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好的老師》教學設計
教材介紹:《我最好的老師》一課,選自魯教版第七單元的最后一篇文章,本單元的重點是通過讀文感悟科學精神的含義和學習作者通過具體事例說明道理的寫法。
本篇課文內容淺顯,主要講了“我”六年級時的科學課老師懷特森先生的故事。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教學方法獨特,他用出乎意料的方法教育學生明白不要迷信書本、不要迷信權威的道理。
依據單元目標和本課的教材特點,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認識一個多音字,積累四字詞語,理解“侃侃而談”,并會運用四字詞語。
(2)讀懂課文描寫的故事,理解懷特森先生獨特的教學方法,體會到一個人具有獨立思考、獨立判斷和懷疑能力的重要性。
2、能力目標:
(1)會把這個故事講下來,培養學生說的能力。
(2)會用具體的事例來說明道理的寫法寫作,培養學生寫的能力。
我是這樣實現目標的:
(1)按照預習慣例四步自學,通過展示匯報,完成知識目標。
(2)這是一篇淺顯的的文章,學生易懂。教學中我采用自讀、互讀,在學生熟讀的基礎上,讓學生按照理出的先后順序,抓住重點,吸收文中的語言,通過自講、互講的形式,達到人人會說的目的。
(3)讀寫結合是本課設計的一個重點,教學中,通過讀說理解,感悟作者一事一個道理的表達方法。并通過回顧以往學過的一事一理的課文,再次體會這種寫法的精妙,進而引導學生學習這種寫法去習作。由于一節課很難完成習作拓展。故而設計成讓學生變寫為說。這無疑增加了難度,讓學生說一兩句話不難,但要說一段話,就不容易了。于是設計了兩個階梯式要求,要求學生第一步概括說通過什么事例來說明什么道理;第二步你能不能把最能體會這一道理的地方說具體,也就是事情的經過部分?學生在老師有層次的引導下,通過自說,小組互說,達到會說的目標。
教學過程
一、導入談話
孩子們,從幼兒園到現在有好多老師教過你們,在你們的心目中,什么樣的老師是最好的老師?(這是好老師在你們心目中的標準)在作者的眼中什么是最好的老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1課《我最好的老師》齊讀課題。
二、預習匯報
昨天大家已經預習了課文,按以往的慣例咱們還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預習展示。
1、生詞預習展示:
生:我認識了一個多音字糊弄的“糊”他還念糊涂的“糊”
生:我積累了4個四字詞語:出人意料 侃侃而談 目瞪口呆
饒有趣味
生:我通過查字典和聯系上文理解了侃侃而談,意思是懷特森先生講“貓猥獸”時,是理直氣壯地給學生講的。
生:我不僅積累了四字詞,我還能用上兩個詞來說話。
生:我能用上四個詞說話。
2、同學們對字詞預習的不錯,課文讀得怎樣呢?為了更好地展示給大家,請同學們在小組內互讀,對于讀得好的同學,要學會欣賞;對于讀不好的同學,要熱情地幫助。
誰來給大家展示朗讀?誰想挑戰他?誰還想再試試?最后一個機會了,誰來展示?
3、大家讀得非常好。我們進行最后一個環節的匯報: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評價:你的總結很精煉。/ 你能不能說得在稍微具體些。)
三、學生講課文概括很好。課文的哪些段落寫了這件事?(板書:事情)請快速瀏覽課文。
還有兩段講了什么呢?(板書:道理)
咱們看這件事作者是怎么寫清楚的?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板書:先寫 再寫 最后寫)請大家再次快速默讀課文(1-6自然段)誰來說?(板書:老師上課 測試得零 解釋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