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小兒辯日》教學設計及實錄
(3)師生互動后課件出示孔子說過的話,讓學生懂得孔子回答不出其實就體現了他“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學習態度。
(4)讓學生理解兩小兒對孔子的笑,是在笑什么?并指導朗讀。
2.拓展延伸,讓學生書寫感想,學習孔子實事求是和兩小兒善于動腦,大膽探索真理的精神。
六、交流學法,誦讀全文。
1.同學們我們初讀古文收獲就如此之大,從這篇古文中,讓我們認識到學古文其實要做到的就是“反反復復讀課文,聯系注釋講文意,過論交流明道理”(課件出示)
2.生讀課件內容。
3.師小結后,全班在音樂的伴奏下誦讀全文,結束課文。
板書設計:
兩小兒辯日
一兒 近(大) 遠(小)
一兒 遠(涼) 近(熱)
孔子不能決也
[課堂實錄]
兩小兒辯日
西藏拉薩市實驗小學
課前活動:看西藏美景,配以師的講述
我來自美麗西藏,大家在美麗的武漢,今天我們走到一起,相信我們可以合作得很愉快,大家有信心嗎?
師生問好
師:同學們呀,大家知道中國文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除了美以外還特別有趣,你看
出示大屏幕:辛
師:在兩個辛之間加上一個什么樣的部首可以構成幾個不同的字
生:我覺得加一個言字旁可以組成辯字
生:加瓜可以變成瓣字
生:加纟旁可以變成辮字
生:加一撇也可以變成辨字
師:真不錯,我們今天學的課文當中也有一個辨字。
師:師板書,指導辯的書寫(左邊的豎要寫成豎撇)
師:課題中的辯你怎么解釋的
生:我認為是爭辯的意思
生:兩個小孩爭辯太陽有關的信息。
師:這個辯字就是爭辯什么?
生:爭論太陽
師:我們來齊讀課題
生齊讀兩遍課題。
師:兩小兒到底在爭論太陽的什么呢,昨天大家回去預習了課文,你初讀古文,你有什么感受?
生:初讀古文后我覺得古文很難理解,看了注釋以后又很好理解了
生:初讀古文后我覺得很有趣。因為是中國從古代傳承下來的
生:初讀古文后很難理解。
師:好不好讀啊
生:初讀古文后我覺得很繞口,讀得很不順口
師:不好讀是吧,讀不懂這些都是我們學習的收獲,也為我們學習古文指明了方向。愿意聽老師讀一讀嗎?
生:愿意
師:現在聽老師讀,你可以畫一畫,注一注。
師配樂配畫現范讀古文。
師:怎么樣
生鼓掌
師:聽了老師的范讀,你從老師的讀法中聽出來什么
生:聽出來太陽很大,大如鍋蓋,也聽出小了,小
師:老師把大小的感覺讀出來了,還有嗎?
生:讀出兩小兒辯日時非常自信非常肯定的語氣
生:聽出了孔子十分為難不能決斷的樣子
生:我了解到讀古文時一定要把標點符號停頓的感學讀出來,顯得古文很有味道很詩意
師:真不錯,要讀出韻味來。同學們,你們愿意讀一讀嗎?
生:愿意
師:你們來自由地讀一讀。
生讀。
師:讀得非常投入,誰愿意來讀一讀。
指名幾個學生輪讀(讀得很好,博得陣陣掌聲)。(指導熟為汝多知乎)
師:他們讀得怎么樣
生:好
師:我們應該給予分子他們什么呀
鼓掌
師:那里老師在這里要糾正一下,最后一句熟為的為在這里讀為(wèi)同我們經常說的所謂的謂一個意思,表示說的意思,大家讀的時候注意一下。同學們,剛才我們在課前提出來古文不好讀,現在知道怎么解決這個難點了嗎
生:我覺得讀古文應該先把這篇古文的意思弄懂,把字音讀通這樣就好讀了
生:中國有一個成語那就是熟能生巧,只要我們多讀幾遍一定能把那些難讀的古文讀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