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做的寫出來,把寫的做出來(習作3 活動方案)
觀察與品嘗:由誰負責與家長溝通并安排,初定時間與地點,各自確定觀察重點(色、香、形或烹飪過程),如何交流品嘗感受(可分主席、記錄、匯總等角色)。
6.組織交流各小組行動計劃,教師引導賞析并提出修改建議。著重指導如何在一周后作文課上的分工匯報。
設計依據與意圖:構建交往與合作的平臺是“走向學習寫作共同體”的基礎,因此教學著力于指導兒童如何合作、如何搜集信息、如何溝通與交流,與此同時也商定了寫什么,重點是什么。這豐富了本次習作教學的內涵,也加強了習作教學的教育性。
第二板塊
一、激勵成功,話說美食。
1.教師再次打開學校網站的“家鄉美食”的頻道(預先設置了網絡投票欄目,點擊投票前是每小組的名稱),說:我們小組合作的成果即將展示在全校學生的眼前,在把作品發上去之前,我們再來討論討論如何才能做得更出色?
2.請各小組用一句話介紹自己要介紹的美食,或者為自己要介紹的美食設計一句廣告語。教師要求每個學生認真聽,聽完后找出自己認為最好的并用一句話贊美他們,或者說一句因受到啟發而新想到的廣告語。
3.選擇兩至三個小組匯報,教師相機引導學生討論如何抓住美食的特點來處理信息。
在搜集信息的處理方面,總體上指導篩選、組合的辦法。如當遇到許多類似信息時可采用比較優選法等。重點進行網頁主要文章(習作)的指導,如可用名家最為精彩的一兩句話作為題記,或用一則新聞或一個故事作為開頭,也可以部分引用別人的評價等等,還可以引用貼切的詩句來介紹美味等等。但名家精彩語句或詩句的引用等均要抓住你介紹的美食的特點,如天目湖沙鍋魚頭可抓住“鮮”、溧陽白芹可抓住“嫩”。
4.分享優點,共同討論主要問題。(一般問題有兩個,一是過多地引用搜集到的別人文本的信息,缺少自己的創造;二是如何把烹飪過程和美味的色香形味寫具體,寫得誘人。這實際上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根本問題還是如何把重點寫具體。)
設計依據與意圖:在學習共同體中,每個學生都是學習的資源,兒童相互學習共同成長,教師作為學習共同體中的“首席”,自然應著力于喚醒激勵、促進分享、引導自我教育。
二、例文引路,學寫美食。
1.如何把美食的烹飪或色香味形寫具體呢?
2.根據學生的討論,出示例文片斷,思考:他是怎樣寫具體的?
片斷一:鴨血粉絲湯味兒好,看相也好。晶瑩的粉絲浸在米黃色的湯里,一塊塊紅潤的如瑪瑙般的鴨血,親熱地依偎在黃色的油果旁,綠色的香菜、褐色的鴨肝,泛白的鴨腸散落其間,多像一幅色彩豐富的油畫,讓人垂涎三尺!
片斷二:鴨血粉絲湯做法很簡單:來了客人,隨手抓一把洗凈的粉絲放入竹制的漏勺里,在熱湯里來回地晃動,燙上一兩分鐘。將燙熟的粉絲倒進碗里,再撈出些鴨血和油果子,加上湯水,撒上切好備用的熟鴨腸、鴨肝、香菜,喜歡吃辣的客人還可以澆勺紅紅的辣油,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鴨血粉絲湯就做成了。(根據蘇教版習作3的例文《鴨血粉絲湯》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