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猴王》第二課時教學實錄
教學目的:
了解小說的特點;整體感知課文,把握小說的一般結構;著重引導學生把握小說刻畫人物形象的常用方法——語言、動作的描寫,學習運用語言、動作的描寫,刻畫人物性格的特征。
教法設想:
抓住初一學生好動、好勝的特點,引入競爭機制(金星榜),課堂采用“趣味活動快車”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學習情緒始終飽滿。
教學計劃:兩課時
◆第一個半節課教學要點:引導學生預習課文,掃除字詞障礙。分發材料(《西游記》導讀)。
◆第二節課教學要點:領會小說的特點;整體感知課文,把握小說的結構特點;學習刻畫形象的常用方法——語言、動作的描寫,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
◆第二個半節課教學要點:交流《我的同班同學》的片斷描寫(讀、寫、聽、說綜合訓練)。
第二課時課堂教學實錄
師:上課。(師生問好)
我們先欣賞一段音樂(錄音播放《西游記》的插曲片段,許多同學露出了笑臉)。
師:(錄音停)哪一個同學能說說這段歌曲的名字?
(學生們紛紛舉手,可惜都答錯,有些學生緊皺雙眉。)
提示:剛才你們聽到歌曲的最后一句是什么?
生:(不約而同)莊嚴我神州大地(笑)
師:對啦!歌名是《莊嚴我神州大地》。《西游記》的插曲很多,如:《青青菩提樹》、《我欲成仙》、《敢問路在何方》等,有興趣的同學課余可找一找、聽一聽。
(師生共同回顧《西游記》的主要內容,引入趣味活動快車,貼上金星榜,教師作活動說明。)
師:讓我們進入快車的第一站——猜一猜。同學們請認真聽錄音,猜猜《西游記》的故事情節。
(學生情緒激昂,錄音還沒停下,許多學生早已高舉著手。)
(錄音停)
生1:孫猴巧行醫
生2:孫悟空被封為“齊天大圣”
生3:石猴變成美猴王(教師補充:這就是我們要學習課文的主要情節。)
師:這三個同學都回答得很好。(教師分別為一、二、四小組貼上金星,學生熱烈鼓掌。)
這時第三小組暫時落后,沒關系,還有許多問題等著你們回答呢!讓我們進入快車的第二站——講一講。(學生默讀課文5分鐘后,四個小組分別選派一名代表復述課文,而后教師總結。)
生4;
生5:(復述的內容略)
生6:
生7:
師:四個同學都講得不錯,我們分別為他們貼上金星。(全班熱烈鼓掌)下面我們進入快車的第三站——議一議(分小組討論,教師擊掌示意分成四人學習小組)。請各小組組長記好討論題。
※小黑板出示討論題:
1、按照提示劃分故事情節。(整體感知課文)
2、課文重點寫石猴出世或者是猴王來歷?
3、重點部分通過哪些常見的方法刻畫石猴形象的?(教師提示形象的描寫方法)
(教師巡視、參與討論,各小組討論的氣氛熱烈,各組組員出謀獻策,組長忙得不亦樂乎。15分鐘后,討論結束,教師擊掌示意,學生齊刷刷地回到原位。)
師:請各小組派代表回答第一道題目。
(四個小組多分別選派實力最強的同學回答。)
生8:
生9:(劃分故事情節,總結大意)
生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