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六年級語文上冊全冊教案2
教學后記:
教學中要注重寫作指導,更要重視作文講評。
第三單元
11、永遠的歌聲(單一課)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主要寫了童年時“我”和二牛、二蘭、石花為生病的老師上山采藥的事,表達了“我們”對老師誠摯的熱愛之情。
教學目標:
指導學生認識6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掌握“淙淙”、“齜牙咧嘴”、“鼻涕”、“剃頭”、“小辮兒”、“拽住”、“吆喝”等詞語。
引導學生讀懂課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我們”對老師誠摯的愛,教育學生樹立尊敬、熱愛老師的優秀品德。
幫助學生學習作者通過典型事件,抓住語言、動作和心理活動的描寫,表現人物精神品質的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讀懂課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我們”對老師誠摯的愛。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通過典型事件,抓住語言、動作和心理活動的描寫,表現人物精神品質的方法。
教學方法:朗讀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法等。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第七周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6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掌握“淙淙”、“齜牙咧嘴”、“鼻涕”、“剃頭”、“小辮兒”、“拽住”、“吆喝”等詞語。
2、初讀課文,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看到這個課題,你想到了什么?
(這是誰的歌聲?為什么說這歌聲是永遠的?文章中的故事和歌聲有什么關系?…請帶著你的問題,開始學習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劃出生字、生詞,借助字典或結合上下文理解字義或詞義。
2、全體反饋交流自學生字情況。(略)
3、指名讀全文,想想課文寫了什么內容?
交流:指名說——補充說——教師小結
4、再讀課文,找出文章中描寫事件的部分。
交流:第2——10自然段
三、初讀質疑。
自由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交流:學生針對課文內容提出不懂的問題,教師梳理問題。四、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語。
2、熟讀課文。
第二、三課時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讀懂課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我們”對老師誠摯的愛,教育學生樹立尊敬、熱愛老師的優秀品德。
2、幫助學生學習作者通過典型事件,抓住語言、動作和心理活動的描寫,表現人物精神品質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課文。
回憶,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略)
二、回應學生課前質疑問題:
1、文章為什叫做《永遠的歌聲》?
2、當“我們”向老師獻上草藥和小魚的時候,老師為什么摟著“我們”哭了?
這節課就結合這兩個問題進行學習。
三、精讀課文,感悟理解。
(一)學習第一層,體會孩子對老師的喜愛之情。
1、默讀2——5自然段,找出與老師有關的語句,讀讀這些句子,你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
語句:
(1)“我們的老師是個從城里來的女學生……又漂亮。”
(2)“她用好聽的嗓音教我們唱……小歌劇。”
(3)“我還和姐姐爭論過……還是我們老師長的好聽。”
(4)“我說,……天下第一好。”
感受:“我們”這些山鄉的孩子對老師非常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