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匠的兒子(通用14篇)
鞋匠的兒子 篇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品讀林肯對參議員們說的三段話,了解其含義。
3.體會寬容是一種力量,體會林肯博大襟懷、聰明智慧、謙遜樸實的高尚人格,感悟林肯能成為美國歷史上最有為總統之原因。
4.以課文內容為載體,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
教學重點: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品讀林肯對參議員們說的三段話,體會寬容是一種力量,體會林肯博大襟懷、聰明智慧、謙遜樸實的優秀品質。
教學準備:板書:鞋匠的兒子、美國的總統;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
1.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鞋匠的兒子”指的是誰?(板書:林肯)
2.可是,林肯,這個——鞋匠的兒子(齊讀),卻當上了——美國的總統(齊讀)。
二、學習第2、3節,體會“羞辱”。
1.過渡:美國的總統怎么是一個出身卑微的鞋匠的兒子呢?(板書:問號)這讓參議員們感到尷尬(板書:尷尬)。因此,當林肯首次在參議院演說之前,就有參議員要羞辱他。(板書:羞辱)
2.自讀課文第二段,看看參議員是如何羞辱林肯的?
3.交流:
(1)出示重點句。
(2)他的態度怎么樣?理解“傲慢”
(3)這難道僅僅是傲慢嗎?你還從中讀出了什么味道?(羞辱、譏諷、嘲笑、讓林肯下不了臺、讓林肯從此抬不起頭、致林肯于死地)
(4)這種種意味都集中于這句話的哪一個詞上?你能聽出來嗎?(鞋匠)
(5)練習朗讀:指讀、齊讀。
4.然而不僅僅是一個參議員,所有的參議員都參與了這個羞辱新總統的行動。他們又是怎么羞辱林肯的?
▲出示,引讀:他們——大笑,他們——開懷不已,他們——(哈哈大笑、哄堂大笑)
▲他們這是怎樣的笑?(取笑、嘲笑)
5.是的,他們為自己能羞辱新總統而開懷不已,這笑聲充滿了快意。如果你是總統,這個國家的最高領導人,聽著這樣的笑聲,感受到這樣公然的侮辱,你也許會怎么做?
(回擊、以牙還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駁他個啞口無言)
6.林肯又是怎么做的呢?請你讀讀3~5節,用直線劃出林肯的話,在有感觸的地方寫上批注。
三、學習3~5節,感受林肯的人格魅力。
▲面對當時的情況,林肯是如何作出回擊的?交流:
(一)學習林肯的第一段話:
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親。他已經過世了。我一定會永遠記住你的忠告,我永遠是鞋匠的兒子。我知道我做總統,永遠無法像父親做鞋匠那樣做得那么好。
1.請大家讀讀這段話,抓住重點詞體會話中的含義,想想林肯是個怎樣的人?可以同桌討論一下。
2.交流:
▲“非常感激”——(寬容大度、博大胸懷)
(1)永遠記住你的忠告——從你的話中,發現人們還有等級觀念,人與人無平等可言,作為總統,要牢記并努力改變現狀。
(2)永遠是鞋匠的兒子——靠勞動吃飯,沒有什么不光彩的,不會因為身份的改變而改變。
(3)永遠無法像父親做鞋匠那樣做得那么好——贊美父親。(板書:謙遜)
▲這里連說了三個“永遠”,表現出林肯說這番話時是多么地真誠!(板書:真誠)
面對羞辱,他沒有正面還擊,而是側面巧妙作答,這真是個——(板書:聰明機智)的林肯
3.再讀,體會林肯的人格魅力:指名讀,齊讀。
4.導語:是的,作為國家的總統,當被別人羞辱時,還能表現出如此博大的襟懷,不能不令人佩服和感動呀!這時,整個參議院陷入了一片——(板書:靜默)
(二)學習林肯的第二、三段話:
1.林肯接著對那個傲慢的參議員說了一段什么話呢?
2.交流:
就我所知,我父親以前也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腳,我可以幫你改正它。雖然我不是一個偉大的鞋匠,但我從小就跟父親學到了做鞋子的藝術。
▲體會:“從小”(勤勞)
▲“偉大的鞋匠、做鞋子的藝術”(對鞋匠的尊敬和驕傲)
▲“可以改正” 林肯的父親幫助過這位議員做鞋子,今天身為總統的林肯也愿意——,他也同樣希望得到這位議員的幫助,因為只有合作與幫助才能使國家更加的團結、富強。
▲當今天有人當著所有議員的面,甚至可以說當著全國人民的面羞辱他的時候,他卻說——(齊讀)
3.過渡:但他需要的僅僅是這一位議員的幫助嗎?他對其他議員們又說了什么?
▲出示第三段話。
“對參議院里的任何人都一樣,如果你們穿的那雙鞋是我父親做的,而它們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盡可能地幫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確定的,我無法像我父親那么偉大,他的手藝是無人能比的。”
(1)自由讀,思考:從中你又體會到什么?林肯說這段話的用意是?
(2)指導:林肯真的沒有他父親偉大?從中你看出什么?(謙虛)
同時對所以參議員敞開心扉,希望團結協作。
(3)齊讀。再次體會話中含義。
4.聽到這里,參議員們的態度又有了怎樣的變化?(板書:贊嘆)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議員們被林肯的人格魅力折服了,他們對林肯充滿了尊敬。)
5.小結:正是因為林肯這種博大的襟懷,聰明的智慧,謙遜和樸實,深深地打動了所有的參議員,徹徹底底地征服了每一個人,贏得了議員們的尊重。
6.同學們,如果你是參議員中的一員,或者你就是曾經羞辱林肯的那個參議員,聽了林肯的演講,看著他真誠的笑容,你心里會想什么?或者有什么話要對林肯說?
7.讓我們回到當天的演說現場,一起朗讀林肯的三段話,再次感受林肯偉大的人格魅力。(出示三段話)齊讀。
四、學習第6自然段,感受林肯的“偉大”。
1.自讀最后一段,看看作者對他的評價。(板書:最有作為的)為什么說他是“最有作為”的總統?(林肯維護了國家的統一。)
2.出示林肯的兩句話:
“一個裂開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希望這個房子塌下去”,“我所希望的是它結束分裂,它應該成為一個完整的整體。”
▲ “分裂的房子”指什么?感受到什么?(表明了林肯維護國家統一的決心)
3.從他的話中你覺得他是個怎樣的人?(充滿愛心)(板書:仁愛)
4.文章里并沒有說林肯當時說話的神情如何?你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嗎?你的理由是什么?練讀(激動、激昂)
五、總結拓展。
1.小結:林肯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四年的南北戰爭中,正是這位出身卑微的美國總統,親自指揮作戰,最終維護了國家的統一,推動了美國社會的發展。正是這位鞋匠的兒子,創造了偉大的成就,成為美國歷史上最有作為的總統之一,讓世界記住了他的名字——林肯。
2.在以他的名字“林肯”命名的紀念館的墻壁上,刻著這樣一段話:
對任何人不懷惡意,對一切人寬大仁愛;堅持正義,因為上帝使我們懂得正義;讓我們繼續努力去完成我們正在從事的事業;包扎我們國家的傷口。
3.讓我們在心中永遠記住這位偉大的總統——林肯,他是一個——鞋匠的兒子(齊讀課題)。
4.他們都是鞋匠的兒子,雖然他們出身卑微,但是靠著自己的努力,成就一番事業。
六、布置作業。
1.課后,請大家搜集關于林肯的一些有趣感人的故事。然后將資料在班隊課上開展一個小型演講會《我眼中的林肯》。
板書: 最有作為的
鞋匠的兒子 ————?————美國總統
寬容大度
真情仁愛
聰明智慧
謙遜勤勞……
尷尬——羞辱——靜默——贊嘆
鞋匠的兒子 篇2
21 鞋匠的兒子(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林肯的三段演講,明白林肯演講前后參議員態度變化的原因。領悟林肯寬容大度的氣魄和充滿智慧的人格魅力。
3、體會寬容是一種力量,學習林肯襟懷坦蕩、仁愛正義、寬容大度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難點:
能有感情地朗讀對話,理解林肯三番話的含義,感受林肯寬容的人格魅力。
教學方法:
緊緊抓住林肯說的三段話,讓學生反復朗讀,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法,討論法,讓學生在讀中體會、感悟林肯偉大的人格魅力。
教學過程:
一、檢復導入:
1、師:上一節課,我們初步認識了一位偉人,他就是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林肯是——(齊讀課題:鞋匠的兒子),而且林肯他說自己永遠是——(生說:鞋匠的兒子。)
2、(出示)師:在美國的一所以林肯的名字命名的紀念館的墻壁上,刻著這樣一段話:(一起來讀)對任何人不懷惡意,對一切人寬大仁愛;堅持正義,因為上帝使我們懂得正義;讓我們繼續努力去完成我們正在從事的事業;包扎我們國家的傷口。)
(設計意圖:通過紀念館的墻壁上的一段話,激起學生對林肯的人格認識。)
二、瀏覽課文,找關鍵詞:
1、師:林肯,這位出身貧寒的總統,在剛當選總統時,遭到了參議員們的羞辱,但是最后那些自認為是上流社會優越的人的參議員們卻徹底改變了自己的態度。打開書,請同學們瀏覽一下課文,迅速找出參議員態度變化的詞語。用筆圈畫下來。
2、誰來告訴大家參議員的態度發生了哪些變化?
