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匠的兒子》教學實錄
一、經典導入,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今天是個好日子,有來自全省的這么多老師和我們一塊兒學習,大家一定感到很高興,想一想,哪一句話最能代表我們的心聲?
生(齊):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師:孔子的這句話用在這兒最恰當不過了。這學期我們積累了《論語》精選50則,現在讓我們一起背誦“為人篇”好不好?
(生齊背誦: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師:俗話說“半部論語治天下”,這些至理名言將是陪伴你們一生的財富。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板書:鞋匠的兒子)
二、預習匯報,質疑問難
師:課前,大家已經預習了課文,鞋匠的兒子指的是誰?對他,你有哪些了解?用自己的話概括地說一說。
生:鞋匠的兒子指的是林肯,做總統前他曾經做過鞋匠、郵遞員、伐木工人、水手。
師:噢,你知道了林肯以前從事過這么多職業,你是從哪兒知道的?
生:我是讀《主題學習叢書》知道的。
師(微笑):多看課外書確實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有知道林肯生平的嗎?
生:林肯,1809年2月出生, 1865年4月去世,他是美國第十六任總統。他是被人刺死的。
生:我從網上查到,馬克思稱林肯是“全世界的一位英雄。”
師:呵呵,同學們的學習途徑可真不少!上網查詢,請教別人,看課外書都是非常好的學習方法。今天我們就來走近這位鞋匠的兒子,相信大家對他會有一個深入地了解。
師:根據以前掌握的學習方法,誰知道學習這篇課文我們應該學會哪幾個問題?
生: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學習寫人的文章,我們要學會三個問題,一是文章寫了林肯的什么事,二是從事中體會林肯是個怎樣的人,三是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師:你記得很扎實,說得也清楚。(師板書:事、怎樣的人、寫法)快速瀏覽課文,看看文章寫了什么事?
生:文章寫了林肯上臺演講前,受到了參議員的侮辱和嘲笑,隨后他用動人的演說使參議員由嘲笑變成贊嘆。
生:我有補充,還有他當了總統后,反對國家分裂,維護了國家統一。
(師板書:上臺演講、維護統一)
師:你們太聰明了!很快就把文章的主要內容把握住了。在預習中,你有哪些地方沒有讀懂?
生:為什么因為林肯的父親是個鞋匠,參議員們就感到尷尬?
師:誰能幫他解答這個疑問?
生:因為參議員們都出身名門望族,自認為地位優越,而林肯是鞋匠的兒子,地位低下,反而當選了總統。所以他們感到尷尬。
師:你很會讀書,能夠結合上下文來理解課文。當時美國等級制度森嚴,在林肯之前歷屆總統不是出身于大種植園主家庭,就是大資本家的后代,林肯這樣一個平民的兒子居然能成為總統,參議員們是接受不了的。同學們,學貴有疑,誰還有問題?
生:林肯演講前和演講后,議員們的態度為什么發生了那么大的變化?
生:前面一個同學說馬克思稱他為全世界的一位英雄,馬克思為什么給他這么高的評價?
師:這兩個問題很有價值,我們再來細讀課文,解決大家的疑問。(師相機把學生疑問板書在黑板一角)
三、品詞析句,走近林肯
1.真情對話,感悟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