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匠的兒子》教學實錄
師:在講課文之前,老師先來講個小故事,想不想聽?
生:想
師:以前,有一位總統他正在擦他自己的皮鞋,這時一位外國外交官向他走來,看見了,那位外交官便暗含譏諷地說:“總統先生,您竟然擦自己的鞋子?”這位總統聽了以后,不動聲色地說:“是啊,我是經常擦自己的鞋子,那么請問您經常擦誰的鞋子?”
(生笑)
師:同學們覺得這位總統怎么樣?
生a:這位總統很機智
生b:他很幽默
生c:這位總統真了不起,以出人意料的話語還擊了對方,讓對方自討苦吃
師:同學們說得非常好,你們知道這位總統是誰嗎?
生:林肯
師:是的,他就是美國的第16任總統——林肯
(板書“林肯”)
師:你們知道林肯的父親是做什么工作的嗎?
生:是一個鞋匠
師:而且林肯說他自己永遠是——
生:鞋匠的兒子
(板書課題“鞋匠的兒子”)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就是這位機智、幽默、了不起的總統,在他剛剛當選總統的那一刻,同樣遭到了對手的諷刺和嘲笑,然而,他是怎樣面對這一切的,他生氣了嗎?發火了嗎?請同學們仔細讀課文,然后回答我的問題
(生讀文約5分鐘)
師:先告訴老師,林肯面對對方的挑釁,是怎樣表現的?
生a:他原諒了對方
生b:林肯先生真棒,說了幾句話,反而讓對方覺得不好意思
生c:林肯先生講了幾段話后,得到了大家的掌聲
師:看來同學們課文讀得都非常仔細,那有誰愿意站起來給大家讀第一自然段
(生舉手后,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師:這位同學讀得真好,聲音響亮,普通話也很標準,讀書就應該像這樣讀
師:同學們有沒有注意到在第一自然段當中,有一個詞語“尷尬”
生:看到了
師:誰能說一說“尷尬”這個詞語在寫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生:這兩個字都是半包圍結構,而且這兩個字的部首都是“尤”字少一點,千萬不能寫成了“九”字
師:很好
(板書:“尷尬”)
師:那又有誰知道“尷尬”這個詞語的意思是什么,我們一般在什么情況下會感到“尷尬”呢?
師:老師曾經就遇到過一次,想聽嗎?
生:想
師:有一次我在商場里買褲子,挑了好久,好不容易選中了一條自己合適的,就讓人家營業員小姐拿給我試穿一下,哪知人家營業員小姐笑瞇瞇地對我說:“對不起先生,你挑中的這條褲子是女式的。”
(生笑)
師:別提當時我有多“尷尬”了,我相信同學們在生活中一定也曾經遇到過“尷尬”的事情,誰愿意講給我們大家聽一聽?
生:有一天,我走在大街上,看見前面有一個人從背后看上去特別像我的爸爸,我當時太激動了,因為爸爸好久沒有回來了,就飛快地跑過去并且叫了一聲“爸爸”,可是當那個人把臉轉過來時,我嚇了一跳,根本不是我的爸爸,我當時臉都紅了,我想這應該是比較令人“尷尬”的吧
(生笑)
師:由此看來,通常我們在認錯人,說錯話,或者做錯事的時候,會讓人感到“尷尬”,我想,這個詞語的意思是什么大家都應該知道了吧,誰來說一說?
生a:“尷尬”應該就是有點難堪,不自然
生b:我覺得是左右為難,很沒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