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第十課十六年前的回憶導學案
教材解析:本文通過對李大釗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憶,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業的偉大精神和面對敵人堅貞不屈的高貴品質,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敬仰與深切的懷念之情。
學情分析:對于李大釗,部分學生有所了解。學習本文,要引導學生認真閱讀,理解課文,并適當展開討論,使學生深入體會李大釗同志忠于革命事業的偉大精神和在敵人面前堅貞不屈的高貴品質。
學習目標:
1.讀讀記記“含糊、尖銳、僻靜、恐怖、粗暴、憲兵”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李大釗在被捕前、被捕時、被捕后與敵人作斗爭的事跡,從中受到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
4.領悟課文前后照應、首尾連貫的表達方法。
學習重點:引導學生學習課文,了解李大釗同志被害的過程,感受李大釗的高貴品質。
學習難點:對本課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需要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來理解。
學習準備:課前搜集、查閱資料,了解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
學習時數:3課時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
2.初讀課文,大致理清寫作思路。
學習過程:
一、交流資料導入新課
介紹李大釗的生平及作者。(讓學生用搜集到的材料進行交流,教師進行補充)
二、學生初讀課文,完成以下提出學習要求:
(1)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自學生字,理解詞意。提出不懂不理解的詞句。
(2)思考:作者回憶了16年前發生的哪些事情,是按什么順序寫的,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三、給學生充足的自學時間自由學習。
四、展示與交流
(1)讀準字音
(2)認清字形
(3)提出不理解的詞語,班內同學互相解決,教師適時指導。
(4)集體交流,理清文章結構。
①被捕前(第2---7自然段)②被捕時(第8---17自然段)③在法庭上(第18—29自然段)④被害后(第30---32自然段)
五、課堂作業
(1)讀詞語,注意下列帶點的字的讀音與寫法。
含糊尖銳僻靜恐怖粗暴制服憲兵魔鬼肥胖苦刑殘暴匪徒拘留窩頭姥爺。
(2)辨析每組字的字音、字形,并組詞。
銳()刑()徒()幻()祥()
悅()形()陡()幼()詳()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品讀文章的重點詞句,體會李大釗具有什么樣的精神。
學習過程:
一、聽寫詞語,對照課文檢查改錯。
二、學生自由讀課文,提出學習要求:
1.重點讀一讀描寫李大釗的語句,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或詞語勾畫出來,談談體會。
2.如何有感情地朗讀。
三、學生自由學習(小組討論交流)
四、展示交流,拓展思維。
被捕前:不顧局勢嚴重,堅決留在北京。
①局勢嚴重:從父親早出晚歸,張作霖派人檢查,燒了一些文件和書籍,工友閻振三被捕等可以感受到。
②從第7自然段父親的兩個反問句體會父親不顧朋友和母親的勸說的含義。
③從父親的話,從中看出李大釗是一個對革命高度負責任的品質
④感情朗讀.
被捕時:與敵人形成鮮明的對比。
①學生讀出李大釗和敵人形成鮮明對比的詞語或句子。
②從神態、動作的描寫上來體會李大釗英勇無畏的精神。
李大釗敵人
不慌不忙尖銳的槍聲,紛亂的喊叫
慣有的嚴峻態度粗暴的吼叫
沒有講任何理由滿臉橫肉、冷笑著
鎮定從容大義凜然殘暴
③分角色朗讀“被捕時”的描寫,讀出李大釗的英勇無畏和敵人的兇狠殘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