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下冊第9課《如夢令》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背誦學過的詞《清平樂村居》、《清平樂六盤山》。
2、出示《清平樂村居》、《清平樂六盤山》,導說詞牌名和題目分別是什么。
3、在比較中簡略帶過詞牌在押韻、句式、字數上有規定。
4、今天,我們學習另外一首詞,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二、讀詞
1、詞牌名是——,題目是——
2、指名讀詞,像這樣具備1、3、4、5、6句押韻、第5句反復、共33字特征的詞牌叫——
3、自由讀詞,要求讀準字音,力爭讀出節奏、韻味。
4、檢讀:
正音:興、藕;理解藕花,寫字。
節奏——可以與理解意思結合
5、導入理解意思
三、解義
1、自學,嘗試理解全文的意思。不理解的字、句打問號,然后同桌相互探討。
2、集體交流、探討字義、句義。
3、想象畫面,情景相生。
完成練習:
想象情景:
時常想起從前的一個日落時分—————————。
興致得到滿足后,很晚了才——————————。
四、解惑、品詞
解惑,圍繞“醉”字品味詞中之景、事、情、理。
醉而忘返——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而返——晚(興致不易滿足)
花又醉人——誤,無意中的過失;花醉誤?——緣何至深處?;酒醉誤?情醉誤?暮夜誤?
爭渡爭渡——動作、性情醉人
鳥驚人醉——一灘,滿灘。
沉醉往事——寫下《如夢令》(常記——)
1、細讀課文,展開想象,引導學生捕捉看到的畫面——可以劃出。
2、討論、交流。
溪亭日暮——一道殘陽鋪水中、三亞落日、酒逢知己千杯少、景也醉人何必酒……
(1)、引導學生想象畫面,并用自己的語言描繪“溪亭日暮圖”,讀出“溪亭日暮”的美。
(2)、抓住“沉醉”,想象李清照和她的朋友們會干些什么?品讀“沉醉”:還有什么也醉人呢?
(3)、朗讀——濃濃的醉意。(酒微醉,人陶醉)
藕花深處——接天蓮葉無窮碧,小荷才露尖尖角、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1)、想象“藕花深處”的畫面。
(2)、李清照怎么會來到“藕花深處”的?抓住“誤入”、“深處”,體會詞人的心情。
(3)、朗讀——醉。
一灘鷗鷺——幾葉扁舟競渡,一灘白鷺驚飛
(1)、品讀兩個“爭渡”,比較疊句,感受熱鬧有趣的場面,體會著急歡快的心情。
(2)、想象“驚起一灘鷗鷺”的畫面: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讀出“一灘鷗鷺”的壯觀。
(3)、朗讀——鳥驚人醉。
3、小結。
李清照已完全陶醉于美酒、美景、美情之中。
導讀全詞:沉醉往事——寫下《如夢令》(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