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節》教學實錄
小孩子們買各種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氣,在家中照樣能有聲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燈:走馬燈、宮燈、各形各色的紙燈,還有紗燈,里面有小鈴,到時候就叮叮地響。這一天大家還必須吃湯圓呀!這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殘燈末廟,春節在正月十九結束了。學生該去上學,大人又去照常作事。臘月和正月,在農村正是大家最閑在的時候。過了燈節,天氣轉暖,大家就又去忙著干活了。北京雖是城市,可是它也跟著農村一齊過年,而且過得分外熱鬧。
附最后定稿的教案:
《北京的春節》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一、復習導入:
1、對聯渲染氣氛師
師念對聯“鑼鼓喧天辭舊歲,爆竹動地迎新年”過渡:“上節課我們已經初步學習了課文,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學生回答,教師相機板書相關詞語:熱鬧、喜慶、團圓、祥和)“我們初步學習了課文,北京的春節就給我們留下了這么深的印象,知道是為什么嗎?”(詳略得當)
2、我們再來看這道填空題,做完后隨機板書(以時間為序 詳略得當)
二、研讀課文重點部分
1、這四個詳細描述的日子你喜歡哪一個?(做個小調查)
2、燈片出示研讀要求。(這四個日子你最喜歡哪個日子你就好好研讀你喜歡日子的相關內容,要求了解北京人在這個日子里的風俗習慣,并劃出你認為寫得好的句子,想想好在哪里,你能體會到什么?)
(一)順學而教,品讀重點句子
1、品讀臘八部分
(1)說說臘八節有些什么風俗習慣?(熬臘八粥,泡臘八蒜)
(2)品讀“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熬臘八粥的材料都有些什么?老舍是怎么說的,你感覺老舍是一個怎樣的人。(板書:幽默風趣)是啊,導讀課件上的相關內容(誰愿意帶著老舍的幽默風趣來讀一讀)文中還有哪些句子讓人覺得幽默風趣呢,快速找找。品“彩排”
(3)品讀寫臘八蒜的句子(燈片出示句子)
這句話用哪兩個詞突出夸贊了臘八蒜?
“色美、味美”好吃啊,老舍是怎么說的。(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
讀到這里你眼前仿佛出現了什么樣的畫面呢?(要一兩個學生談一談)
師引導小結:看似平常的一個比喻,讓人讀后浮想聯翩,垂涎三尺,回味無窮啊!這樣的語句真是( )啊!講到這里你能總結出老舍的另一大語言特色嗎?(引導學生總結出平中見奇)
(4)在描寫臘八這部分內容,還有哪個句子感覺不錯?抓俗語,體會作者通俗易懂的語言特色。(進行板書:通俗易懂)
2、品讀除夕部分
(1)說說除夕這天的風俗習慣。
(2)體會“總——分”的構段方式:
能告訴我寫除夕的部分用了什么樣的構段方式嗎?(板書:總----分)
我們來看看怎么個總分,先總寫 (除夕真熱鬧。)后面的句子都是圍繞著這句話來寫的。
(3)朗讀句子體會“除夕真熱鬧”:
到底是一種怎樣的熱鬧呢?讓我們好好來體會體會。讓學生用“這真是一種( )的熱鬧!”句式來描述一下,然后師進行概括,再進行感情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