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服務》教學設計六篇
(3)你怎樣理解司馬遷的話?(“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這句話的意思是人總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還重,有的人的死比鴻毛還輕。)
(4)從生活中找出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例子來談一談。(例如江姐、董存瑞、雷鋒等英雄人物。)
(5)小結:這一段是講革命者對生死的看法人要死得有意義、有價值,揭示了革命的人生觀。
(五)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抄寫課后“讀讀寫寫”。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1.學習第3、4、5段。
2.熟讀課文,背誦3、4段。
3.總結、擴展。
(二)教師點撥,突破重、難點
1.學習第3段。
(1)指名讀第三段。這段是圍繞哪句話論述的?識要我們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
(2)是怎樣圍繞這句話論述的?
(通過舉例和邏輯嚴密的一組復句加以論述。指名分別讀出這兩部分。)
(3)出示投影。
上面這段話共有幾句?每句說的是什么?句與句是怎樣連起來的?
①先說出這段話中的關聯詞,并在書上點上著重號。[因為……所以(因果)如果……就(假設)只要……就(條件)]
②每句說的是什么?
第一句講有了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
第二句講不管是什么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
第三句講凡是符合“說得對”、“對人民有好處”這個條件,不管是誰的批評和意見,我們都要改正,都要照辦。
這段話一句緊扣一句,層層遞進聯系非常緊密。先講不怕批評再講不講究批評的對象和方式方法。衡量是與非的標準只有一個,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
(4)通過這段學習談一下我們黨為什么日益壯大,從而成為執政黨。
2.學習第4段。
(1)指名讀第四段。“共同的革命目標”是什么?(解放全民族,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
(2)為實現這一革命目標應該怎樣做?
(“不怕困難”,“不怕犧牲”,“互相愛護”并分別把這三部分內容讀出來。)
(3)默讀這段,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第一層: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但要取得全民族的解放,還要團結更多的人。
第二層:講怎樣對待困難,要看到成績、光明,要提高我們的勇氣,不要灰心。
第三層:講正確對待犧牲。一是為人民利益而犧牲是“死得其所”;二是要避免不必要的犧牲。
第四層:革命隊伍的人要互相關心、愛護、幫助。
3.學習第五段。
(1)我們要為什么人開追悼會?(做過一些有益工作的)
(2)開追悼會的意義是什么?(寄托哀思,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三)總結、擴展
1.朗讀全文。
2.文章的中心是什么?這個中心是怎樣一層一層表達出來的?
(文章的中心是為人民服務。全文圍繞這個中心,依次講了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是我們的宗旨;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還重;正確對待批評,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改正錯的;正確對待困難、對待同志,為人民的利益團結互助;悼念為人民而死的人,以團結全體人民等五方面的問題,思路十分清楚。這五個問題都是以為人民服務為標準,從不同側面說明怎樣才能做到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