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教學實錄
(有學生覺得難。)
有點難?
生:不難。
師:有點難也沒有關系,四人小組來合作吧。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巡視,約5分鐘。與小組交流:看看這些句子句式上的特點。……第八節,好!想想為什么劃它。……劃了這么多!好樣的!能找到它們的特點嗎?寫下來,等會交流起來就會方便一些。……歸納出兩點了,好!還有嗎?)
師:也可以在詞語的選用上討論,發現詞語選用的特點。
(教師板書:句式、詞語。)
師:我們有些同學已經發現一些了。每個小組準備派一個代表來發言,展示你們討論的成果。
(過一分鐘。)
好,我們可以停下來了嗎?可不可以?
(有同學議論。)
師:有同學說,如果沒有說完,小組其他人可不可以補充。當然可以!我們在課堂上的交流應該是非常自由的。你隨時可以調整你的意見,隨時可以請同學補充,也隨時可以去補充別人。
(有不少小組舉手想發言。)
師:現在還沒有一個人說過話的小組有沒有?
這兒有,要請他們先說了。好,大家看看他們的討論成果。開始拿起筆,準備作筆記。
來,你們的代表,慢點,不要著急。
生:第18節,用了排比,語氣上非常強烈,有遞進的意思。
(板書:排比。)
師:怎樣排比的?
生:第一個“有力地搏擊著”,第二個“疾速地搏擊著”,第三個“大起大落地搏擊著”,表達的意思一個比一個強烈。
師:它跟下面的排比一樣嗎?“它震撼著你,燒灼著你,威逼著你。”
生:一樣,一個比一個幅度大,都是越來越強烈。
師:用詞上呢?我們再來看一遍。
(教師范讀“后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擊著,疾速地搏擊著,大起大落地搏擊著。它震撼著你,燒灼著你,威逼著你。”)
生:這里三個詞都是說明了幅度。
(教師看到該小組有同學舉手。)
師:你們小組成員想幫助你一下。
生:“有力地搏擊著”是力度,“疾速地搏擊著”是指速度,“大起大落地搏擊著”說明幅度。
師:這3個“搏擊”和下面“震撼、燒灼、威逼”一樣嗎?
生:不一樣,后面表明氣勢很緊張。
師:前面一組排比都是“搏擊”這一個中心詞,作者從不同的角度來修飾它,就像你用到的“力量、速度、幅度”。
(板書:多角度修飾)
而且都是從力量、速度這些有震撼力的角度來修飾的。
(板書:力量、速度、幅度。)
下面是連續運用三個動詞:震撼、燒灼、威逼。
還有其他發現嗎?
生:第7節用的也是排比和比喻。
師:比喻怎么能有氣勢呢?排比有氣勢我能理解。
生:比喻也有氣勢的。把鼓點比喻成“驟雨”,驟雨就是比較急促,也比較雄偉。
師:等一會。大家要記下來。好不好都要記下來。
生:用“旋風”比喻“流蘇”,“驟雨”比喻“鼓點”,“亂蛙”比喻“腳步”,都有氣勢磅礴的感覺。
師:你的感覺很好!我發現你的思考很有特點。你從喻體入手,這是一種很好的思考角度。
(板書:喻體)
為什么這些比喻能突出豪邁的氣勢呢7你能不能還原得更具體一點明確一點?
生:這些喻體本身給人一種氣勢磅礴的感覺,用它們比喻要比喻的物體,也會產生氣勢磅礴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