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游峰的掃路人 第二課時教案
a、從“頂天立地”這個詞可以看出天游峰山勢險峻,而且每天掃一千八百多級,從“工作量大”這個角度說明他的工作是累的。
b、“層層疊疊”這個詞說明石梯很多,所以說是累的。
c、游客們僅僅是觀光,他們就累得“氣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卻步,半途而返”,更不要說是老人了,他不光是上山、下山,他還要掃這么多的石梯,工作一定是很累的。
d、作者看著險峻的天游峰,望著像銀絲一樣從空中拋下來的九百多級石梯,不禁倒抽了一口氣。從作者的心理也能看出老人的工作是累的。
③我循聲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
(從“精瘦”這個詞可以看出老人的身體并不是很硬朗,而是比較單薄瘦弱,這樣的老人每天掃這么多的石梯,當然是累的。)
反方:(不累)
①“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掃上山,傍晚掃下山,掃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說得輕輕松松,自在悠閑。
a、老人不是一下子掃一千八百多級石梯,而是早晨掃上山,傍晚掃下山,掃一程,歇一程,是間斷的,不是連貫的,所以并不累。
b、老人一邊勞動,一邊欣賞美景,心里愉快,所以不累。
c、老人掃干凈了路,他覺得山水變得更美了,老人心里高興、快樂,所以不覺得累。
d、老人說話時輕輕松松,自在悠閑,他說話的神情更能說明他不累。
②借著淡淡的星光,我仔細打量了他:瘦削的臉,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雙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a、老人面色黝黑,說明老人長年堅持勞動,皮膚都曬黑了,他已經習慣這樣的工作了。
b、他的眼睛炯炯有神,這說明他的身體很硬朗,強健,掃石梯對他來說無所謂,所以說不累。
③老人搖搖頭,伸出七個指頭,然后悠然地說:“按說,我早該退休了?晌覍嵲陔x不開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種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氣,而且還有花鳥作伴,我能舍得走嗎?”
a、他說話時很悠然,說明他不覺得累。
b、老人到了退休年齡,還堅持工作,說明他熱愛自己的工作,把這份工作當成是自己的事業。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不覺得累的。
c、老人要是覺得累,他完全可以不做,因為他已到了退休年齡了;可他舍不得離開,說明他不覺得累。
④“30年后,我照樣請你喝茶!”說罷,老人朗聲大笑。
(這說明老人是個很開朗的人,對生活充滿了自信,自信的人是快樂的人,是不會覺得累的。)
⑤在一片靜寂中,我隱約聽見“嘩——嘩——”的聲音,頗有節奏地從嶺下的竹叢中傳來。
(我覺得老人是不累的,可以從他“頗有節奏”的掃地聲中看出來。要是累的話,他掃地的聲音不會這樣有勁,有節奏。)
5、剛才同學們的辯論很精彩,也很激烈,老師想請各方選一個代表做總結性發言,陳述一下你方的觀點。
6、小結:通過剛才的辯論,我們已清楚地知道:每天掃一千八百多級石梯對一個年過七旬的老人來說當然是很累的,但老人為什么不覺得累呢?(因為老人很樂觀,很自信,性格開朗,熱愛生活,熱愛工作,他覺得很快樂,所以“樂此不!。)
7、今天這個辯論會開得比較成功,雙方都說得有道理。那究竟是哪一方表現得更好一些呢?下面請評委代表發言。
三、質疑,深華感情。
1、學到現在,你對這篇課文還有什么疑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