(生說師板書:尷尬——羞辱——大笑——靜默——贊嘆)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1、師:鞋匠的兒子林肯當選了總統,參議員們為什么會覺得尷尬?讓我們來看一道填空題。(課件出示:在參議員的眼里,當總統的應該是 ;而不應該是 。)
(設計意圖:因為第一課時已經對第一自然段有了大概的理解,因此,第二課時就用一個填空帶過,既是復習,也是練習。)
四、學習第二自然段
師:鞋匠的兒子林肯當選為美國總統,令參議員感到(生說師指板書:尷尬),正因為這樣,于是在林肯首次在參議院演說之前,就有參議員想要——(生說師指板書:羞辱)他。
師: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讓我們先來看看這位參議員是怎樣羞辱林肯的?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一生讀)
從他的話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什么?(生:傲慢)誰來做一個傲慢的參議員?(一生讀)
(2)師:參議員先生,你因什么而傲慢?你的言下之意是——(他是鞋匠的兒子)
(3)師:好一個傲慢的參議員,然而不僅僅是一個參議員,所有的參議員都——(引讀:大笑起來,開懷不已)。
(4)(師現場采訪)參議員先生,請問你為什么這么開心?(預設生:哼,我看林肯怎么回答/哈哈,小小鞋匠的兒子竟敢當總統……)
(5)同學們你們認為這是怎樣的大笑?(輕視、羞辱)
(6)師:如此的蔑視,如此的羞辱,如此的譏諷,面對這群不僅羞辱自己,還羞辱自己已故父親的參議員,如果你是林肯會怎么做呢?
(生:回擊、以牙還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駁他個啞口無言;毫不留情。)
師:那林肯面對這樣的羞辱,林肯是如何表現的?下面,就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三至五自然段(出示要求:劃出林肯演講時說的話,認真讀一讀,想一想:這些句子反映了林肯怎樣的人格魅力?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作簡單的批注。比一比在最短的時間內誰完成得最好。)
(生劃師述:不動筆墨不讀書;把自己思維的火花及時記錄下來,養成習慣,受益無窮。)
(設計意圖:通過抓重點詞體會當時的美國社那種看重門弟,看不起低層的封建思想。)
五、學習第3——5自然段
1、品讀第一段話。
(1)面對羞辱,林肯怎么說?
(生讀課件出示:我非常……永遠無法像父親做鞋匠那樣做得那么好。)
(2)(點擊出示)師:下面還有一組句子,誰再來讀一讀,比較一下兩組句子,有什么不同?哪組好?為什么?
(3)師:三個“永遠”分別包含了怎樣的情感?(寬容對方的無禮;為自己是個鞋匠的兒子而自豪;永遠懷念父親,尊敬父親。)
(4)師:對這種羞辱,他抱以感激,而且自豪,這是一位怎樣的總統?(板書:寬容、謙遜)你們能通過朗讀把這種感情讀出來嗎?試試!齊讀。(生齊讀)
(5)師:通過剛才大家的講述,老師眼前仿佛出現了這樣一位寬容、謙遜的總統。我想和大家一起品讀這段文字,記住這段文字。
2、品讀第二段話
(1)師:(啟發想象)一份感激,三個永遠讓高貴的參議員們——(生說師指板書:靜默),當然也包括那位態度傲慢無禮的參議員,此時的他們在想些什么?用上這樣的開頭來說一說你的理解。(出示:我真沒想到————)(預設生:懊悔:自己羞辱林肯,林肯卻寬容待人;不問青紅皂白去羞辱人,太不尊重人了。)
(2)師:在一片靜默聲中,林肯又對那個傲慢的參議員說了這樣幾句話(課件出示:“就我所知……但我從小就跟父親學到了做鞋子的藝術。)——女生齊讀。
(3)你們從這段話中聽出了什么?
(貴為名門望族,但同樣要穿出自一位鞋匠之手的鞋子,平民百姓要穿,達官貴人也不例外;因為父親已過世,如鞋不合腳,自己樂意效勞,即使貴為總統,仍愿為他人服務;勤勞,是林肯跟父親相處時得到的最大財富,有人人平等的思想。)
(4)師:如果說,林肯的第一段話讓我們感受到他的寬容和謙遜的話,那么這段回擊則讓我們感受到態度的不卑不亢。不以自己是個總統而妄自尊大,也不因自己是鞋匠的兒子而妄自菲薄。讓我們一起來感受。
3、品讀第三段話。
(1)師:然后他又對所有的參議員說了什么?(男生讀。)
(2)師:聽了這番話,你又是怎樣想的?(只要在自己干的一行中有出色的成績,就是偉大)
(3)師:林肯說到這兒,流下了眼淚。(出示“流淚”插圖)。文中有一幅圖,圖上就是林肯演講這段話時的情景,讓我們默默地凝視,看看他的動作,想想他的神情,來讀一讀這段話。(生齊讀。)
(4)師:這時,參議員們的態度又有了怎樣的變化?(生說師指板書:贊嘆)
(5)、師:從尷尬到羞辱到靜默到贊嘆,參議員們的態度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同桌討論討論。(敬愛父親,敬重低層勞動者,仁愛、寬容的人格魅力)
(6)、師:聽了林肯的這番話,如果你就是那位傲慢的參議員,你會對林肯說些什么?
(7)師小結:是呀,林肯總統正是憑借自己寬廣的胸懷、謙遜和樸實、真誠和平等的人格魅力打動了在場所有的議員們。讓他們的態度從尷尬變為贊嘆,從排斥變為擁護。此時,他們的心中一定感慨萬千啊!怎能不叫人心生感慨呢?
