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年前的回憶 課堂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1、學寫本課10個生字,讀記重點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李大釗在被捕前、被捕時和被捕后與敵人做斗爭的事跡,接受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
二、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李大釗在被捕前、被捕時和被捕后與敵人做斗爭的事跡,接受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
三、教具課件課時 1 課型新授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播放歌曲《五月的鮮花》,生聽。
師 當這優美、激越的旋律在耳畔想起,你是否想過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誰為我們開創的?生談自己的看法(無數革命先輩)。今天我們就要通過學習第18課來認識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和早期優秀領導者之一的李大釗同志。出示李大釗的畫像。誰來介紹一下李大釗的資料。生介紹。
師板書課題:十六前的回憶 ,生齊讀課題,師簡介作者李星華是李大釗的大女兒,也就是文中的星兒。
師 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質疑,師梳理學生有價值的問題。
過渡 請大家帶著這些問題輕聲讀課文,要求邊讀邊思考,重點思考兩個問題:課文是按什么順序敘述的,主要寫了李大釗的哪幾件事。
三、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生輕聲讀課文,并思考上述兩個問題。
師 檢查朗讀課文情況。
生分段朗讀課文。
師 誰來說說自己解決了哪個問題?
生結合具體語句說明自己解決了哪個問題,師生評價、補充、激勵,并及時板書(被捕前 燒掉書籍和文件,堅守革命崗位被捕時臨危不懼法庭上沉著安定,堅貞不屈地與敵人做斗爭)
師梳理歸納并小結 :課文是按照時間順序寫了李大釗同志被捕前、被捕時、法庭上同敵人做斗爭、最后英勇犧牲的事跡及家人的悲痛。
師 通過交流,我們已經理清了課文的敘述順序,了解了李大釗烈士英勇的革命事跡,老師相信同學們也被他崇高的精神品質所打動。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畫出課文中最令自己感動的地方,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如果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可做上標記,等合作研究時解決。
三、再讀課文,深入探究
生認真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段落,在課文的空白處寫寫自己的體會和感受,在解決不了的問題旁邊打上問號。
師 請同學們先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體會和不明白的問題,要求 :交流時學生表述清楚,認真傾聽,相互取長補短。
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自學成果,互相補充。
過渡誰來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和自己不明白的問題。
四、 合作探究,解決疑難
生結合具體語句來談自己的感受與體會,師生適時評價,教師相機用不同方式知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師在生交流過程中及時板書:忠于革命事業。
預設
1、被捕前,重點品味人物的語言。
(1)品讀父親回答我問題的部分(第5段)
學生自由讀。
師生分角色朗讀。
思考:我們問的是什么問題?父親是怎樣回答的?理解“含糊”的意思(為什么不清楚地回答,和平時不一樣?)
從中明白了什么?體會到什么?
有感情地朗讀2-5自然段。
過渡對于孩子的問題李大釗的回答是含糊的,對于妻子和朋友的勸告,他又是怎樣回答的呢?
(2)品讀回答母親的話(第7段)
自由讀父親回答母親的話。
給句子換個說法:我哪能離開呢。。。。。。(我不能離開)
討論父親為什么不能離開?
這句話是對人物的什么描寫?(語言)李大釗這種堅守革命崗位的態度應該怎樣讀?(聯讀、指名讀、評讀、欣賞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