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xué)實錄及評析
師:是呀,無論是被捕前還是被捕后,我們都能感受到李大釗那一份堅定的愛國熱情和堅定信念。誰愿意讀一讀這一部分?
指名讀,大家自由讀。
生:李大釗不但愛自己的國家,他也愛他的親人。父親不管多忙,對“我”的問題總是很感興趣,總是耐心地給“我”講解。
師:這一次,父親“含糊”地回答,使你想到了什么?
生:局勢很緊張。
生:老師,在法庭上,我覺得課文里的“我”確實很機智、很勇敢!
師:說說你的理由。
生:你看,課文里幾次提到敵人,都是那樣的殘暴?墒恰拔摇眳s“騙”住了敵人,保住了哥哥。
生(急切地):我補充一句,當(dāng)時的“我”很小,敵人這么兇狠,“我”都不怕,更能看出“我”勇敢、機智。
師:課文重點回憶李大釗,為什么這里寫了這么多“我”的事呢?
。ㄔu點:高質(zhì)量的對話離不開“點撥”,“點撥”的功用就在于“化難為易,引向深入”。)
生(興奮地):我知道了。父親在敵人面前是那樣的“鎮(zhèn)定”“沉著”,是父親的行動影響了”我”。
生:老師,我有個問題?
師:讀出問題是閱讀的最高境界!好呀,請講。
生:她哥哥是干什么的?
師:你們說她哥哥會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生:“我”受父親的影響,變得這么勇敢、機智,她的哥哥一定也受到父親的影響,也會是一個搞革命的青年。
師:有道理。不過關(guān)于她哥哥的事情,課后有興趣的同學(xué)可以繼續(xù)查閱一下資料。
(評點:課堂是動態(tài)的、生成的,生成的課堂信息有時會成為有效的學(xué)習(xí)資源!八绺缡鞘裁礃拥娜?”對于這個問題的探討有助于進(jìn)一步理解李大釗同志的形象。)
師:課文最后“父親說完了這段話,又望了望我們”,此刻他的心里會想說些什么呢?此時無聲勝有聲。在那樣的時刻,李大釗不能說,現(xiàn)在就讓我們把他心中的話兒說出來吧!
生:我的好女兒,你懂事了,你長大了! ∩汉煤⒆,我很快就要被害了,你們一定要接著我的工作做下去。
生:女兒,我為你感到自豪、感到欣慰!
師:讀書,就是要把自己融入書里。你們讀進(jìn)了書里。
生:他的目光里充滿了希望!
師:好!好一個“希望”的目光!
。ㄔu點:對話式的課堂是師生情感、體驗、生命的交流。一個“希望”的目光,包含了學(xué)生對人物形象的感悟,讓老師驚嘆 !這是教學(xué)相長的過程,師生彼此間分享精神與幸福。)
師:同學(xué)們,你們把課文的開頭和結(jié)尾放在一起讀一讀,會發(fā)現(xiàn)什么?
學(xué)生自由讀課文。
生:前后寫到4月28日,是父親的遇難日。
師:同學(xué)們,這叫開頭與結(jié)尾互相照應(yīng)。想一想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呢?
生:這是一篇回憶的文章,讀書的時候讓我們一直把心沉浸在回憶里。
生:感覺課文很完整。
師:這樣寫的好處確實很多,還能使文章內(nèi)容聯(lián)系得很緊密。前后照應(yīng),這也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你們看看課文里還有什么地方注意了“照應(yīng)”?
生瀏覽課文后找了兩處,略。
師:讀書要讀進(jìn)去,還要能讀出來。對于這篇課文誰還有自己的想法要說?
。ㄔu點:讀書要讀進(jìn)去,到字里里行間去品、去悟;還要讀出來,從整體感受,跳出課文談?wù)n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