(8)練說:同學們,第四自然段最后有一個省略號,你認為省略了什么?(省略了贊嘆聲經久不息,參議員們激動不已。))假如現在留給我們一個想像的空間,你想說些什么?(音樂響起,出示課件:說一說。)
4、引讀這三段文字。面對參議員的嘲笑,林肯這樣說——
對那位傲慢的參議員,林肯說——
對所有的參議員,林肯動情地說——
5、師:(出示)偉大的革命導師馬克思曾稱贊林肯是一位“達到了偉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優良品質的罕有的人物。” 他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設計意圖:通過品讀林肯的三段演講,讓學生感受林肯出類拔萃的才華,偉大的人格魅力,對林肯產生深深的敬意。)
六、學習第6自然段:
1、師:針對第6自然段,我們繼續交流閱讀感受。(出示:請同學們輕讀第三段,找出表示林肯的地位的句子。(生說師板書:美國最有作為的總統之一)
2、作為美國最有作為的總統之一,林肯曾強調——(出示齊讀:“一個裂開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希望這個房子塌下去”“我所希望的是它結束分裂,它應該成為一個完整的整體”。)
3、師:林肯的兩句話表明了他什么樣的態度?(生說板書:維護統一)
4、介紹南北戰爭。
(當時南方實行的是奴隸制度。380多萬黑人奴隸遭受奴隸主殘酷的折磨和壓迫,生活十分悲慘。如果國家分裂了,南方的奴隸主們將永遠的奴役黑人,永遠地把黑人當牛馬使喚呀。林肯能眼睜睜地看著黑人奴隸受苦受難嗎?四年中,他親自指揮作戰,領導政府同南北農場奴隸主進行了堅決斗爭。1865年4月,歷時四年的南北戰爭終于以北方勝利而告終,國家的統一,使美國有了很大發展,林肯也成為黑人解放的象征)。
(設計意圖:通過了解林肯的偉大成就,讓學生再一次感受林肯是一個真正的偉人。)
5、小結。
師:這位鞋匠的兒子高尚的人格和偉大的成就,讓世界永遠記住了他的名字——(生齊呼:林肯。)
6、讀林肯紀念館的一段話
師:現在,我們在讀這段話時,一定會有更深的感悟和體會,讓我們高聲朗誦,牢記這段話——(出示師生齊讀:對任何人……)
七、拓展升華
師導語:同學們,林肯作為一個鞋匠的兒子,出身卑微,但他卻以偉大的人格魅力折服了所有的人,其中也包括老師。我想,同學們也一定被深深地感動了吧。下面, 接下來就請同學們快速瀏覽一遍課文,以“我眼中的林肯”為題目,用一兩句簡潔的話,寫一寫自己的感受。(學生寫后展示)
(設計意圖:課文學到這,同學們對林肯肯定充滿了敬佩之情,此時他們內心肯定有話說,而這一個小練筆能給學生一個展示的舞臺,真正做到讀寫結合。)
八:總結全文
師:最后讓我們以林肯說過的話來結束今天難忘的一課吧!(出示全體齊讀:我不一定會勝利,但定會真誠行事。我不一定成功,但會抱持一貫的信念。我會與任何正直持平的人并肩而立。他對的時候,我會給予支持;他錯的時候,我肯定會離他而去。——林肯)
九.布置作業(課外拓展):
1.課外搜集林肯的故事、名言等讀一讀,讀出一個你“心中的林肯”。
2.選擇一兩個具體事例,在事例中對人物的語言、或動作、或神態、或心理進行細節描寫,把你心中最欽佩的一個人的人格魅力展示給大家。
板書設計: 21、鞋匠的兒子
參議員:尷尬——羞辱—靜默——贊嘆
林 肯:寬容、謙遜、以情動人、維護統一……
(美國歷史上最有作為的總統之一)
鞋匠的兒子 篇3
授課教師
吳凌凌
授課班級
六(8)班
課 時
課 題
鞋匠的兒子
課 型
閱讀課
1-2
學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帶有濃郁的辯論色彩的文章,記敘的是林肯首任美國總統到參議院演講時發生的一段往事。課文語言平實真摯,多處構成對比,極富感染力。尤其是林肯說的三段話,言辭懇切,結構嚴謹,層層遞進,是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學訓練的好教材。縱觀全文,故事情節簡單,內容通俗易懂,教學時不必拘泥于情節內容,更應著眼于林肯樸實真誠﹑富有張力的語言表達特色,引導學生在賞讀中品析語言,構建語言。
學情分析
作為演講辭,有比較濃郁的辯論的色彩,這對于小學生而言缺乏閱讀經驗,為此,應當幫助學生建立起閱讀這種體式文章的方法,并在閱讀實踐中加以運用。林肯是一位具有很強魅力的政治家,應當讓學生有閱讀這一篇文章的過程中了解林肯的人格魅力,從而受到人文熏陶。本文作者是中國臺灣作家林清玄,他也是一位出身很貧窮的作家,所以他對林肯的故事有強烈的共鳴,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地引入一些林清玄的資料,幫助學生更好地領會文章的主旨。
學習目標
知識目標
學會本課生字,在讀書的過程中,能聯系上下文,領會“尷尬、名門望族、卑微、羞辱、止歇”等詞語的意思,促使學生深入地理解課文。
能力目標
學習有感情地朗讀本文;初步了解林肯的演講策略。
情感目標
通過課文中林肯兩個事例的學習,從內心深處敬仰林肯,學習如何做人、做事。
學習重難點
通過感悟林肯的演講辭去感受他偉大的人格魅力,體會寬容是一種力量,學習林肯襟懷坦蕩、仁愛正義、寬容大度的優秀品質。
導學準備
1.課前學生要充分朗讀課文。
2.理解林肯
學法教法
導學流程
學生學習活動
教師導學活動
設計意圖
引入新課
出示課題
(3分鐘)
1.說說你了解的林肯
2.現在你能用一句話來介紹林肯了嗎?或者說你能來談林肯給你的感受了嗎?
出示林肯的生平,了解林肯的不朽功勛。(引導學生體會到他是美國人民最偉大的兒子。)
學生不了解林肯,就很難真正地走進課文,去體會林肯在面對批評、訕笑、誹謗時的自信與瀟灑
呈現目標
滲透學法
(2分鐘)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根據課文思考,在參議員們看來,鞋匠又是個怎樣的職業?怎樣的人可以當總統。
3.找出參議員態度變化的詞語。
4. 面對議員的羞辱,林肯是如何表現的?思考一下:這些句子反映了林肯怎樣的人格魅力?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作簡單的批注。
自主學習
討論研究
(10分鐘)
自主閱讀課文,思考,可以同小組的同學相互合作,交流看法。
巡視,了解學生的學習困難。
這個教學環節旨在讓學生充分地閱讀文本,因為學生才是閱讀的主體。
交流點撥
達成目標
(10分鐘)
1.讀課文填空:
在參議員的眼里,當總統的應該是 ;而不應該是 。
2.說說議員們是怎么羞辱林肯的?
3.如果你是林肯,感受如何,會怎么做?
4. 對這種羞辱,他抱以感激,而且自豪,這是一位怎樣的總統?(板書:寬容、謙遜)通過朗讀把這種感情讀出來。
5.你們從這段話中聽出了什么?
6. 從尷尬到羞辱到靜默到掌聲,參議員們的態度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同桌討論討論。
1. 理解“尷尬”:通常情況下,怎樣的時候是尷尬的時候?
2.林肯的父親是個鞋匠怎會使“整個參議院的議員都感到尷尬?”
3. 課件出示:我非常……永遠無法像父親做鞋匠那樣做得那么好。
三個“永遠”分別包含了林肯怎樣的情感?
4. 啟發想象:當林肯說完這番話后,參議院一片靜默,當然也包括那位態度傲慢無禮的參議員,此時的他們在想些什么?
5.在一片靜默聲中,林肯又對那個傲慢的參議員說了這樣幾句話:課件出示:“就我所知……但我從小就跟父親學到了做鞋子的藝術。
通過對“尷尬”一詞的理解來達到讓學生感受當時氣氛的目的。
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被貴族們恥笑”,體會林肯的寬容、謙遜,不以自己是個總統而妄自尊大,也不因自己是鞋匠的兒子而妄自菲薄。
同步訓練
關注慢生
(10分鐘)
快速默讀第三自然段,找出表示林肯的地位的句子。
2.看投影,了解美國南北戰爭。
3.聯系課文說說林肯是一個怎樣的人?
質疑問難
總結拓展
(5分鐘)
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的,而是靠愛和寬容大度征服!——斯賓諾
鞋匠的兒子 篇4
教學目標:
1、能聯系上下文,領會“尷尬、名門望族、卑微、羞辱、止歇”等詞語的意思,促使學生深入地理解課文;
2、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感受林肯偉大的胸懷,出眾的才華和自信,樹立正確地人生態度,做一個自信、堅韌的人。
教學過程:
一、揭題設問,激趣導入
1、板書課題:鞋匠的兒子
問:你們認為鞋匠的兒子應該是什么樣的人,或是做什么的?
2、這個鞋匠的兒子卻是美國的第十六任總統,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本文講敘的就是林肯首任美國總統到參議院演講時發生的一段往事。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呢?
讓我們一起讀讀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熟知內容
1、自讀課文,通過查字典或問同學、老師認讀及理解生字新詞。
2、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相機板書:尷尬 卑微 羞辱)
三、檢查預習,建立專題
1、分節朗讀課文,正音,相機理解新詞。
2、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林肯首任美國總統到參議院演講時,參議員嘲笑他是“鞋匠的兒子”,他卻以偉大的胸懷,出眾的才華和自信贏得了參議員們的贊嘆。
3、導致這次辯論的原因是什么呢?(林肯的父親是鞋匠,他和參議員對自己的鞋匠父親有著不同的看法。)
4、讓我們重讀課文,他們的不同在哪里?劃出課文有關語句,再想一想。
四、研讀課文,感悟“鞋匠”
1、參議員對這位是的抱什么看法呢?
自讀這個參議員的話,邊讀邊思考:從他的話中,你體會到什么?誰來讀這句話。看誰能讀出這一種“傲慢”?這難道僅僅是傲慢嗎?你還從中讀出了一種什么味道來?
(羞辱、譏諷、嘲笑、讓林肯下不了臺、讓林肯從此抬不起頭、致林肯于死地)
a、感到“尷尬”,朗讀——“林肯先生,在你演講之前,請你記住,你是一個鞋匠的兒子。”
b、感到……,朗讀——“林肯先生,在你演講之前,請你記住,你是一個鞋匠的兒子。”
c、感到……,朗讀——“林肯先生,在你演講之前,請你記住,你是一個鞋匠的兒子。”
小結:教師小結。板書:卑微——尷尬(失面子、恥辱)——羞辱(嘲笑)
2、林肯對父親這位“鞋匠”呢?
