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服務 教學設計
交流:(讀懂每句話的意思:第一句話是講我們要歡迎批評,第二句話是講我們歡迎任何人的批評,第三句話是講我們接受任何人的只要是正確的批評。第四句話是講只要對人民有好處的批評我們就采納。第五、六句舉采納李鼎銘的“精兵簡政”這一建議進一步說明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
(2)將關聯詞語變紅,通過師生引讀,分句朗讀等形式,體會句子之間的緊密聯系,意思的層層遞進。
(3)去掉關聯詞語,讓學生填補關聯詞語,理清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進一步明確:衡量批評正確與否的標準只有一個,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接受任何人正確批評的目的也只有一個,就是為人民服務。
小結:毛澤東主席沒有華麗的詞句,沒有細致的描寫,有的只是簡樸的語言。但從這簡潔的語言中我們分明感受到了主席那獨特的語言魅力。
(讀懂每句話的意思,通過“關聯詞語”的咀嚼,揣摩句子與句子之間的聯系,體會毛主席語言的環環相扣,層層遞進。)
(三)自主解讀“團結互助”, 用心體會句子之間邏輯的嚴密
自由地讀讀“團結互助”這部分的內容,動筆劃劃句子,感受意思環環相扣,層層深入,感受毛主席語言的嚴密性。
讀后交流。
預設:
如第4自然段后半部分句子之間的聯系非常緊密。第一句講我們要努力奮斗,第二句講要奮斗就會有死人的事情發生,第三句講只要是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死得其所,第四句講我們要盡量減少不必要的犧牲,最后一句講革命隊伍的人要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
又如:“要奮斗就會有犧牲”,馬上用“但是”一轉,說“我們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接著用“不過”一轉,說“我們應當盡量減少不必要的犧牲”,思維真是嚴密啊!
指導朗讀。
(教學由扶到放,在“死的意義”、“不怕批評”的語段中感受了文本語言特點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自主體悟,體會毛主席語言的嚴謹性,體會“舉例”、“引用”、“對比”在論述當中的作用。)
四、回歸整體,升華情感.
“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戰爭時期,聆聽著毛主席《為人民服務》的演講,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這兩支革命的隊伍不怕犧牲、英勇奮戰,用生命和鮮血換來了人民的解放、國家的成立;建國以后,人們背誦著《為人民服務》,不怕困難,艱苦奮斗,換來了國家的繁榮與富強。今天,我們朗讀著《為人民服務》,你收獲到了什么?
(感受了毛主席“為人民服務”的言語魅力后,噴發學生的感悟。引導學生運用“引用”或 “對比”或 “舉例”來暢所欲言。)
五、讀背摘抄,積累內化
1.朗讀全文,練習背誦。
2.在這篇課文中,還留下了主席許多的經典名句,包含著豐富的思想,今天讀來,依舊給我們帶來許多的啟發和幫助。把你最喜歡的,或是感受深刻的句子,抄寫下來。
(毛主席的“為人民服務”是經典,引導學生把感受深刻的句子積累下來,積累經典的語言,豐厚語言的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