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擁有——《爺爺的氈靴》課堂教學實錄
教材解讀:
《爺爺的氈靴》是北師大版第十二冊“珍惜”這一主題單元的一篇拓展閱讀課文。這篇課文以孩子的口氣講述了爺爺的氈靴幾經修復,最后“永世長存”的故事,表現出爺爺對氈靴以及生活中的事物的關愛及對小作者的深刻影響。
教師用書指出,部分拓展閱讀課文也可作為精讀課文處理。本文故事曲折有趣,從不同側面豐富并升華了本單元主題的內涵,是教育學生珍惜身邊平常事物的好文章。
教學理念:
對于課文的主要內容,六年級的學生比較容易把握,但顯得零散,需要引導學生歸納、梳理;課文中“我”的情感變化也比較明顯,但對課文最后一句話的理解是學生學習的難點。這句話在文中兩次出現,意思各有不同,教學中以“質疑——釋疑”的方式,引導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進行討論交流,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感悟,從中體會到爺爺勤勞樸素、對周圍事物充滿愛心的美好品質永世長存。
教學過程:
整體感知,把握內容
師:同學們,“珍惜”這個主題單元我們已經學習了好幾篇課文,你能說說這些課文告訴我們要什么珍惜嗎?
生:《可愛的中國》告訴我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它是無數像方志敏一樣的革命烈士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
生:《別董大》和《送元二使安西》這兩首古詩告訴我們要珍惜朋友之間的友情。
生:《城市的標識》告訴我們,要珍惜城市的樹木,要愛護我們生活的環境。
生:《吾腰千錢》諷刺了那些要錢不要命的人,告訴我們珍惜生命比什么都重要。
師:是的,幸福的生活、朋友之間的友情、我們生活的環境以及生命,都是值得珍惜的?墒怯幸晃焕先,他卻對一雙破舊的氈靴情有獨鐘。今天,我們就來讀讀與這雙不同尋常的氈靴有關的一個故事(板書課題:爺爺的氈靴)。請大家齊讀課題。
生:(齊讀)爺爺的氈靴。
師:同學們都預習了課文,能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情嗎?
生:課文主要寫我的爺爺有一雙氈靴,穿了十來個年頭,破了還舍不得扔掉,我以為不能穿了,可是爺爺補了又再穿,還用冰凍的方法補了再穿,實在不能再穿了,只好扔給動物做窩。
(板書:幾經修補——不能再用——扔給動物)
師:大家抓住了爺爺是怎樣對待自己的氈靴的,也了解了爺爺的氈靴的曲折經歷。其實文章還多次寫了作者的想法,請打開書,快速瀏覽課文,用波浪線畫出寫作者想法的有關句子。
(生默讀、勾畫,自己讀一讀)。
生:好幾個年頭就這么過去了,我不禁思忖著:世間萬物終有盡時,一切都會消亡,唯獨爺爺的氈靴卻永世長存。
生:我心想:世上萬物總歸有個盡頭,氈靴也不可能給爺爺用個沒完沒了——這不,它快完啦。
生:于是我重又產生了那種想法:說不定,爺爺的氈靴就是永遠不會完結。
生:倒霉的是,那雙長生不老的氈靴這回可就壽終正寢啦。
生:我一生中經常在莽林間漫游,每當有緣覓得一處以氈毛鋪襯的小小鳥巢時,總要像兒時那般思忖著:世間萬物終有盡時,一切都會消亡,唯獨爺爺的氈靴卻永世長存。
師:你能用下面的句式把氈靴的曲折經歷和作者的想法連在一起說嗎?
(出示句式,讓學生自己先選擇其中一處說一說,再同桌互相說,然后教師引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