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聽眾》教案
③老婦人這樣說,你能讀懂她的用意嗎?
④她會用怎樣的語氣來說呢?請你來讀一讀。
⑤此時,你覺得老婦人是一個怎樣的人?(慈祥,關(guān)心年輕人)
b、句子二
“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就在每天早晨。”
①你能讀明白老人的用意嗎?
②在作者看來,這是什么樣的語言?請你試試讀出詩一樣的韻味,能行嗎?
③老人詩一般的語言對“我”使我產(chǎn)生了那些變化?
引導學生找出“我”的心理和行動變化的有關(guān)描寫并通過朗讀體會到“我”這時候第一次被人夸獎的興奮心情。
c、句子三:
我停下來時,她總不忘說上一句:“真不錯。我的心已經(jīng)感受到了。謝謝你,小伙子。”
①老人說的是什么真不錯?她的心已經(jīng)感受到了什么?
(引導學生體會老婦人感受到小伙子的進步很快,不斷地對他進行肯定,鼓勵他不斷努力,繼續(xù)練下去。)
讀到這兒,對老婦人,你覺得這又是一個怎樣的老人呢?
②在老人真誠無私的鼓勵下,“我”變了嗎?
感受“我”重新找回自信后努力練琴的過程,并聯(lián)系課文開頭進行對比,怕聽到“音樂白癡”沮喪——躲到樹林里拉——在家里拉琴(找回了自信)
d、句子四:
有一次,她說我的琴聲能給她帶來快樂和幸福。
改為直述句:有一次,她說:“你的琴聲能給我?guī)砜鞓泛托腋!!?nbsp;
①從這句話里,你又能體會到什么?你有什么疑問嗎?
作者對此有疑問嗎?
出示:我也常常會忘記了她是聾子,只看見老人微笑著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地打著節(jié)奏。”
那時,我總是不由地想起那位“耳聾”的老人,那天清晨我唯一的聽眾……”
②那么,這位老婦人到底是不是耳聾人?
作者在文章中這樣寫到:
我一直珍藏著這個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鳴曲讓專修音樂的妹妹感到大吃一驚。妹妹追問我得到了哪位名師的指點。我告訴她:“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12號樓,非常瘦,不過――她是個聾子。”
“聾子?”妹妹驚叫起來,“聾子?多么荒唐!她是音樂學院最有聲望的教授,曾是樂團的首席小提琴手,你竟說她是聾子!” ……
此時,你想的是什么?
③老婦人究竟為什么說自己是耳聾人呢?
3、我們說眼睛是心靈的窗口,讓我們再次回到文章中,劃出描寫老婦人的眼神的句子,你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嗎?
出示:
一位極瘦極瘦的老婦人靜靜地坐在木椅上,平靜地望著我。
她一直很平靜地望著我。
她慈祥的眼神平靜地望著我,像深深的潭水……
4、如果說老婦人善解人意的語言是有聲的鼓勵,那么她一次次“平靜地望著我”對“我”來說就是無聲的激勵,從而使我最終戰(zhàn)勝自己。
(配上小提琴曲《月光》奏鳴曲)
當我第一次在樹林里拉琴時,看到(引讀)“一位極瘦極瘦的老婦人靜靜地坐在木椅上,平靜地望著我。”
正是有了她的不斷鼓勵,我每天清晨都會到樹林里演奏,(引讀) “她一直很平靜地望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