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弈》教學實錄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3個生字,能根據課后注釋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內容。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從課文中體會到學習必須專心致志。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出示名言警句:
三人行,必有我師。
溫故而知新
學而時習之
師:這些警句,你們熟悉嗎?誰能把它們讀好?(學生讀句子)
教師指導他們把句子讀好,讀出感情。
師:這些文言警句,大家都學過,并不陌生。它們都是用文言寫成的,用文言寫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今天我們學習《學弈》
這篇文言文。(板書:學弈(yì))
1、讀題。
2、解釋課題。
師:課題并不難懂,讓我們來讀讀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老師有感情地范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劃出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3、交流,難讀的句子,同學之間幫助。(教師提示,注意句中停頓,語速稍慢,并及時鼓勵增加信心:你不是讀出來了嗎?難句子一下子就戰勝了。)
4、學生自由讀。把難讀的地方讀讀好。
5、指名讀全文
(當學生讀得好時,師鼓勵,第一次接觸古文,能讀這么好,真不簡單。
6、再看看圖,讀讀書,想想,課文主要講的是什么呢?
師小結:課文不僅講了學下棋的故事,還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呢。
(三)、理解課文,體情悟道,內化積累
師:看看注釋,想想每句話的意思。
(全文共五句話,分句出示)
學習第一句
1、師范讀第一句。師:這句什么意思?
(學生答對后,師及時肯定,消除學生理解古文的畏難情緒,行!你看古文并不難懂吧。
2、指導朗讀,讀出感情
師:弈秋是最擅長下圍棋的人,多么受人敬佩啊,該怎么讀呢?
3、齊讀第一句,會背的背。
學習第二句。
師:這句比較長,比較難,請同坐位的同學共同討論,互相解釋,
(小組合作交流)
1、第一桌,一人讀一個小分句,并解釋一個小分句。
(1)寫法指導:“惟弈秋之為聽”的意思。
師:你用自己的話把句子說通了,巧妙地顛倒了一下詞語的順序。
(師相機注上顛倒符號,惟聽弈秋之為)
(2)學法指導:“一人雖聽之”中的“之”與“通國之”中的“之”意思同嗎?
師:文言文很精練,古文中的“之”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不一樣。這種現象,我們在今后的學習中,值得去探討。
2、第二桌。一人讀句子,一人解釋這句。
師:解釋得更好了,意思弄懂了,大家把一、二兩句連起來讀讀。
3、學生讀一、二兩句。
4、師指圖試背。
5、會背的同學,看圖試背。
過渡:掌握得不錯,三、四、五句說的是什么呢?
學習三、四、五句
1、自學這幾句。注意“俱、矣、曰”這幾個生字的讀音和意思。
2、讀生字,解釋生字。
3、你讀懂了哪句,就解釋哪句。
第三句: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1)學生解釋
師:“雖與之”的“之”解釋是指前一個人。
“弗若之”的“之”書上沒有注釋,怎么解釋呢?
(師指圖,引導學生看圖理解)
第四句:為是其智弗若與?
(1)學生解釋。
(2)學法指導,古漢語知識滲透。
師:你解釋得很好,“說的是他的智力不如前一個人嗎?”為了使語言精練,作者在“弗若”和“與”之間進行了省略,你能補充嗎,把意思說完整?
(相機標添加符號)為是其智弗若……與?
第五句:曰:非然也。
(1)學生解釋
(2)順勢,領悟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