自讀這幾句話,說說你是怎么理解的?交流。
a、他敬重父親,朗讀——“我非常感謝你使我想起了我的父親。他雖然已經過世了,我一定會永遠記住你的忠告,我永遠是鞋匠的兒子。我知道我做總統永遠無法像我父親做鞋匠那樣做得那么好。”
b、他懷念父親,朗讀——“我非常感謝你使我想起了我的父親。他雖然已經過世了,我一定會記住你的忠告,我永遠是鞋匠的兒子。我知道我做總統永遠無法像我父親做鞋匠那樣做得那么好。”
c、他的父親很偉大,朗讀——“就我所知,我父親以前也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腳,我可以幫你改正。雖然我不是偉大的鞋匠,但我從小就跟父親學到了做鞋子的藝術。”
“對參議院里任何人都一樣,如果你們穿的那雙鞋是我父親做的,而它們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盡可能地幫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確定的,我無法像他那么偉大,他的手藝是無人能比的。”
d、他的父親很盡職。朗讀——
小結,板書:(偉大——盡職——尊敬)
五、再讀課文,感悟“林肯”
1、我們再來朗讀一下林肯的這幾句話,體會這幾句話的涵義。并且從他們的這些話中體會到林肯是個怎樣的人?這與他的父親有什么關系嗎?
(自信、堅韌、寬容……憑自己的智慧和寬容,贏得了尊嚴和尊重。)
2、出示拓展材料。
18XX年2月12日出生 。
18XX年(7歲) 他的家人被趕出了居住的地方,他必須工作以撫養他們。
1818年(9歲),母親去世。
1831年(22歲),經商失敗。
1832年(23歲),競選州議員落選。
同年 (23歲),工作丟了。想就讀法學院,但未獲入學資格。
1833年(24歲),向朋友借錢經商。
同年年底(24歲),再次破產。接下來,他花了XX年時間才把債還清。
1834年(25歲),再次競選州議員,這次贏了。
1835年(26歲),訂婚后即將結婚時,未婚妻死了。
1836年(27歲),精神完全崩潰,臥病在床六個月。
1838年(29歲),爭取成為州議員的發言人——沒有成功。
1840年(31歲),爭取成為選舉人——落選了。
1843年(34歲),參加國會大選——又落選了。
1846年(37歲),再次參加國會大選——這回當選了。前往華盛頓特區,表現可圈可點。
1848年(39歲),尋求國會議員連任,失敗。
1849年(40歲),想在自己州內擔任土地局長的工作,遭到拒絕。
1850年(41歲),第二個兒子因病去世。
1854年(45歲),競選美國參議員,落選。
1856年(47歲),在共和黨內爭取副總統的提名——得票不足100張。
1860年(51歲),當選美國總統。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
1861年(52歲),美國內戰爆發。
1862年(53歲),第三個兒子因病去世。
1864年(55歲),再度當選總統。
1865年(56歲),美國內戰結束。
同年4月14日晚(56歲),于華盛頓福特劇院觀劇時突然遭到槍擊,次日清晨去世。
生下來就一無所有的林肯,終其一生都在面對挫敗。他曾經絕望至極,但從沒有放棄人生這場跳高比賽。
3、從這里,你發現什么,有什么想法?
小結:是的,正如書上所說:批評、訕笑、誹謗的石頭,有時正是通向自信、瀟灑、自由的階梯。這也是作者的感悟。(林青玄)
4、同學們,讀了這篇課文,帶給我們什么啟示呢?你們也能像作者一樣,用一兩句簡潔的話寫一寫你的感受嗎?試著寫一寫。
同學試寫。巡回指導。
六、展示感悟,拓展升華
1、展示自己的名言,評價。
2、總結全文。
3、拓展閱讀:課外閱讀《林肯傳》,進一步認識了解林肯,并準備交流林肯的故事。
u 人最可怕的敵人不是來自外界,而是來自自身。悲慘的失敗往往取咎于自身心靈的崩潰。
u 普通的人也應該有一顆偉大的心。
u 傻人受到一點點的批評就會發起大脾氣來,可是聰明的人卻急于從這些責備他們、反對他們,和“在路上阻礙他們”的人那里,學到更多的經驗。——卡耐基
u 沒有被嘲笑與批評的黑暗所包圍過的人,就永遠無法在心里點起一盞長明之燈。
u 如果你擁有一顆偉大的心,那么,你就能跨越贊譽與詆毀、榮譽與恥辱。
u 無論地位如何,無論做什么事,只要盡責,便是偉大。
u 人必其自愛也,然后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諸。
板書設計:
卑微(恥辱)——羞辱(嘲笑)
(靜默) 鞋匠的兒子
(自信、堅韌、寬容……)
偉大(盡職)——敬仰 (贊嘆)
鞋匠的兒子 篇5
教學內容分析:
1、本文在本冊課本為選學課文,意圖在于讓學生可以自由的閱讀,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學習閱讀,由于本文的體式是演講辭,因此適合于進行朗讀的教學,為此在教學中應當突出讀的分量,在讀的過程中使學生領會一些詞語的意思。
2、作為演講辭,有比較濃郁的辯論的色彩,這對于小學生而言缺乏閱讀經驗,為此,應當幫助學生建立起閱讀這種體式文章的方法,并在閱讀實踐中加以運用。
3、林肯是一位具有很強魅力的政治家,應當讓學生有閱讀這一篇文章的過程中了解林肯的人格魅力,從而受到人文熏陶。
4、本文作者是中國臺灣作家林清玄,他也是一位出身很貧窮的作家,所以他對林肯的故事有強烈的共鳴,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地引入一些林清玄的資料,幫助學生更好地領會文章的主旨。
本課教學目標制定:
1、能聯系上下文,領會“尷尬、名門望族、卑微、羞辱、止歇”等詞語的意思,促使學生深入地理解課文;
2、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領悟林肯在辯論中處亂不驚,寬容大度的心態和以情動人的演講風格,從而感受林肯偉大的胸懷,體現出語文教學的“醇厚”感。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在讀書的過程中,能聯系上下文,領會“尷尬、名門望族、卑微、羞辱、止歇”等詞語的意思,促使學生深入地理解課文;
2、學習有感情地朗讀本文;
3、初步了解林肯的演講策略。
教學過程:
一、走近林肯,了解林肯的生平。
1、讓我們一起來寫林肯的名字。
2、出示林肯的生平,了解林肯的不朽功勛。
3、現在你能用一句話來介紹林肯了嗎?或者說你能來談林肯給你的感受了嗎?
引導學生體會到他是美國人民最偉大的兒子。
(設計意圖:學生不了解林肯,就很難真正地走進課文,去體會林肯在面對批評、訕笑、誹謗時的自信與瀟灑)
二、整體感受當時參議院的氣氛,從平靜的文字表面體會“羞辱”。
1、同樣令人嘆服的是,林肯是一位鞋匠的兒子。板書課題:鞋匠的兒子。在你看來,鞋匠是一份怎樣的職業?
2、請你自讀課文,讀完后來告訴大家,在參議員們看來,鞋匠又是個怎樣的職業?
3、交流:
整個參議院的議員們都感到尷尬,因為林肯的父親是個鞋匠。
當時美國的參議員們大部分出身于名門望族,自認為是上流社會優越的的人,從未料到要面對的總統是一個卑微的鞋匠的兒子。
(1)理解“尷尬”:通常情況下,怎樣的時候是尷尬的時候?
(2)林肯的父親是個鞋匠怎會使“整個參議院的議員都感到尷尬?”
(設計意圖:1、整體讀課文,對課文有一個大致的了解;2、在整體讀的基礎上,通過對“尷尬”一詞的理解來達到讓學生感受當時氣氛的目的。)
三、細讀課文第三四節,直面“傲慢”與“羞辱”。
1、讀第三小節。看誰能讀出這一種“傲慢”?這難道僅僅是傲慢嗎?你還從中讀出了一種什么味道來?
(羞辱、譏諷、嘲笑、讓林肯下不了臺、讓林肯從此抬不起頭、致林肯于死地)
2、你認為這種種意味都集中于這句話的哪一個詞上?你能聽出來嗎?
3、這句話讀的指導。
4、然而不僅僅是一個參議員,所有的參議員都參與了這個羞辱新總統的行動。他們個個大笑起來,開懷不已,這笑聲充滿了快意,聽著這樣的笑聲,你真想說些什么?
(設計意圖:1、讓學生在讀中領悟參議員話中的含義,學會從中讀出言外之意;2、明白當時林肯的處境,從而為學習辯論性文章樹立一種有效的解讀范式)
四、在感情的朗讀林肯的話,從林肯的話中體會林肯偉大的心靈。
1、在《晏子使楚》中,面對侮辱誹謗,晏子巧妙反擊;在《狼和小羊》中,面對挑起事端,小羊據理力爭;我們同樣可以看下面這個故事:
加拿大外交官朗寧在競選省議員時,因幼年時吃過外國奶媽的奶水而受到政敵的攻擊,說他身上一定有外國血統。朗寧機智地回擊說:“你是喝牛奶長大的,那身上一定有牛的血統了!”駁得對方無話可說。
林肯與參議員辯論的方式與朗寧一樣嗎?
