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十二)《我站在鐵索橋上》教學設計及相關資料
一.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學生查找資料,了解紅軍當年勇奪瀘定橋的英勇事跡;了解顧工的相關資料;理解重點詞句。
2 . 過程與方法: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紅軍英勇無畏的戰斗精神;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自學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紅軍英勇頑強、無所畏懼的革命精神,教育學生熱愛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同學們請看這張圖片(教具展示),這就是紅軍長征曾奪取的瀘定橋,睹物思人,不禁讓我們想起了無數革命先烈為了讓后代過上好日子,拋頭顱,灑熱血的情景,同學們是否了解紅四方面軍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的激烈戰斗場面,詩人顧工站在瀘定橋上心潮激蕩寫下了現代詩(板書課題)
(二).展示交流:學生展示所查資料和圖片,簡介作者顧工,講述紅軍長征的故事,簡介背景,相互交流學習。
(三).自讀自悟:學生自由朗讀詩文,邊讀邊悟:詩人站在鐵索橋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四).合作探究:
1.檢查自悟情況(學生發言互評)
2.范讀、指導朗讀(注意節奏,語勢,感情)
3.指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師生評)
4.學生配樂朗誦詩文 (錄音機、磁帶)
5.學生有感情的齊聲朗讀詩文
6.討論每節詩寫了什么內容? 學生黑板前列提綱
7.分析第二節中所用動詞的作用 (再現鐵索橋圖片)
8.探究文章結尾詩人要歌唱什么? 并歸納文章主旨
9.討論分析寫作技巧(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10.欣賞經典歌曲《我站在鐵索橋上》(錄音帶)
(五).學后隨想:
1.假如你站在鐵索橋上你會想起什么?
2.學習本文后,你想對無數先烈說些什么?
(六)布置作業
1.背誦詩
2.寫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讀后感。
(七).板書設計:
看到了云霧、白浪
我站在鐵索橋上 追憶戰斗的場面
撫看今朝鮮花盛開
贊頌英雄的土地和人民
一、教材解讀
本課是一首詩,曾被譜成曲子,填作了歌詞。這首詩追憶了工農紅軍搶渡大渡河的激烈戰斗,歌頌了紅軍英勇頑強、勇往直前大無畏的革命精神;追昔惜今,表達了對先烈的緬懷和對今天幸福生活的熱愛。
全詩共四節:第一節,寫身臨鐵索橋,“站在鐵索橋上”所看到的景物,頭上的云霧,腳下的白浪;第二節,追憶紅軍當年飛奪盧定橋激烈戰斗的場面;第三節,撫看今朝,烈士們當年激戰過的地方成為今天鮮花盛開的地方;第四節,反復吟詠,寓情于景,進而直抒胸臆,高歌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
用形象說話,用一系列事物構成鮮明的意境,是本課表達的主要特點。如:“二郎山的云霧”“大渡河的白浪”“激戰的樓房”“孩子們的課堂”“梨花正在開放”……本詩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最后直抒胸臆。全詩感情強烈,節奏鮮明。
二、學情分析
經過六年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已經能初步從整體上把握全文,理清條理,寫出課文的提綱,但這之中也需要老師給以適當的引導。學生基本都能通過理解重點語句,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