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好的老師》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自讀自悟,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理解作者為什么認為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
3.理解懷特森先生獨特的教學方法。
4.進一步學習通過一件具體的事例刻畫人物說明道理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難點】
1.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理解懷特森老師運用與眾不同的教學手段來培養學生具有懷疑精神的做法。
2.進一步學習通過一件具體的事例刻畫人物說明道理寫作方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課前準備】
1.學生課前預習課文,了解《畫家和牧童》《兩個鐵球同時著地》兩個故事。
2.教師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顧單元主題,導入新課
在前幾篇課文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一位位不怕困難、善于發現的科學家。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極有個性的科學課老師。他是作者心目中——齊讀課題《我最好的老師》。
二、讀閱讀提示,提取信息
1.請同學們翻到114頁,自由讀閱讀提示,想想你從中獲取哪些信息?
2.全班同學交流。
三、疏通課文
1.老師看看同學們的預習情況怎么樣?這里有一個詞語小盤點,誰來讀一讀?(以開火車的形式檢查學生的詞語掌握情況)
2.讀和正音為主,紅色詞語以理解為主,解決多音字“糊弄”。
四、整體感知,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1.課前同學們都預習了課文,知道我最好的老師是——懷特森先生(板書)
2.那么本課圍繞懷特森先生寫了一件什么事?請同學們默讀課文。
從三方面進行概括:(1)懷特森給我們上了一堂什么課?(關于貓猬獸的一切) (2)經過隨堂測驗,結果怎么樣?(全班都得了零分) (3)通過這個教訓,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不要迷信書本,也不要迷信權威。)
3.請同學把這三點融合在一起就是本篇的課文內容了。
五、理解“最好”
過渡:把握主要內容還不夠,還要走進文本中,理解為什么懷特森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師?
1.快速看課文,找出作者評價懷特森先生的一個句子。
(1)指名朗讀。
出示句子:“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教學方法獨特,常常有出人意料的舉動。”
(2)說說作者眼中的老師是什么樣的?
(3)那么課堂上發生的哪些事情讓作者出乎意料,也是你所沒想到的?默讀課文1---5小節,找出有關語句劃下來,一會兒我們小組交流。
2.全班學生交流
(1)“他把卷子發下來的時候,我驚得目瞪口呆,因為在我寫下的每一個答案后面,竟然都被畫上了紅叉叉。我得的是零分!可這不公平,因為每一道題都是根據我的課堂筆記回答的。而且,吃驚的并不是我一個人,我們班上的所有同學都得了零分。”
①作者為什么“目瞪口呆”?指生回答,并讀出驚訝的情感。“目瞪口呆”的只是作者一個人嗎?(全班)從哪里可看出。(“而且,吃驚的并不是我一個人,我們班上的所有同學都得了零分。”)。引導學生讀出全班同學的那份驚愕來。
②一次考試居然全班得了零分,這可真是讓人意想不到,可這是為什么呢?
(2)交流句子:
“很簡單”,懷特森先生說,“關于貓猬獸的一切,都是我故意編造出來的。這種動物從來就沒有存在過。因此,你們記在筆記本上的全是錯誤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