2、你能通過讀來表現出林肯獨特的的辯論嗎?進行讀的指導。
3、文章里并沒有說林肯當時說話的神情如何?你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嗎?你的理由是什么?
五、拓展:這一場辯論給你以什么啟示呢?給中國臺灣作家林清玄的啟示又是什么?
(設計意圖:1、逼近文章的主題;2、為下一節課的學習打下基礎。)
鞋匠的兒子 篇6
教學目標:
1、品讀林肯對參議員們說的三段話,了解其含義。
2、感受林肯高尚的人格,感悟林肯能成為美國歷史上最有為總統之原因。
教學重、難點:體會林肯說的三段話,了解其含義。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檢復導入:
上一堂課,我們初步認識了一個偉人,他就是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林肯是——(齊讀課題:鞋匠的兒子),而且他說他永遠是——鞋匠的兒子。
(課件)師述:在美國的一所以林肯的名字命名的紀念館的墻壁上,刻著這樣一段話:(師生共讀)對任何人不懷惡意,對一切人寬大仁愛;堅持正義,因為上帝使我們懂得正義;讓我們繼續努力去完成我們正在從事的事業;包扎我們國家的傷口。
多么博大的胸懷,多么高尚的思想,今天讓我們再一次走近這位偉人,感受他高尚的人格魅力。
過渡:出身貧寒的林肯,卻當選了美國的總統,整個參議院的議員們感到十分尷尬,他們自認為是上流社會優越的人,對林肯進行了嘲諷,可最后卻徹底改變了自己的態度,課文中有幾個詞語描寫了參議員們的心態變化,你能準確地找出這幾個詞語嗎?
二、瀏覽課文,找關鍵詞:
速讀課文,找出參議員態度變化的詞語。(板書:尷尬——羞辱——大笑——靜默——掌聲)
過渡:為什么有這樣的態度變化?讓我們先來學習第一段。
三、學習第一段:
問:林肯當選總統的那一刻,參議員們都感到怎樣?(釋尷尬,再說出尷尬原因:那些出身于名門望族的人,自認為高貴,有強烈的優越感。他們從未想過要面對的總統是一個修鞋匠的兒子。當時的美國,等級觀念特別嚴重,參議員無法接受這個修鞋匠的兒子成為他們的總統。)
從作者的描述中,你還能知道些什么?
四、學習第二段
1、自讀課文,讓我們先來看看這位參議員是怎樣羞辱林肯的? “一個鞋匠的兒子”言下之意是什么?
(1)、你們覺得這句話,除有一種傲慢語氣,還有怎樣的語氣?(嘲諷、譏笑、蔑視……讓林肯下不了臺,讓林肯從此抬不起頭,致林肯于死地……)
(2)、指導讀參議員的話。你能讀好參議員們的這種語氣嗎?(評價)
(3)、其余的參議員態度如何?——引讀。(板書:大笑)這是一種怎樣的笑?受到這樣的侮辱,你會怎么樣?(憤怒)如果你在林肯身邊,你想對林肯說什么?(回擊、以牙還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駁他個啞口無言;毫不留情。)
2、過渡:林肯是如何表現的?下面,就請同學們用筆劃出他當時說的話,認真地多讀幾遍,思考一下:這些句子反映了林肯怎樣的人格魅力?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作簡單的批注。
a、出示林肯的話: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親。他已經過世了。我一定會永遠記住你的忠告,我永遠是鞋匠的兒子。我知道我做總統,永遠無法像父親做鞋匠那樣做得那么好。
這簡短的四句話中連用了三個“永遠”,仔細體會一下,你從中知道了什么?
三個“永遠”在這里可以說用的非常巧妙。
(1)永遠記住你的忠告——從你的話中,發現人們還有等級觀念,人與人無平等可言,
作為總統,要牢記并努力改變現狀。(作為總統,他從參議員的話中聽出了什么?他也要讓自己記住什么?)
(2)永遠是鞋匠的兒子——靠勞動吃飯,沒有什么不光彩的,不會因地位改變而改變。
(3)永遠無法像父親做鞋匠那樣做得那么好——贊美父親。
從他的這些話中體會體會林肯是個怎樣的人?(板書:寬宏大度、真誠)
指導朗讀:他的話說得多么真誠啊!那這幾句話該怎樣讀好它呢?(你能用這樣的語氣、方法讀好它嗎?)
讓我們一起來體會他寬容大度的人格魅力吧。齊讀。
參議員們肆意的嘲笑在林肯的寥寥數語后,變成了一片靜默。結合課文第三自然段,想想人們靜默的原因。(想不到:感激、不回避、說自己不如父親……)
這在人們的心理上形成一種極大的反差,怎能不靜默?
在一片靜默聲中,林肯又對那個傲慢的參議員說了這樣幾句話。
b、出示:“就我所知,我父親以前也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腳,我可以幫你改正它。雖然我不是一個偉大的鞋匠,但我從小就跟父親學到了做鞋子的藝術。”
然后他又對所有的參議員說了什么?
c、出示:“對參議院里的任何人都一樣,如果你們穿的那雙鞋是我父親做的,而它們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盡可能地幫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確定的,我無法像我父親那么偉大,他的手藝是無人能比的。”
這兩段一講完,參議院里是怎樣的情景?讓我們再次細細讀讀這兩段演講,想想林肯的哪些話語令人贊嘆?(林肯的這些話讓你贊嘆,為什么?)
(1、為侮辱他的人修鞋子,一個總統可以為任何人修鞋子。2、做鞋子居然是一種藝術,職業沒有高低貴*之分。3、一個做鞋子的父親在林肯心中居然是偉大的,這就是林肯身上折射出的可貴的平民思想,只要是……都是偉大的。)
從林肯樸實的話語中,你覺得林肯是用什么贏得了掌聲?(板書:聰明智慧、謙遜樸實)
此時此刻,所有的嘲笑聲全都化成了贊嘆的掌聲。林肯那三段精彩而又樸實的演講讓參議員們看到了什么?(結合板書歸納小結。)
林肯他絕對有資格做美國人的總統!
再看看那個態度傲慢的參議員,此時他心中正想著什么呢?
14、我們一起來朗讀第三、四、五段感受林肯偉大的人格魅力。
五、學習第三段
1、就是這樣一個鞋匠的兒子,卻成為了美國歷史上最有作為的總統之一。讀讀課文第6自然段,說說林肯最偉大的作為是什么?
2、他在維護國家統一的過程中,曾經說過怎樣一段深刻的話語?
出示林肯的兩句話:
“一個裂開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希望這個房子塌下去。”
“我所希望的是它結束分裂,它應該成為一個完整的整體。”
林肯把什么說成是“裂開的房子”?
3、這個比喻充分表明了他什么樣的態度?所以當南北戰爭爆發時,他……(引讀)
4、從他的這些言行中你覺得他是個怎樣的人?(板書:堅持正義)
5、其實林肯在當選總統期間,他的貢獻還遠不止于此(媒體)
六、結合板書總結全課:今天,我們深入學習了《鞋匠的兒子》,使我們看到了林肯寬容大度的胸懷,聰明智慧的語言,謙虛平等、堅持正義的人品,他用他高尚的人格,卓越的功績贏得了美國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尊重,但是這樣一位優秀的總統卻由于廢除奴隸制而得罪了南方奴隸主,受到暗殺身亡了。
最后讓我們以馬克思的一段話來結束今天這一堂課吧:“他是一位達到了偉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優良品質的罕有的人物。這位出類拔萃和道德高尚的人竟是那樣的謙虛,以致辭只有在他成為殉道者倒下去之后,全世界才發現他是一位英雄。”
五、布置作業。
課后搜集一些林肯的生平事跡和他的小故事,準備交流。
鞋匠的兒子 篇7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林肯的三段演講,明白林肯演講前后參議員態度變化的原因。
3、研讀、感悟林肯總統樸素的語言,充分感受他獨特的精神力量、偉大的人格魅力。
教學重、難點:通過感悟林肯的演講詞去感受他偉大的人格魅力。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及有關文字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上一堂課,我們初步認識了一個偉人,他就是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課件:頭像)林肯說自己永遠是——(齊讀課題:鞋匠的兒子)
鞋匠的兒子當選總統,參議院的議員們是如何看待這件事的呢?
