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剪紙》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姥姥的剪紙》是蘇教版第十一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主要描述了作者“我”有一位剪紙技藝高超的姥姥。說她普通,她實在又不普通,一手高超的剪紙技藝,讓所有的人都贊不絕口。姥姥手里的剪紙會說話,會傳情,永遠牽動著“我”的心,讓祖孫有了太多的回憶與快樂;說她不普通,她實在又太普通,每天洗衣、擇菜、淘米、喂豬,與所有的姥姥一樣,樸實平凡,日夜操勞,與外孫相濡以沫,有著濃得化不開的親情。全文總共13個自然段,可以分為三部分。其中“剪紙”是貫穿全文的線索,也是情感的載體。沿著這條主線,就可以披文入情,走進姥姥與作者的內(nèi)心情感世界,整篇課文語言優(yōu)美,情感飽滿,通過動情地讀就可以感受到姥姥對“我”的深情及“我”對姥姥的思念。
2、教學目標
依據(jù)語文課程標準,高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本課教材的訓練重難點,特制訂以下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2)學會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2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lián)系上下文并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這句話的含義。
(4)感受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和對我濃濃的親情,感悟作者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深情思念。
所定上述目標做到了對以下三個方面的有效滲透:
① 在知識能力方面,讓學生能自讀自悟,從字里行間感受到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及對我的濃濃親情和我對姥姥的深情思念。同時,讓學生學會聯(lián)系上下文并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理解句子。
②在過程方法方面,訓練學生默讀速度 ,初步掌握邊讀邊想邊批注自己感悟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在交流討論中能夠自己敢于表達自己的見解,并會補充完善自己的見解的能力。
③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讓學生學會捕捉愛、學會感恩。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能從文字中讀出姥姥的心靈手巧,勤勞善良,及對我濃濃的親情,能從文章的字里行間感悟到作者流露的對姥姥的思念。從而讓學生能學會用文字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情感世界。
教學難點:讓學生學會聯(lián)系上下文或者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理解一些重點句子。
二、說教法、學法:
結(jié)合新課程理念,現(xiàn)階段小學高年級語文學習中以讀為本的出發(fā)點及本文語言優(yōu)美、情感飽滿的特點,這節(jié)課我采用導(dǎo)讀法、談話法,在課前引導(dǎo)學生進行有目的的預(yù)習,在課上引導(dǎo)學生讀、悟、交流、理解,從而體會出作者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情感。
在學法方面注重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預(yù)習方法,學會通過畫、讀、悟、批、談,從而正確全面地理解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做到與文本與作者進行對話的一系列方法的滲透。
三、說教學程序
根據(jù)本課教材特點及制定的目標要求,在教學中我安排了兩個課時:
我先簡單說說第一課時的設(shè)計:
首先,對課文的導(dǎo)入,我以很簡單、樸實語言走進課文: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課文,題目叫《姥姥的剪紙》。看老師寫課題。作者的名字很好聽,叫做笑源。北方人管外婆叫姥姥,我們一起學著笑源,來叫一聲——姥姥。作者的姥姥還有一樣拿手絕活兒呢!那就是——剪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