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擁有——《爺爺的氈靴》課堂教學實錄
當時,我想:。
師:當爺爺從集市上買來一小片毛氈,剪成靴掌,補好氈靴又能穿時,生接讀“我不禁思忖:世間萬物終有盡時,一切都會消亡,唯獨爺爺的氈靴卻永世長存。”
師:當爺爺穿著氈靴下河,氈靴出現裂痕時,生接讀“我心想:世上萬物總歸有個盡頭,氈靴也不可能給爺爺用個沒完沒了——這不,它快完啦。”
師:當爺爺將氈靴的裂痕用冰凍的方法封住時,生接讀“我又重新產生了那種想法:說不定,爺爺的氈靴就是永遠不會完結。”
師:當冰凍的氈靴在燙燙的爐臺上流出水來時,生接讀“我想:那雙長生不老的氈靴這回可就壽終正寢啦。”
師:當作者在莽林間漫游,每當有緣覓得一處以氈毛鋪襯的小小鳥巢時,生接讀“總要像兒時那般思忖著:世間萬物終有盡時,一切都會消亡,唯獨爺爺的氈靴卻永世長存。”
師:從剛才的朗讀中,我們發現,爺爺是多么珍愛自己的氈靴!穿了幾十年又想方設法多次修補,補了再穿,直到實在不能再穿了,才戀戀不舍地扔給小動物做窩,爺爺的這些做法讓作者深有感觸,也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質疑探究,品味真情
師:課文學到這里,你還有什么疑問?
生:爺爺為什么要扔掉氈靴?
生:爺爺的另一只氈靴去了哪兒?
生:既然爺爺那么珍愛氈靴,為什么要“憤憤地”、“一氣之下”把氈靴扔掉?
生:文中兩次提到“世間萬物終有盡時,一切都會消亡,唯獨爺爺的氈靴卻永世長存”這句話,這句話的含義是什么?
生:……
(根據學生的質疑,選擇重點問題板書)
師:同學們真會思考,提出的問題也很有水平。概括起來,大家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對課文中爺爺“扔氈靴”的疑問,而是文章兩次提到的“世間萬物終有盡時,一切都會消亡,唯獨爺爺的氈靴卻永世長存”這句話的含義。有人說,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還有人說,學問千千萬,起點在一問。同學們能提出這么多問題,就為我們進一步讀懂課文奠定了基礎。接下來,請請大家默讀課文第18——23自然段,看能不能通過自己的閱讀把第一個問題讀懂?
(學生自主讀書、勾畫、思考)
師:對于爺爺“扔氈靴”的做法,你讀懂了什么?
生:我讀懂了爺爺的氈靴補了又補,已經不能再穿了,于是他就很生氣地扔掉了。(課件出示重點句,生讀)
爺爺憤憤地說:“嘿,是它該待在烏鴉窩里歇著的時候啦!”他一氣之下,提起一只氈靴,從高高的河岸上扔到了一堆牛蒡草里,當時我正在那兒逮金翅雀之類的鳥兒。
師:不錯,課文中也出現了“憤憤地說”、“一氣之下”這兩個詞語,誰能讀出這兩個詞語背后的意思?
(生思考、沉默片刻)
生:其實,爺爺并不是真的對氈靴生氣,而是對氈靴不能再穿了而感到有些惋惜。
生:有一句話叫“愛之深,恨之切”。課文中的“憤憤地”、“一氣之下”是一種反襯的寫法,進一步表現了爺爺對氈靴的惋惜與不舍之情。
師:爺爺的另一只氈靴去了可能去哪兒?課文沒有寫出來,只留下了一個給人想象的省略號。請展開你想象的翅膀,說說爺爺的另一只氈靴去了可能去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