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玉蘭》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廣玉蘭的純潔和旺盛的生命力。
通過指導朗讀課文,感受廣玉蘭花的色美、形秀以及葉片的獨特情趣。
指導學生在品味朗讀的基礎上,激發學生對廣玉蘭的熱愛,激發學生對大自然和生活的喜愛。
引導學生模仿第三自然段,寫一段描寫其他植物開花時的形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已經初步了解了廣玉蘭的有關知識,同時更是感受到了廣玉蘭葉片富有情趣的特點。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這篇課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描寫廣玉蘭花的,對于同一株樹上各種形態的廣玉蘭花,作者又各寫出了它們怎樣的特點呢。
二、講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1、(出示盛開著的廣玉蘭圖片)師:五六月份是廣玉蘭花盛開的季節。看,這就是盛開著的廣玉蘭花!作者是怎樣描寫與形容廣玉蘭花的呢?
2、自由讀課文,找出描寫與形容廣玉蘭花的語句。
3、指名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思考:
①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
(先總寫花朵的潔凈、高雅,再寫花瓣的色彩與花瓣的質感,最后總結:只憑幾個優美的詞語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內涵的。)
②作者這樣的描寫讓你感受到了什么?(花美得驚人,無法形容)
③作者兩次說自己無法用文字準確形容,那他有沒有準確形容呢?
(指導學生抓住“滲透”、“似乎”、“玉琢冰雕”、“柔韌而有彈性”體會作者對廣玉蘭觀察之細,感情之深,表達得如此之準確,然后指導朗讀。)
④作者形容得如此準確,描寫得如此細致,但為什么兩次說“無法用文字準確形容”,并說“只憑幾個優美詞句是不能概括它的全部內涵的”呢?(廣玉蘭美到了極致,無法言喻,作者把想象的空間留給我們的讀者,讓我們去想像,這是一種贊嘆之情,也是一種表達的技巧,更是一種語言的智慧。)
4、指導學生記憶作者的這種表達方式。
5、指名背誦自己喜歡的句子。
(過渡)那我們再來看看一棵樹上的廣玉蘭又具有怎樣的形態呢?
三、講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1、默讀,邊讀邊思考:你看到了哪些形態的廣玉蘭?
2、把自己最喜歡的一種形態介紹給大家,并說說喜歡的原因。
3、交流(教師出示相應形態的廣玉蘭圖片)
①“含羞待放”是什么意思?(臉上帶著害羞的神情)
討論:為什么不用“含苞欲放”而用“含羞待放”呢?(體會出花的嬌羞可愛)
②指導讀好“剛剛綻放”和“迫不及待”,體會廣玉蘭花與蜜蜂形成的動態、靜態美景圖,讀出作者的喜愛之情。
③把盛開著的廣玉蘭花比喻成嬰兒的笑臉好在哪兒?體會“嬰兒的笑臉”是那么的光滑、細膩、讓人不由得產生憐愛、喜愛之情,進一步體會作者對廣玉蘭花的喜愛之情。
④從凋謝的廣玉蘭花孕育著新生命的種子,從而來體會廣玉蘭旺盛的生命力。體會出作者對廣玉蘭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4、指導學生記憶自己所喜愛的一種形態的廣玉蘭。
5、指名背誦。
6、通過總結廣玉蘭花四種不同的形態,進一步體會到一株廣玉蘭就像是一個數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四、默讀全篇課文,找出描寫廣玉蘭旺盛生命力的句子。
五、總結全文。
1、齊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