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憶》教學實錄及評析
這是一堂原生態的課。學生批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兩次提醒學生,表面看來是打斷學生的思維,實際上卻表現了教學智慧,因為教師發現學生的批注都是口號式的大話,真正為學生導學導法,引路引法。既是學習方法的指導,又鼓勵了一部分學生的積極性。
課文也像跳水一樣有難度系數,此文教學屬于難度系數比較高的。篇幅長、遠離學生的生活背景,教學時必須選準著力點,抓住單元的主題和主要訓練點,長文短教。蔣老師選擇的切入點是:哪些言行打動你?在具體交流時尋找相應的聯系點,輻射點,上掛下聯、有取有舍,重錘敲打的是22和27段,弱處理“被捕時” 段落,目的是“把房間打開,讓孩子們先進去,觸摸自己的感受”。
長文短教要把握作者情感的凝聚點、表達情感的載體點和學生學習的興趣點,三點統一才是切入點,點與點之間是有聯系的,現場要作出準確的調控,比如學生會了不要講,教師自己不懂的不要講,講了后學生也聽不懂的不要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