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習作《假文盲》課堂教學實錄
師:“心安理得”這個詞用得好。
生:老師我看到女人臉上的表情很無奈,而男人們臉上的表情卻顯得漠不關心。
師:你不僅觀察細致入微,而且能夠洞悉人物心理。
生:看到他們的服飾,我想到這應該是一個嚴冬的早晨,在車站的“母子上車處”,有四個高大冷漠的男子站在那里等車。他們每個人都穿著寬大的皮襖,而在“母子上車處”的牌子下,卻膽怯的站著一對穿著簡陋的母子。
師: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短短兩句話,你把事件的四要素介紹全了,真了不起。
生:老師,我知道文盲是指不識字的人,那假文盲顧名思義就是假裝不識字。所以我就想他們為什么要假裝文盲呢?是因為他們只顧自己的利益。
師:抓住題眼進行分析,太好了。
(二)想,拓展引申
師: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假文盲現象,畫家畫這幅畫有什么用意?
生:個人道德素質低下,喪失道德良心;
生:車站管理員沒有盡到責任;
生:人情冷漠,人人只掃自家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
師:是的,世界上每個公民都要遵守法律、道德、公序良俗,可是有些人為了一點私利,一點方便,就喪失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現在請同學們想一想,現實生活中,是否還存在“假文盲”想象?
生:我家小區門前有個花園,每到春天,公園里嫩綠的小草便從土里探出腦袋。那淡淡的顏色和幽幽的草香,總會使人心曠神怡,留連忘返。草地邊有一塊牌子,上面寫著:珍愛生命,保護小草!可有些人呢,為了少走那么幾步路,將自己的腳從可愛的小草上踏過去。他們根本無視那些提示牌上的警示。
師:是的,他們的做法讓我想起魯迅先生的一句話:世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生:醫院里寫著“肅靜”就是為了讓病人能夠更好的休息。而有些人卻在醫院里大吵大鬧,別人勸他,他也不聽,使病人不能好好休息。有的醫院里的病房的墻上寫著“請勿吸煙”可有些人就在病房里吸煙,讓病人不能好好養身體,而且病情加重。
師:是的,如果能夠換位思考,我想社會就會沒好了。
生:記得有一天,我和朋友去圖書廣場看書。上公交車往回一瞧,座位全沒了,我們只能站在一旁。途中,一位年過花甲的老人拄著拐杖走上車來,卻沒有一個人給老人讓座,突然,一個急轉彎,我差點摔跤,而老人情況更糟糕,拐杖掉在了地上,人也摔倒了。我驚訝不已:車上大多是年輕的叔叔阿姨,難道他們都是冷血動物嗎?看到老人摔跤,不會去扶下,不會讓座嗎?這時,一位站著的老伯彎腰把老人攙扶起來,并拉著他的手以防他再次摔跤。
師:你說的是最常見的一種現象。你們知道以前的車上是怎樣的情形嗎?
生:不知道。
師:魯迅曾經寫過一篇散文,講乘火車的見聞。魯迅說,車子快要開了,但一群乘客卻還在作揖打恭,互相謙讓,誰也不肯先坐。結果火車一開,頃刻間跌倒了五六個。魯迅當時看不慣中國人的迂腐,繁文縟節,認為與現代文明的迅速發展脫節,就寫文章譏諷。假如魯迅還活著,他看到今天中國人的樣子,老夫子會作何感想呢?
魯迅身高只有161厘米,又生了多年肺病,體重不到70斤。他來乘車,被人輕輕一推,就要跌出好幾米遠。老夫子是脾氣極壞的,他爬起來,罵不過別人,打不過別人,回到家,拿起筆,一定會用最刻毒的語言嘲笑、諷刺、譏諷這丑陋的國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