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教案)
(3)下面,我們根據這三點來分析課文中外貌描寫。
a、本文幾次寫了魯迅的外貌,通過什么視角、抓住了哪些特征?細細梳理課文,劃出重點,概括回答問題。
第一次描寫:在暗處,只能模糊辨出形體:寫了長衫(因有顏色)、煙嘴(因有火光)。
第二處描寫:在近處,看得清楚了;寫了面孔、寸發、胡須。這三樣都抓住了特征,直堅的寸發,隸體“一”字的胡須是魯迅形象的特色,而黃白的面孔則是勞累的表現。
第三次描寫:面對面,可以仔細辨認。前兩次描寫的總繪,還是面孔、寸發、胡須、長衫、煙喝,只是更細致、更具體了。
隨講隨出現板書:
外貌描寫
視角 特征
暗處(模糊) 長衫、煙嘴
近處(清楚) 面孔、寸發、胡須
對面(仔細) 總體描繪
b、作者是怎樣描繪這些外貌特征的,突出的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作者寫魯迅的面孔、寸發、胡須、長衫,都各具特色,都與作者的視線相適應,而最主要的是突出了他的“瘦”,因過分的操勞而損壞了健康的戰士的形象。
c、作者從外貌描寫中怎樣表現人物的性格?從文中哪些地方,我們感受到魯迅的精神和人格的偉大?
①描寫本身的感情傾向。提問:從哪些語句中體現出來?
第一次描寫;“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頭發……卻一根一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
②用抒情寫感受,烘托人物。提問:從哪些語句中體現出來?
第二次描寫:魯迅看了“我”一眼之后,文中寫道。“那種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親的撫摩——嚴肅和慈愛交織著的撫摩似的”
第三次描寫:似乎認出是魯迅之后,“我結結巴巴的,歡喜得快要跳起來了……”
③用適當的議論來深化人物性格。提問:從哪些語句中體現出來?
第三次描寫:認出魯迅后,“正是他,站在行進行列最前面的我們的同志,朋友,父親和師傅—…越老越頑強的戰士!”
第二部分:“前面是一條路……”
以上諸種手法的運用,使魯迅的外貌更具內在的表現力量,突出了他的無限關懷后輩和剛毅、堅韌的性格。
以上內容,依次出現板書:
外貌描寫突出性格手法
1.描寫本身的感情傾向 2.寫感受烘托人物
3.用議論深化人物性格
3、知識運用:用300字左右的一段話對你最喜愛的一個人進行描寫,重點放在外貌描寫上,注意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六、運用側面描寫的方法刻畫人物。
作者寫自己的感受,側面表現魯迅品格之高尚、精神之偉大,比如,寫先生看了“我”一眼,“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親的撫摩……嚴肅和慈愛交織著的撫摩似的”;又如,當“我”摸出銀元交到魯迅先生手里又看到那只瘦骨嶙峋的手時,“我鼻子里陡然一陣酸,像要哭出來”。這些都烘托出魯迅偉大人格的感人之深。對內山的描寫也是對魯迅先生的一種襯托,內山的“殷勤”,目的還主要在于推銷,同魯迅贈書的真誠形成對比,從而突出了魯迅滿腔熱情地關懷青年工人的成長。本文的環境描寫也是一種襯托,店堂內外的陰冷正是反襯著魯迅贈書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