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與盾 教案 及反思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熟讀成誦。
2、借助注釋理解課文,初步領悟課文所講的道理。
3、培養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提高文言文轉換成現代漢語言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1、理解寓言中所蘊含的深刻道理。
2、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1、能說出重點語句的含義。
2、能用自己的話講述寓言故事。
【教學時間】一課時
一、講故事導入
師講故事生思名
這些都是寓言故事,它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綜合大家所說:假托有趣的故事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道理。)今天我就帶大家再來學習一篇寓言故事,那就是第25課《古代寓言故事》中的《矛與盾》。
二、板書課題 揭題激讀
1、板書:矛與盾
2、齊讀。思考:什么叫矛,什么叫盾?,矛用來干什么的?(刺),盾用來干什么的?(擋)。矛盾是什么意思?(手捂住“與”)(說話前后不一致即矛盾)。
3、師:好,現在我們自由閱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圍繞《矛與盾》寫了一件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樣的道理?
三、初讀課文 讀通讀準
1、全體學生自由讀文(讀文要求:一句一句地讀,把音讀準。)
2、剛才我們把課文讀了一遍,知道了這篇短文從形式上屬于文言文,上學期我們已經學過 了一些文言文,如《學弈》、《兩小兒辯日》,誰來說一說怎樣學習文言文效果會好一些呢?
3、指名讀課文 (讀準字音、讀通語句)
4、范讀(節奏)
5、學生再讀文。
四、匯報交流,讀中理解
1、課文中有兩個讀音完全相同的字,誰能幫老師把它們找出來寫在黑板上?它們各是什么意思?
2、粥的是什么?先譽的又是什么?接下來該譽什么了?(文言------白話)
3、結果怎樣?
五、揭示道理,發散思維
1、咱班有多少名同學?今天我有幸認識了___位好朋友,大家也面帶微笑,再看看插圖,圖上這些圍觀的人也都是滿面笑容的,他們的笑容和同學們的笑容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嗎?
(一是出于對老師的尊敬,一是對自相矛盾者的嘲笑)
2、大家都在嘲笑那個楚國人,他到底錯在什么地方?這篇文言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3、既然大家都嘲笑那個楚國人,他的買賣是難以做下去了,老師想請大家幫幫忙,怎樣把他的矛和盾賣出去呢?
(生討論)
4、師:我代表那個楚國人真誠地感謝同學們的幫助,人,還是多讀些書才能明白更多的道理啊!你們說是這樣的嗎?
六、總結全文
這個故事教會了我們說話做事要實事求是,前后相符,不能自相矛盾。希望大家在課后廣泛閱讀更的的寓言故事,學會更多做人的道理。
七、作業
1、背誦課文。
2、預習
八、板書設計
矛與盾
盾———— 堅固
} 不能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