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十六年前的回憶
(3)有感情朗讀第7自然段父親說的話。
2.被捕時:與敵人形成鮮明對比,體現在:
(1)第8自然段寫到“短短的一段新聞還沒看完,就聽見啪,啪……幾聲尖銳的槍聲,接著是紛亂的喊叫”,敵人還沒進屋就先放槍,而且是紛亂的喊叫,可以看出敵人是虛張聲勢。而“父親不慌不忙地從抽屜里取出一把閃亮的小手*·槍,就向外走”。父親的“不慌不忙”與敵人的來勢洶洶形成了鮮明對比。
(2)來的人“一擁而入,擠滿了這間小屋子。他們像一群魔鬼似的,把我們包圍起來。他們每人拿著一把手*·槍,槍口對準父親和我”,僅僅是父親和我兩個人,敵人卻如此興師動眾,也是鮮明的對比。
(3)那些便衣、偵探的態度也和父親形成了鮮明對比。對方是“粗暴的吼聲”“滿臉橫肉”“冷笑著”。而第17自然段里寫到,“父親保持著他那慣有的嚴峻態度,沒有向他們講任何道理。因為他明白,對他們是沒有道理可講的。”這也是鮮明的對比。
引導學生通過對比,體會到李大釗作為革命者的鎮定從容和大無畏精神。在此基礎上有感情朗讀8—17自然段。
四、體會李大釗家人的悲痛和首尾呼應寫法的好處
1.體會李大釗被害后家人的悲痛。自由讀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談談自己的感受。
2.體會首尾照應寫法的好處。現在我們把第1自然段和最后3個自然段連起來讀讀,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體會?
(1)這是首尾呼應的寫法。
(2)這樣寫更加突出了作者對父親被害的事情記憶深刻,也表達了作者對父親深深的懷念。
五、了解李大釗墓碑上的評價,引導課外閱讀
1.李大釗的墓碑上刻著中共中央這樣的評價(齊讀)──他對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無產階級的革命前途無限忠誠。他為在我國開創和發展共產主義運動的大無畏的獻身精神,永遠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輝典范。
2.引導課外閱讀:在為革命勝利的斗爭中,還有很多像李大釗一樣的革命先輩。我們深情緬懷他們,我們的民族為他們而驕傲!下課后,同學們可以結合第65頁“課外書屋”的提示,去閱讀一兩本革命題材的小說。
五、相關鏈接
1.李大釗字守常,河北省樂亭縣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學習政治經濟。1913年冬,李大釗懷著憂國憂民的情懷,東渡日本,考入東京早稻田大學政治本科學習。當日本帝國主義向袁世凱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后,他積極參加留日學生總會的愛國斗爭,他起草的《警告全國父老書》的通電迅速傳遍全國,他也因此成為舉國聞名的愛國志士。1916年李大釗回國后,積極參與正在興起的新文化運動。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極大地鼓舞和啟發了李大釗,他先后發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和演說。他宣稱:“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他又發表了《新紀元》《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再論問題與主義》等幾十篇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文章。1920年3月,李大釗在北京大學發起組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10月,在李大釗發起下,北京共產主義小組建立。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后,李大釗代表黨中央指導北方的工作。在黨的二大、三大和四大,他都當選為中央委員。1926年3月,李大釗領導并親自參加了北京人民反對日、英帝國主義和反對軍閥張作霖、吳佩孚的斗爭。北洋軍閥段祺瑞執政府制造了“三一八”慘案,北京一片白色恐怖。李大釗在極端危險和困難的情況下,繼續領導黨的北方組織堅持革命斗爭。1927年4月6日,奉系軍閥張作霖勾結帝國主義,逮捕了李大釗等80余人。李大釗備受酷刑,在監獄中,在法庭上,始終大義凜然,堅貞不屈。4 月28日,軍閥不顧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輿論的強烈反對和譴責,悍然將李大釗等20位革命者絞殺在西交民巷京師看守所內。李大釗第一個走上絞架,從容就義,時年3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