹了地球上人類活動的范圍很小,接著說明地球上的自然資源是十分有限的,然后說明了人類不要指望在破壞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別的星球上,最后說明了我們人類要精心地保護地球,精心地保護地球,就是精心地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本文結構清晰,層次分明,從幾個不同的角度分別介紹了保護地球的重要性。作者運用生動巧妙的擬人手法,把地球──人類賴以生存的地方,稱作人類的母親,使讀者感到親切溫暖。
[教學片斷]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地球為什么哭訴,人類對它做了些什么?請你們讀讀課文,劃出說明人類具體對它怎么做的句子?
交流:
但是,如果人們不加節制地開采,必將加速地球上礦產資源的枯竭。
但是由于人們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不但影響再生資源的再生,而且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這就是地球哭訴的原因。是呀,人類的這種破壞對地球造成了嚴重的后果。他們不加節制地開采資源,必將――(生)他們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不但――而且――(生)。
具體學習課文第二小節。
1、過渡:這種破壞造成的后果到底對地球未來、對人類生存產生帶來了怎樣的影響,讓我們去具體了解一下。還是先來看一下第二小節的這句句子。再來讀讀這句句子,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嗎?
出示句子:但是,如果人們不加節制地開采,必將加速地球上礦產資源的枯竭。
1)、什么是礦產資源?(自然資源的一種,包括鐵、銅等金屬資源和煤、石油、天然氣等能源資源)
2)、枯竭是什么意思?
3)、地球上的資源資源為什么會是有限的?第二小節中有答案告訴你,請你迅速找一找。
2、學生討論交流后,出示句子:
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也是有限的。拿礦物資源來說,它不是上帝的恩賜,而是經過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的地質變化才形成的。
1、真的要這么久嗎?讓我們了解一下礦產資源中的石油的形成過程吧。石油被人成為工業的血液。(教師出示圖片進行講解)
2所以,我們現在開采的石油可能就是在恐龍年代時期的生物被埋于地下所形成,它終有一天會枯竭的。
3想象一下,如果礦產資源枯竭了,會怎么樣?
4聽了老師的介紹,你終于明白礦產資源(來之不易)課文正是運用了舉數字的方法,并且用了不是、而是、甚至這些詞語做強調,告訴我們自然資源很珍貴,是來之不易的,我們更加應該愛惜、保護)
指導朗讀句子。
師小結:通過對課文第二小結的學習,我們知道由于人們不加節制地開采礦產資源,使得人類面臨資源枯竭的危險。
具體學習第三小節:
1人們對于地球的破壞,不僅體現在不加節制地開采資源,而且還隨意的毀壞自然資源,濫用化學化學品。這些造成了生態的災難以及再生資源的再生。
2什么是生態災難?
3用你已有的知識,說說人們怎么做,造成了什么?
出示句式:人們( ),造成了( )。
4這些由于人類自身原因造成的生態災難,對人類的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這也是自然界對人類的報復、懲罰。(音樂起,看著圖片,老師介紹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