二、自讀課文,理清脈絡:
參議院那是一個政治家齊聚的地方,政治家之間的談話,往往充滿智慧,充滿著爭斗。林肯出身貧寒,在剛當選總統時,便遭到了參議員們的羞辱,但是最后那些自認為是上流社會優越的人的參議員們卻徹底改變了自己的態度。打開書,請同學們瀏覽一下課文,迅速找出參議員態度變化的詞語。(羞辱——靜默——贊嘆)
三、學習第一部分:
1.參議員們為什么要羞辱林肯呢?指名回答,相機板書:卑微
(在參議員的眼里,當總統的應該是——;而不應該是——。)
2.所以,當林肯站上演講臺的時候,一個態度傲慢的參議員就這樣來羞辱他:
出示:“林肯先生,在你開始演講之前,我希望你記住,你是一個鞋匠的兒子。”
指名讀句子,評價、指導朗讀這句話。
師:這時,所有的參議員都大笑起來,為自己雖然不能打敗林肯但能羞辱他而開懷不已。同學們,他們不光在笑,他們還在等著看好戲。
3.此時,那些想羞辱總統的參議員,(指課題)他們怎么讀這五個字?
指名讀,齊讀
四、品讀林肯的即興演講,感受偉大人格
1.在參議員的眼里,林肯是卑微的鞋匠的兒子,你覺得他真的卑微嗎?板書:?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一起來看學習導航。
點擊學習導航:自讀課文3—5自然段,劃出林肯的話,抓住關鍵詞句在旁邊寫上感受。
2.全班交流:
a、林肯的第一番演講,是在什么情況下講的?怎么講的?
(在一個參議員羞辱林肯使所有參議員開懷大笑,等到笑聲停止后講的。)
為什么在嘲笑聲中林肯就說了四句話,整個參議院就陷入了一片靜默呢?你覺得這四句話中哪句最具震撼力?哪一句最能讓參議員笑不出來呢?同學們再去品讀一下。
a.“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親。”面對突如其來的羞辱、嘲笑,林肯表現得寬容大度,真是出人意料哇!
b.“他已經過世了。”參議員們在嘲笑一個過世的老人,多么不仁義、不道德呀。
c.“我一定會永遠記住你的忠告,我永遠是鞋匠的兒子。”想不到林肯對自己的出身,好像毫不在意!
師:文中出現了一個詞:忠告。“忠告”什么意思啊?(真誠地勸告)在文中,“忠告”是指什么?(參議員羞辱他的話)誰再來讀一讀參議員的這句話(生讀)這是一句忠告嗎?可是林肯卻將它看成是一種忠告,他是何等的寬容呀!
師:那么作為總統,他為什么要永遠記住這個忠告呢?老師這里有一段資料,誰來讀一讀?
(十九世紀的美國非常看重門第,人們有很嚴重的等級觀念,人與人無平等可言。當時奴隸制度特別猖獗。380多萬黑人奴隸遭受非人的待遇,他們沒有人身自由,沒有做人的尊嚴,他們像貨物一樣被任意買賣,奴隸販子常用紅燒的烙鐵,在奴隸的身上燙上烙印。黑奴們不僅要超負荷地勞動,而且經常遭到奴隸主的野蠻毆打和人格侮辱。他們生活在擁擠昏暗的地方,飲食惡劣,很多奴隸染上傳染病后被拋入大海,葬身魚腹。)
師:當你在這種被歧視,沒有平等的社會中生活時,你最希望什么?
師:你們都說到林肯心里去了,林肯認為無論是白人還是黑人、無論出身尊貴還是卑微,都應該是平等的,所以林肯說:“我一定會永遠記住你的忠告,我永遠是鞋匠的兒子。”這是他畢生堅定的信念,我們再來讀一遍。
d.“我知道我做總統,永遠無法像父親做鞋匠那樣做得那么好。”
(謙虛)林肯永遠愛著父親,父親永遠是林肯學習的楷模,父親永遠是林肯崇拜的偶像,父親是林肯的驕傲。
誰來讀一讀這最后一句話,表達林肯對父親由衷的贊嘆!
師:在參議員眼中十分卑微的鞋匠,可在總統心中卻是令人敬愛的長者,這是參議員們始料未及的,所以參議員們沉默了。
師:看來,林肯的第一次演說,深入人心!我們再一起來讀一讀這四句話,感受一下他的真誠與寬容。(齊讀第三節)
過渡:他的第二段和第三段演講同樣具有震撼力。
b、你覺得第二、第三次演講中,哪兒讓你感動、震撼了?
a.“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腳,我可以幫你改正它。”(寬容、以德報怨)可見這是一位怎樣的總統?(板書:偉大)
指導讀。
b.“如果你們穿的那雙鞋子是我父親做的,而它們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盡可能地幫忙。”一個總統,愿意為下屬修鞋子,可以看出林肯高尚的人格,也可以看出林肯的平等思想。
c.“雖然我不是一個偉大的鞋匠,但我從小就跟父親學到了做鞋子的藝術。”
“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確定的,我無法像我父親那么偉大,他的手藝是無人能比的。”
師:在這里,林肯再次提到了他那可親可敬的父親,他說父親是個——“偉大的鞋匠)林肯憑什么說父親是個偉大的鞋匠呢?(技藝精湛)再想想,父親的偉大僅僅是因為他做鞋手藝的出類拔萃嗎?還有什么?(寬容、真誠等優秀品質)你從哪里知道他具有這些品質的?(那從林肯的種種表現中)大家想想,從小父親就怎樣教育林肯的?(學生暢談)
這些都是林肯跟父親相處時得到的最大財富。難怪林肯說:我從小就跟父親學到了——做鞋的藝術,用的是藝術,而沒用手藝一詞,原來,他跟父親學到的不僅僅是做鞋的手藝,還有什么的藝術?(做人的藝術)
父親對他的影響是巨大的,父親在他心目中永遠是那么——偉大,那么——神圣,他會在心里怎么說出這五個字?(指課題)
c、如果說,林肯的第一段話讓我們感受到他的寬容和謙遜的話,那么這兩段回擊則讓我們感受到他態度的不卑不亢。(不以自己是個總統而妄自尊大,也不因自己是鞋匠的兒子而妄自菲薄。)一起來讀讀這兩段話。
3.師引讀:說到這里林肯留下了眼淚,所有的嘲笑聲都化成了贊嘆的掌聲……(語速慢些)這里有個省略號,省略了什么?(參議員們發言表揚他、道歉的話)參議員們的話,或許有驚訝,想不到啊!——;或許有贊嘆,了不起啊!——;或許會有深深的自責,我真不應該啊——
(小練筆)
4.的確,林肯的寬容大度、真誠,讓所有的參議員都為之動容,他用人格贏得了大家對他的贊嘆,他用實踐證明,低微并不一定卑微,而高貴不一定高尚。這正印證了一位名人的話: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愛和寬容大度征服。愿意再次感受這精妙演說的同學,我們一起站起來讀讀。
引讀這三段文字。面對參議員的嘲笑,林肯這樣說——
對那位傲慢的參議員,林肯說——
對所有的參議員,林肯動情地說——
5.(指題目)此時此刻,參議員又會怎樣說出這五個字呢?
五、了解成就,豐滿形象
同學們,林肯的魅力還不僅于此。當美國出現分裂的時候,就是這位出身卑微的林肯總統,毫不猶豫地領導人民拿起武器,維護了國家的統一。我們來讀讀他的話:
1.出示林肯的兩句話:
“一個裂開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希望這個房子塌下去。”
“我所希望的是它結束分裂,它應該成為一個完整的整體。”
2.你是如何理解這兩句話的?他是這么說也是這么做的。(課件)
3.林肯也成了黑人解放的象征。他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板書:!)
4.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總統,1865年4月14日晚上,卻被南方奴隸主收買的一個暴徒刺殺。林肯的不幸逝世引起了國內外的巨大震動,美國人民深切哀悼他,有700多萬人停立在道路兩旁向出殯的行列致哀,有150萬人瞻仰了林肯的遺容。5.林肯的偉大不僅在于他是一位偉大的總統,他的人格更值得人們贊嘆。
6.馬克思這樣評價林肯:
齊讀:“他是一位達到了偉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優良品質的罕有的人物。——馬克思”
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位偉大的總統,這位鞋匠的兒子——林肯
六、布置作業:
1.讀讀美國詩人惠特曼的詩《啊,船長,我的船長啊》。
2.搜集林肯生平小故事,在同學間交流。
七、板書設計:
21、鞋匠的兒子
卑微 ? 偉大 !
