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寓言二則》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寓言二則》中包括《東施效顰》和《楚王好細腰》兩則寓言。
《東施效顰》這則寓言選自《莊子》。它用簡潔精練的文言文展現了一個愛美女子東施為了追求美而盲目效仿西施,反而丑態百出的事。丑女東施看到西施皺眉蹙額捧心走路的樣子很美,便效仿西施的病態動作,結果更難看了,使富人見之,閉門不出;窮人見之,避而走之。東施刻意地模仿和鄰里的堅決逃避形成鮮明的反差,揭示了東施一類人的愚蠢、機械,告訴人們:不切實際的照辦照抄,效果一定會適得其反。
《楚王好細腰》選自《墨子》,它是一則諷刺性很強的寓言。文章用三句話簡練地描述了文武百官投楚靈王所好(喜歡臣子有纖細的腰身)而一日只吃一餐,以至于到了第二年,滿朝文武百官皆面有黎黑之色的事。這篇文章寓意深刻,具有鮮明的針對性和現實性,通過達官顯貴們束腰以求寵信的丑陋之舉,諷刺了那些投其所好者的可恥下場。同時,也告誡領導者一定要注重自己的言行,用正確的方法來修身養性。
教學目標:
1、熟讀古文,結合譯文讀懂意思,體會古文的韻味;
2、讓學生從《東施效顰》和《楚王好細腰》兩則寓言中感悟到什么是真正的美,并學會正確地去追求美;
3、通過反復讀文,揣摩并理解寓言的寓意;
4、背誦兩則寓言。
教學重點:
1、認識什么是真正的美;
2、掌握文中重點實詞的意義;
3、理解寓言的寓意;
4、熟讀成誦。
教學難點:
擴展所學寓言并活學活用。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東施效顰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教師:寓言是一種獨特的文學體裁,它以短小精悍、情節生動、寓意深刻、發人深省、故事性強、趣味性濃而深受人們的喜愛。從上學到現在,我們學了不少寓言,相信你們在課外也看過不少寓言故事。回憶一下,在你看過的寓言故事中,你最喜歡的寓言故事是什么?能給大家說一說你喜歡它的原因嗎?
2、學生交流。
3、教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則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東施效顰》。
4、板書課題:東施效顰
二、學習寓言
1、老師講《東施效顰》的故事。
2、請學生談聽完故事后的感受:你喜歡東施嗎?為什么?
3、教師:一個愛美女子東施為了追求美而盲目效仿西施,反而丑態百出,讓我們看看課文中是如何刻畫這個人物的。
4、教師范讀課文。
5、教師:古代人真是聰明,一個故事只用短短幾句話就把它展現在讀者面前,這正是中國古代文言文的魅力所在——短小、凝煉,
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中國古代語言的魅力所在吧!
5、學生練讀。要求:借助字典讀準字音,理解不懂的字義。
6、指名學生讀,老師適當點評,鼓勵學生讀出文言文的韻味。
7、學生自由讀文,并結合譯文理解古文的意思。要求:學生寫出自己理解的重點詞義。
8、學生交流學懂的內容,老師給予指導和點評。
9、全班先齊讀譯文,再讀古文。
10、自己再讀古文,并嘗試背誦。
11、教師:《東施效顰》這則寓言我們已經讀會并且背會了,誰愿意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東施效顰”的意思呢?
12、學生討論:西施皺眉捧心的樣子為什么美?東施皺眉捧心的樣子為什么丑?
13、請學生講一講你發現的現實生活中的“東施效顰”的故事?
14、齊讀課文后,請學生談一談自己從“東施效顰”這個故事中受到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