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風箏實錄
生6:“晴朗的日子,劉老師課余便在校園的操場上,放起他親手制作的風箏。”從這里我也感受到劉老師對生活的愛永不停止。
生7:“這情景使我深深感動。一個年過五十的殘疾老師,對生活有著那樣純樸、強烈的愛與追求,一個活潑的少年又該怎樣呢?”這句話也寫出了劉老師對生活的熱愛。
師:這是一句什么句?
生:反問句
師:能改成感嘆句嗎?
生:一個活潑的少年也應該這樣!
生:齊讀感嘆句
師:應該怎樣?
生:應該像劉老那樣對生活充滿激qing。
師:對,這也是作者對劉老師發自內心的贊嘆。
師:再讀這句話。
生:有感情齊讀。(讀出贊美的語氣)
生8:“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然而,他卻絕不肯失去親手把風箏送入藍天的歡樂。”我的體會是雖然劉老師的左腿從膝蓋以下全部截去,但是生命的精彩給予了劉老師的自信,他對生命有著強烈的愛與追求,因為他相信自我,相信生命的精彩會讓他快樂。(生鼓掌)
生9:“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燕子在風中盤旋,仿佛他的心也一起飛上了藍天。”
從這句話我體會到劉老師渴望自由,想像風箏一樣去追求、去飛翔。
師:劉老師在課下喜歡放風箏,課也講得好,上課時不喜歡筆試,而喜歡當眾提問題(板書:提問、板書)板書的時候又是什么樣子的呢?
生:逢到要板書的時候,他用圓木棍撐地,右腿離地,身體急速地一轉,便轉向黑板。寫完粗壯的粉筆字,又以拐杖為圓心,再轉向講臺。
(師板書:“轉向”、“一轉”,與“旋轉”比較、正音)
師:放到短句里讀
生;身體急速地一轉(齊讀)
師:哪個詞應讀稍快些?
生:急速地
師:再讀
生:身體急速地一轉(“急速地”用較快速度朗讀)
師:讀整個句子,表示動作的詞讀重音。
生:有感情齊讀。
師:看到這一幕作者深受感動,怎么感動?往下讀
生:齊讀
師:為什么每次旋轉都引起學生一次激動的心跳?
生:因為同學們擔心老師一不小心摔倒。
師:是呀,師生情誼深啊!
4、學法小結,概括歸納。
師:同學們預習得很好,能讀出自己的感受,發表自己的見解,說明同學們預習有了一定的收獲。剛才大家又把自己的見解、感受上來說一說,互相啟發,學習的收獲就更大了,這樣讀書好嗎?
生:好!
師:請同學們看黑板,你能根據黑板的提示,說說課文主要寫什么?(板書:大括號)
生:課文主要通過寫劉老師課上板書的樣子,講課充滿激qing,喜歡提問學生,課下放風箏、追風箏的具體事例,贊美劉老師生命的頑強和對生活的熱愛。
二、問題探究
1、質疑
師:宋代有位著名大學者陸九淵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為學患無疑,疑則進也,大疑則大進,小疑則小進。”意思是說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要善于發現問題,學習才會有長進。學完這篇課文你發現了什么問題?有的問題剛才的讀書中已經解決了,但又產生了新的問題,有的問題可能還沒解決,誰先來問?
生:我的問題是題目為什么叫“理想的風箏”?
師:問得好,你抓住了課題來問。
生;風箏為什么是理想的?
生;“屁簾兒”是什么意思?
師:這個問題誰能回答?
生:是一種風箏的名稱。
生:理想的風箏有什么意義?
生:為什么課文主要寫到老師,而題目卻叫理想的風箏?
師:看來同學們都想知道“理想的風箏”是什么意思?題目為什么叫“理想的風箏”?這個問題,現在就請同學與周圍同學交流交流,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