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天游峰的掃路人 第(2)課時
教學內容15.天游峰的掃路人 第(2)課時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引導學生透過文中人物的外貌、神態(tài)、語言、動作的描寫,感受“天游峰掃路的老人是一個怎樣的人”。3.品味文中老人話語中所蘊涵的人生哲理。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意圖教 學 過 程一、復習導入,進入學習。通過引導學生復習,喚醒回憶,整體入手進入學習。1.師引: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課文——引生齊讀課題:15天游峰的掃路人。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其中,留給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生答:老人,師點:好,大家和作者都有同感了,天游峰的掃路人是一個怎樣的人,他為什么會給作者和我們都留下深刻的印象?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跟隨作者的腳步繼續(xù)去認識這位掃路人。二、細讀課文,品味語言。通過引領學生走入課文細細朗讀,品味文中描寫人物的外貌、神態(tài)、語言、動作的詞句,感受“天游峰掃路的老人是一個怎樣的人”,從中獲得一些感悟,滲透一些寫作方法的領悟。1.引:誰先用你的朗讀把我們帶到作者和老人結識的地方——天游峰?指生讀,引:其余同學邊聽邊想:天游峰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從哪兒體會到的。(1)一生朗讀,其余學生邊聽邊想。(2)點:讀得真好!讓我們身臨其境了!誰來說說天游峰給你的印象?指生交流,相機出示第一、第二節(jié)字幕,生說“險”,引:你從哪里讀到了這樣的感受?(板書:險峻)預設*生說把天游峰比作了一根銀絲,泛紅“像、一根銀絲”,點:是呀,此處作者用了一個貼切的比喻,令人一下子感受到了天游峰的險!(出示圖片)看,你會情不自禁地怎么說?引導學生體會其的高、險。引讀:作者比喻多貼切形象而又奇妙!誰來引著大家細細品味一下?引:繼續(xù)說,或還從哪些詞中也能體會到險?相機泛紅:九百多級、一根銀絲、拋、飄飄悠悠、就能斷掉。點:很會讀書,這可都是些好詞呀!生動具體地寫出了天游峰的險!預設*若生說具體的詞語中體會到的,就相機泛紅:九百多級、一根銀絲、拋、飄飄悠悠、就能斷掉。點:很會讀書,這可都是些好詞呀!生動具體地寫出了天游峰的險!尤其作者還用了一個比喻句,是什么?(出示圖片)看,你會情不自禁地怎么說?引導學生體會其的高、險。引讀:是呀,那一根銀絲似的九百多級石梯,真讓人有不寒而栗之感!作者比喻多貼切形象而又奇妙!誰來引著大家細細品味一下?(3)還有嗎?你能從作者的心情中體會到什么嗎?引導學生從“好不得意”體會險,點:是呀,登上這樣的險峰足可以讓作者感到驕傲了,由此可見山峰之險之高!2.過渡:作者懷著征服險峰的高興之情一路下山而來,忽然一陣頗有節(jié)奏的掃地聲傳了過來,未見其人已聞其聲,吸引了作者的注意,于是就有了初見掃路人的一幕!請大家自由讀讀第三節(jié),想想這是一位怎樣的老人,給你初步的印象是什么?(1)生自由讀,師巡視指導。(2)相機出示第三節(jié)的字幕。指名交流:這是怎樣的一位老人,給你初步的印象是什么?預設*生交流:是一位樸素、節(jié)儉的老人。師引:哪些詞語最能說明老人的樸素節(jié)儉?(板書:樸素)生:褪色,師泛紅:褪色。點:很會品詞了,誰繼續(xù)說?預設*生交流:是一位勤勞的老人。引:你從哪兒感受到的?泛紅:精瘦、運動鞋。(板書:勤勞)(3)引:再往深處想想,從精瘦、褪色、運動鞋這些詞中還能讓你聯想到什么?可以討論討論,師點拔:有時候我們讀書時能抓住一些詞想開來,能把一篇文章讀出許多內容來,你能體會到更多的讀書快樂!誰還從中想到了什么?引生體會運動鞋便于干活方便等。(4)由此也可見,無論是精瘦、褪色,還是運動鞋,都非常準確地反映出老人是掃路人這一身份,作者用詞多么準確!多么恰當!讓我們來好好讀讀品味一下!3.過渡:當我們看到一個人時,首先看到的是人的外貌衣著,要進一步了解這個人,必須與他交流。于是,作者就有了和老人的交談,讓我們一起去聽聽,從他們的談話過程中,你對老人又有了什么認識?他是怎樣的一位老人呢?請默讀課文第三部分,劃劃相關的語句,寫寫你的感言。(1)生默讀,圈點劃寫,師巡視適當指導。(2)好,讓我們進入老人的屋子,去作一下客吧!你感受到這是怎樣的一位老人呢?誰來說?指名交流:預設*生說:老人熱情,從茶上看出。師引:是的,茶熱,情更熱,茶香,情更真。“一杯熱茶”把老人的熱情寫活了!(板書:熱情好客)一杯熱茶,也打開了主客間的話匣子。預設*生說:老人很樂觀,從“不累,不累……”讀到的。(板書:開朗樂觀)(出示第六節(jié))師引:你真會傾聽,從老人的語言中聽出了他的樂觀,達到了聽話聽音的境界了。引:泛紅“不累,不累”,那爬天游峰到底累不累呢?若生說累,師引:能讀讀有關的語句嗎?(出示第七節(jié)字幕)哪些詞具體讓你感受到了累?生說,師泛紅:頂天立地、九百多級、一千八百多級、層層疊疊、氣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卻步、半途而返。點:瞧,此處作者運用了大量生動的詞語、成語,目的只有一個,證明爬天游峰的累,也讓我們感受到了老人的工作其實是——非常辛苦。讓我們朗讀這些詞體會一下!生齊讀。師引:這樣的石階,老人每天都要——引生齊讀:一級一級掃上去,再一級一級掃下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讓人不禁倒抽一口氣!引:明明很累的工作,可是老人卻說——引生再讀老人的話。師點:作者通過語言描寫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樂觀的老人形象,值得我們朗讀品味!生齊讀第六節(jié)。(機動過渡:這樣一位以苦為樂的老人,讓作者更有興趣想了解他了!他不禁仔細打量了他——引出第六節(jié)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