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語文教學計劃匯總
第 1 單元教學計劃韋鑒原起訖時間2007.3.5--7.10使用課時累計使用課時 教 材 解 析 1.《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12》用彩圖展示小學生“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及在實踐中運用語文各種形式。2.《長江之歌》,以歌詞的形式,贊頌了長江的宏偉、壯觀,以親切感人的筆觸,抒發了對長江的熱愛、依戀之情,充滿了藝術感染力。3.《三亞落日》描繪了三亞落日富有詩意的美妙景色,洋溢著作者對三亞落日這一自然景觀的喜愛和贊美之情。4.《煙臺的!凡捎谩翱偂帧偂钡膶懽鞣椒ǎ蜗蟮孛枋隽藷熍_的海一年四季的不同特點,展示了煙臺人豐富多彩的物質文化生活,表達了贊頌煙臺的海和煙臺的人的思想感情。5.《記金華的雙龍洞》記敘了作者游覽金華雙龍洞的經過,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奇異多姿的山川景物的深深的熱愛之情。6.《習作1童年趣事》引導學生回憶童年往事或與父母交流,聆聽父母對自己童年趣事的講述,然后在對例文進行品讀之后,把自己的故事寫下來。7.練習一的內容共有五項,其中語文與生活、誦讀與積累、口語交際是訓練的重點。 教 學 目 標 1. 讓學生懂得應該走出課堂,走出課本,豐富生活,開拓視野,并用以指導自己的語文學習活動,逐步養成深入社會學習語文,投身自然增長知識及在實踐中運用語文的習慣。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學會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4.通過理解詩歌語言和吟誦詩句,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母親河長江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5.讓學生領略祖國自然景觀的壯麗,陶冶情操,開拓視野,并學習作者細致入微的觀察和描寫、巧用擬人和比喻的手法。 6.引導學生感悟煙臺“獨特的海上景觀”,體會人物豐富的精神世界,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并加深對“總——分——總”結構形式的認識。 7.引導學生抓住景物特點、把握游覽順序、體會表達方式。
8.引導學生細品習作例文,感受例文中飽含的真情,體會細節的描寫,領會習作題眼,把故事有趣的地方寫具體,并激發學生對家庭生活的熱愛和對父母的感恩。 9.①讓學生在習作時學會擬人,增強學生寫作興趣。②豐富學生詞匯,幫助學生積累詞語。③訓練學生用鋼筆寫楷書。④訓練培養學生的綜合表達能力,同時激發學生熱愛家鄉和祖國的情感。課 堂 教 學 實 施 策 略1.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12》:指導認真觀察插圖,結合有關事例,使學生明白在實踐中運用語文的道理,逐步養成在實踐中運用語文的習慣。2. 《長江之歌》:①重視誘導入境。運用飽含激情的詩意語言描繪意境,展示關于長江氣勢磅礴的圖片,引導想象等,誘導學生進入意境,產生情感的共鳴。②引導熟讀成誦。③注意拓展深化。課前鼓勵收集資料、進行小競賽、自主準備贊美長江的內容、展示相關成果、師生共同小結等形式。3. 《三亞落日》:①突出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句子或語段,通過初讀感知、細讀體會、研讀欣賞、熟讀積累等手段,把握內容,體會情感,內化提升。②加強語感訓練。引導學生用比較的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聯系生活實際及閱讀、展開想象,欣賞課文描繪的美景;圖文對照。③引導從讀學寫。讓學生結合具體的內容去研讀、探究、交流。4. 《煙臺的!罚孩俑形颡毺鼐坝^。緊扣“獨特”等關鍵詞句,準確把握文章內容。②引導體會作者在所描寫的景物中,寄托了怎樣的思想情懷。③注意舉一反三。引導精讀第二自然段,三、四、五自然段以學生自讀感悟為主。5. 《記金華的雙龍洞》:①引導學生抓住景物特點。②引導學生把握游覽順序。第一,憑借課文中的過渡句或其他提示性語句來幫助理清游覽順序。第二,用一邊讀課文,一邊畫游覽示意圖的方法,幫助學生把握游覽順序。③引導學生體會表達方式。將課后第四題細化,抓住相應的句子,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體會作者表情達意的具體方法。6. 《習作1童年趣事》:①利用情感,打開作文思路。②放膽表達,自由馳騁。7. 練習一:①語文與生活:先閱讀文字,通過對比得知運用了擬人手法能使表達更生動有趣,再回想生活中喜歡的事物,運用這種方法寫下來。②誦讀與積累:讀、查字典,說大意,反復誦讀至能背誦。③寫好鋼筆字:觀察字體特點,揣摩運筆方法。④口語交際:課前收集資料,思考如何介紹,再展開討論,最后進行小導游的口語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