鞋匠的兒子 篇8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相關語段。
2研讀、感悟林肯總統樸素的語言,充分感受他獨特的精神力量、偉大的人格魅力。
3、通過課文中林肯兩個事例的學習,從內心深處敬仰林肯,學習如何做人、做事。
教學重點:通過感悟林肯的演講辭去感受他偉大的人格魅力。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及有關文字資料。
教學過程:
一、檢復導入:
上一堂課,我們初步認識了一個偉人,他就是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林肯是——(齊讀課題:鞋匠的兒子),而且他說他永遠是——鞋匠的兒子。(課件:頭像)
二、感受參議員對待林肯的態度。
1、師:過渡:在林肯生活的年代,等級觀念非常嚴重,上流社會非常看重家庭出身,這位有著貧民血統、出身卑微的總統,就在他剛當選總統時卻遭到了對手的歧視和打擊。
出示第二節,指名讀。
師問:
(1):參議員針對什么來羞辱林肯?(父親的職業或林肯的出生。)
參議員用什么樣的語氣?(“傲慢”)學生讀。
教師評價:你的朗讀,分明使我感受到了一種傲慢和無禮的態度。語調拖長、聲音高而慢條斯理,聽上去給人的感覺就是傲慢無禮,你用你的表達使我感受到這位參議員的無禮態度。)
指名讀。
(2):如果你就是參議員,你還會怎么羞辱?在底下試試,你會有什么樣的語氣,什么樣的動作?能不能加上你的神態,再次請學生說。師評:是呀,參議員的言下之意就是這樣。
(3)我們再來齊讀,就把你剛才的語氣、和神態讀出來。(生齊讀)
(4)師:這時,其余的參議員態度如何?——引讀。
a:在你聽來,這笑聲讓人感覺如何?(刺耳)
b:此時:你想對林肯說什么?(回擊、以牙還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駁他個啞口無言;毫不留情。)
三、林肯對待“鞋匠”這個階層的態度
1、師:面對參議員的羞辱,對自己父親的鄙視后,我們來看看,當了總統的林肯怎樣評價父親的?請同學們仔細默讀第3、4、5段中林肯說的話,看看哪些語句表達出林肯對父親的感情,用橫線畫出來。(師巡視,提醒是對父親的語句)
問:找到了嗎?有哪些語句?生回答
師:就是這些,我們首先來看第二自然段,林肯對父親評價的語句。(出示幻燈片。)
我永遠是鞋匠的兒子。我知道我做總統永遠無法像我父親做鞋匠那樣做得那么好。
①師問:在這句話中,你感受最深的是哪個詞?把感受寫在旁邊。
②生答,a:引導:第一個永遠,寫出林肯沒有回避和更改自己的身份,沒有什么不光彩的,沒有矢口否認,反而說是“永遠”,多么光明磊落呀!(生讀出林肯的不卑不亢)
③生再讀。b:第二個“永遠”是對父親的贊美,他覺得父親兢兢業業,始終為他人服務,自己作總統也無法達到這樣的境界。這句話其實是在贊美父親。父親永遠是他學習的楷模,父親永遠是我崇拜的偶像,父親永遠是他心中的驕傲。(男生讀出對父親的敬愛)
3、預設二:雖然我不是偉大的鞋匠,但我從小就跟父親學到了做鞋子的藝術。
①生談感受,讀出感受(他感激父親)
a:師問:這里“做鞋子的藝術”指的是什么的藝術?你可以想象他父親是怎樣幫人家修鞋的?比如:一個富人伸出沾滿灰塵的皮鞋,他怎么做?一個窮人穿著破爛的布鞋,讓他補一補,他又是怎么做的?從這里,你感覺父親做鞋的藝術是什么了嗎?
生說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這里“做鞋子的藝術”指的是:父親修鞋一絲不茍、不管對待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他都是一視同仁,認真而仔細的藝術。
生讀
在這里我說說林肯當鄉村店員時發生的事:有一次,一個顧客多付了幾分錢,他為了退還這幾分錢竟追趕十幾里路。還有一次,他發現少給了顧客二兩茶葉,跑了好幾里路把茶葉送到那人家中。所以,他每到一處,都受到周圍人的喜愛。
師問:從這兩個小故事里,你覺得林肯從父親那里學到了什么藝術?
(他已經從父親那里學到的是做人的藝術,為大家服務的思想。不管干什么,都要對人平等、誠懇,對工作認真負責。)
女生再讀
4、預設三: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確定的,我無法像他那么偉大,他的手藝是無人能比的。
①生談感受,讀出感受
師引導:抓住“偉大”來談,
問:林肯認為做總統偉大嗎?他覺得怎樣的人才算偉大?(他贊美父親)林肯認為不管地位是貧窮,還是名門,只要像父親那樣在自己干的一行中有出色的成績,就是偉大。父親的偉大,就在于,父親能一輩子勤勤懇懇,精益求精,無人能比,以此來回擊那些趾高氣昂的議員們,實在是有力不過了。
③指名讀,讀出對父親的贊美。
5、師:林肯認為人人都是平等的,只要是靠雙手勞動,一切人都是偉大的。
誰再來讀,讀出對父親的贊美。
6、此時,林肯說到這里,是什么樣的表情?(林肯流下了眼淚)同學們這眼淚包含著什么感情?懷念,敬愛。贊美,歸結為一個詞就是對父親的真情。
7、讓我們一起來讀出林肯對父親的真情吧!出示:〔贊美父親的話〕齊讀
四、林肯對待參議員的態度
過渡:
1、僅僅有對父親的真情就能打動參議員嗎?請同學們再次仔細默讀第3、4、5林肯說的三段話,想:那些話可以看出林肯對待參議員什么樣的態度?找出相關語句,用曲線畫出來。(師巡視,提醒是對參議員的語句)
問:找到了嗎?有哪些語句?生回答
2、師:就是這些,我們首先來看第二自然段,林肯一開始對參議員說的這樣三句話語句。(出示幻燈片。)
我非常感謝你使我想起了我的父親。他雖然已經過世了。我一定會永遠記住你的忠告,我永遠是鞋匠的兒子。
①學生回答,談感受,并有感情地讀。
②教師:面對參議員的羞辱,他說出這樣的話,你覺得林肯是個怎樣的人?從哪里看出來?(寬容大度、冷靜、睿智)提醒關注“非常感激”這句最有震撼力,面對突如其來的羞辱,嘲笑,林肯非但沒有拍案而起,沒有惱羞成怒,沒有嚴加指責,而是語出驚人,而是寬容大度,而是充滿睿智。這非常感激,真是出乎意料。這就是總統風度。
③問:忠告是什么意思?把什么看成忠告?請把“忠告”讀出來?
師:同學們,他把嘲笑看成對自己的忠告,也就是誠懇地勸告,你又感受到什么呢?(我一定會永遠記住我是一個鞋匠的兒子,我永遠是鞋匠的兒子,本本分分地做人,平平等等待人,既不覺得卑微,也不高高在上,這句話,林肯是針對參議員對自己身份的羞辱是說出來的,也就是牢牢把握了對方的話題闡明了自己觀點,可見,這句話的分量多重呀!多么鏗鏘有力呀!)這樣的話也只有風度的總統能說出來。
④誰再來讀?讀出他的睿智、寬容大度和坦蕩胸懷。
3、就我所知,我父親以前也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腳,我可以幫你改正它。
對參議院里任何人都一樣,如果你們穿的那雙鞋是我父親做的,而它們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盡可能地幫忙。
①學生回答,談感受,并有感情地讀。
②師:我指誰?你,你們指誰?如果按等級,參議員為總統服務才對,而林肯做了總統愿為參議員服務,說明他沒有等級觀念,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師引導感受到寬厚、對任何人都不以總統自居,有為人民盡心盡力服務的思想)
③指名讀,讀出對你的體會。
⑤請大家再度感受林肯的寬仁大度和坦蕩的胸懷。齊讀出示幻燈片〔林肯對參議員的寬容的話〕
4、同學們,在演講的時候,要慷慨激昂,字字鏗鏘,義正詞嚴,要以情動人。怎樣把這種感情讀出來呢?我建議:同桌分角色度,一個當參議員,一個當林肯,你們在讀時可以加上表情,語氣,動作。開始。
5、請四位同學來讀。一人是參議員,剩下三位一人讀一段。其他同學也別閑著,我和你們讀旁白。
6、師生合作讀:師讀參議員的話,你們齊讀林肯的演講詞。出示幻燈片〔林肯的三段話〕
7、這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演講字字發自肺腑,正是這份真情,這種風度打動了在場所有的人,才使所有的嘲笑聲全都化成——贊嘆的掌聲。
8、師:此時此刻:請你們當當參議員,把自己的心里話寫出來吧!
假如我是參議員,我心里想:面對我的羞辱,林肯居然,居然,居然,我真。
師: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的,而是靠愛和寬容大度征服!
