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濱孫飄流記教學實錄
開始,李宗宜問我們:“你們有冒險的愿望嗎?”
有的同學回答有,有的同學回答沒有。
李宗宜說:“那讓我們來齊讀課題吧!”
“魯賓孫漂流記!”同學們齊讀了一遍課文。
到課文上到七、八自然段的時候,李宗宜會所:“你如果是魯濱孫看到野人會選擇逃跑還是戰斗?”
這個環節,完全像個辯論賽一樣。
有個同學說:“只有戰斗了,才有希望。”
“不對,魯濱孫只有一個人,但也認有很多,他怎么打得過呢?”一個同學說。
又一個同學說:“可是他有槍呀!”
“要是子彈用完了怎么辦?”有個同學說。
覺得戰斗的同學,鴉雀無聲。
又一個同學說:“你們難道沒聽說過‘三十六計,走為上策’嗎?”
“可是,那個荒島這么小,魯濱孫總會被發現的。”又有一個同學說道。
后來,在激烈的“對決”中,支持戰斗的同學勝利了。
過了一會兒,這節課上完了。
我覺得,這節課上的不錯,只不過,在我們齊讀時,讀的不太整齊。
作者:劉曉菲
編輯:賀星翔
3
月31日上午第一節課,我們走進教室,就看見張志為在寫課題:《魯濱孫漂流記》。
看著李宗宜站上了講臺,我的大腦開始搜索------。搜索到了,原來這節課是李宗宜執教!我們開始上課了,我感覺今天特別有勁。
李宗宜問:“讀了課文,大家有什麼問題?”
趙子健回答道:“魯濱孫在歷險的途中遇到了什麼困難?”
我也站起來說:“他為什麼要漂流?”
劉俊武說:“他是怎麼解決困難的?”
李宗宜說:“讓我們帶著問題朗讀課文吧!”
我和同學們都讀了起來------
李宗宜說:“支持戰的站起來!”我數了數有七個人。
李宗宜又問:“你們為什麼支持戰?”
趙子健說:“在第六排,因為魯濱孫打死了兩個野人,所以我選擇戰。”
李宗宜又問:“那坐下來的人都是選擇逃的,你們為什麼支持逃的?”
我站起來說:“逃可能逃出一線生機,戰的話會有死傷,并且有三十多個野人。”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得說了起來,象個小型辯論會。
“最后,誰能用一段話概括課文的內容?”李宗宜問。
大家沉默了-----
突然趙子健站起來,用一句話概括了。
下課鈴還沒響,這節課就下了,我深感失望。
今天,我們學了英國作家笛福寫的一部長篇小說《魯濱孫漂流記》,而上課的是我們的同學李子恒。
一開課,李子恒就給我們了一個很好的印象,他很有當老師的范。因為他的導課很特殊,特別是他會引導大家從設想自己是魯濱孫開始熟悉課文。
開課完之后,他又叫我們用讀書的方式來加深我們對這篇課文的印象。
李子恒給我們講課也非常有條理,先帶著我們找出困難之后又帶著我們去找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李子恒寫的筆記中,他寫的困難和解決困難的方法可以一一對應,這一點也可以說明他很注重課堂筆記。李子恒把需要的筆記全教我們記在書上了。最重要的是在講的每一個問題之后都會有一個小結來總結這個問題以及這個問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