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個地球》教學案例
每天,我們的地球有800億噸水在悄然流失。
5看到這一幅幅凄慘的畫面內,這一個個觸目驚心的數字,此時,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6我相信,此時每一位同學心里的感受是不同的?(沉重、擔心、焦急、憤怒)指導朗讀句子。
7第三小節向我們介紹了由于人類隨意地破壞自然資源、濫用化學品,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態災難。
總結:
這兩小節,雖然是短短的幾句話,卻給我們帶來了無窮思考,正如宇航員所說的: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了解地球人口的增加對地球的影響。(課外資料延伸)
1、地球哭泣原因不僅如此,請你迅速瀏覽下面的信息,說說你了解了什么?(出示畫面、資料)
地球表面的面積是5.1億平方公里,而人類生活的陸地大約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這樣,人類活動的范圍就很小很小了。而地球人口很多,人均面積很少。世界上有60億人口,再過五十年,將增長到90億。而地球只可以養活80億人。也就說,再過五十年,地球上將有10億人口會無奈地餓死。地球正是不堪重負啊。
2、地球上人口的增加,使得原本渺小的地球壓力更重。
[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我選擇了“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這句話作為教學的突破口,由朗讀入手,以點帶面,把握文章主旨。通過播放錄象,擴大視野,讓學生感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多媒體課件啟發學生想象,明白礦產資源枯竭之后的情景,增強課的趣味性。生態災難單個去理解,對于學生有一定的難度,但是給他們一些資料,起到了一定的補充作用,拓展了學生的思維,降低了難度,幫助學生積累,起到了輔助和促進作用。比如在本課中,通過圖片、視頻,幫助學生理解什么是“群星璀璨”,為什么作者要使用“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像一葉扁舟。”這樣的比喻而不用其他。通過多媒體的直觀感受,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這些文字極難準確分析描述的場景,同時也活躍了課堂氣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