五、感受林肯的成就
1、師:林肯成為了美國歷史上最有作為的總統之一。在他擔任美國第16任總統不久,南方的一些州竟發動了分裂國家的戰爭。出示幻燈片〔南北戰爭〕
(課件:林肯當選為美國總統后,南方奴隸主憂心忡忡,1861年,南方部分蓄奴組成“南方聯盟”,向北方開戰。北方倉促應戰,節節敗退。在關鍵時刻,林肯簽署了《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這是南北戰爭的轉折點。四年中,他親自指揮作戰,領導政府同南方農場奴隸主進行了堅決斗爭。1865年4月,歷時四年的南北戰爭終于以北方勝利而告終,國家的統一,使美國有了很大發展,林肯也成為黑人解放的象征)。
2、師:林肯堅決反對國家分裂,他曾經在一次演說中強調:出示幻燈片〔“一個裂開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希望這個房子塌下去”,”我所希望的是它結束分裂,它應該成為一個完整的整體”〕。正是這位出身卑微的美國總統,毫不猶豫地領導人民拿起武器,維護了國家的統一。
3、師問:這句話寫出了林肯什么樣的理想?(國家統一、人民自由安定)
4、林肯出身卑微,他在1860年當選16人總統,在1864年,他再次當選。林肯兩度成為美國總統,深受人民愛戴,靠的是什么?
指名說。
師總結(他靠的是自己坦蕩的胸懷、敏睿的思維、平等的觀念、他靠的是他的仁愛正義,這種獨特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讓他立于不敗之地,他雖然出身卑微,卻成為了偉大的總統。)板書:偉大的總統
5、讀林肯紀念館的一段話
(課件)師述:在美國的一所以林肯的名字命名的紀念館的墻壁上,刻著這樣一段話:(師生共讀)對任何人不懷惡意,對一切人寬大仁愛;堅持正義,因為上帝使我們懂得正義;讓我們繼續努力去完成我們正在從事的事業;包扎我們國家的傷口。
6、你們還想了解林肯的故事嗎?真的想嗎?課下請讀讀《林肯傳記》
六作業
讀讀《林肯傳記》和關于他的小故事。
鞋匠的兒子 篇9
教學目標:
1、能聯系上下文,領會“尷尬、名門望族、卑微、羞辱、止歇”等詞語的意思,促使學生深入地理解課文。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領悟林肯在辯論中處驚不亂、寬容大度的心態和以情動人的演講風格,從而感受林肯偉大的胸懷。
教學重點:了解林肯德演講策略。
教學難點:領悟林肯在辯論中處驚不亂、寬容大度的心態和以情動人的演講風格,從而感受林肯偉大的胸懷。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名言導入,簡介林肯。
1、出示名人名言:人,走上追求之路,就會快樂終生!成功是屢遭挫折而熱情不減。
2、誰知道這是哪位名人說的話?(林肯)
3、對,是林肯說的。那么你知道林肯德生平嗎?(簡介林肯)
4、正是由于林肯是鞋匠的兒子,林肯在就任總統后仍遭到許多人的嘲諷與譏笑。但他都從容自信地應對,以非凡的人格魅力贏得了信任和贊嘆的掌聲。今天我們就一起去感受他博大的人格魅力!請看課文《鞋匠的兒子》(學生讀課文)
5、現在你能用一句話來介紹林肯嗎?或者談談林肯給你的感受。(引導學生體會到他是美國人民最偉大的兒子)
二、自學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按要求自學課文。
(1)大聲朗讀課文,讀準拼音,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2)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檢查自學,讀通課文。
(1)同學間互相檢查生字詞的認讀情況。
(2)指名學生介紹自己自學生字詞的方法。
(3)出示生字詞,指名學生朗讀,并注意糾正讀音。
3、再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林肯首次在參議院演說時,有參議員嘲笑他是鞋匠的兒子。林肯從容應對,以仁愛和寬容的人格魅力贏得了信任和贊嘆的掌聲。)
4、讓學生分段朗讀課文,并思考:文中誰的態度先后發生了怎樣的轉變?
三、整體感受當時參議院的氣氛,從平靜的文字表面體會“羞辱”。
1、大家能說一說自己的父母所從事的職業嗎?3
2、我們知道林肯德父親是一位鞋匠,那么在你看來,鞋匠是一份怎樣的職業?
3、自讀課文,思考:在參議員們看來,鞋匠又是個怎樣的職業?(卑微)
(1)理解“尷尬”,通常情況下,什么事情會讓人感到尷尬?
(2)林肯德父親是個鞋匠怎么會使“整個參議院的議員都感到尷尬”?(他們自高自大,認為自己是非常優秀的人,而林肯是鞋匠的兒子,因為出生卑微被他們瞧不起,現在卻要受林肯的,聽從林肯的指揮。)
四、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
2、思考課后練習第3題。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1、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鞋匠的兒子指的是誰?(林肯)
2、誰能講一講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林肯首次在參議院演說時,有參議員嘲笑他是鞋匠的兒子。林肯從容應對,以仁愛和寬容的人格魅力贏得了信任和贊嘆的掌聲。)
3、根據我們上節課的學習分析,課文可以怎樣分段呢?請同學們討論討論并說說每段的大意。
二、精讀重點段落,著重理解林肯的話。
1、林肯當選為美國總統,令參議員感到尷尬,于是在林肯首次參議院演說之前,就有參議員向要羞辱他。(板書:羞辱)
2、自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看看參議員是如何羞辱林肯的?(他讓林肯記住自己是鞋匠的兒子)
3、從他的話中,你體會到什么?誰來讀這句話。看誰能讀出這種“傲慢”?這難道僅僅是“傲慢”嗎?你從中還讀出了什么?(羞辱、譏諷、嘲笑、讓林肯下不了臺、讓林肯從此抬不起頭。)
4、當那個傲慢的參議員羞辱林肯時,所有參議員的態度如何?他們為什么會大笑起來?(他們為自己能羞辱新總統而開懷不已,哈哈大笑,這笑聲充滿了快意。)
5、聽到這樣的笑聲,此時此刻,你想對林肯說什么?
6、那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林肯面對當時的情況是如何做出回擊的?用筆劃出他當時的話。(我非常感謝你使我想起我的父親。他已經過世了。我一定會永遠記住你的忠告,我永遠是鞋匠的兒子。我知道我做總統,永遠無法像父親做鞋匠那樣做得那么好。)
7、請再讀一讀這段話,并思考如果將句中的“非常”、“一定”、三個“永遠”、“那么”去掉行不行,去掉之后的這句話和原句所表達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8、我們再來朗讀以下林肯的這幾句話,體會這幾句話的涵義,并且從這些話中體會體會林肯的這幾句話和原句所表達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三個“永遠”在這里可以說用的非常巧妙。
(1) 永遠記住你的忠告—從話中,發現人們還有等級觀念,人與人無平等可言,作為總統,要牢記并努力改變現狀。
(2) 永遠是鞋匠的兒子—靠勞動吃飯,沒有什么不光彩的,不會因為地位改變而改變。
(3) 永遠無法像父親做鞋匠那樣做得那么好—贊美父親。
說明林肯是一個寬宏大度的、真誠的人。
9、在林肯回擊以后,參議員們的態度如何?(他們沉默了)
10、在一片靜默中,林肯又對那個傲慢的參議員說了這樣幾句話。出示。
11、自讀這幾句話,說說你是怎樣理解的?(進一步體現了林肯寬宏大量、不卑不亢的人格。)
12、然后他又對所有的參議員說了什么?把它找出來,說說你的理解。
13、指名讀,讀了他的這幾句話,你覺得林肯是一個怎么樣的人?(是一個謙遜的人)
14、這時,參議員們的態度又有了怎樣的變化?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議員們被林肯的人格魅力折服了,他們對林肯充滿了尊敬。)
15、你聽了林肯的演講后想到了什么?
16、林肯,一個鞋匠的兒子能成為一個國家的總統,他靠的是什么?(自己的努力、大度、博愛、不卑不亢的人格魅力。)
17、我們一起來朗讀第2—5自然段,感受林肯偉大的人格魅力。
三、學習第6自然段。
1、自讀最后一段,看看作者對林肯德評價。為什么說他是最有作為的總統?看看這一段寫了他的哪些作為?(林肯解放了奴隸、維護了國家的統一。)
2、找出林肯說的兩句話,并有感情地朗讀。
“一個裂開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希望這個房子塌下去。”
“我所希望的是它結束分裂,它應該成為一個完整的整體。”
3、 思考林肯德兩句話表明了他怎樣的態度?你是怎樣理解的?從他的話中你覺得他是個怎樣的人?(表明了林肯維護國家統一的決心。林肯是一個充滿愛心的人。)
4、 文章里并沒有說林肯當時說話的神情如何? 你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嗎?你的理由是什么?
四、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21 鞋匠的兒子
寬容大度
機智
林肯 坦誠
自豪
真情
鞋匠的兒子 篇10
1、聯系上下文理解“尷尬”、“卑微”、“名門望族”等詞語的意思,并能選擇詞語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2、在教師的引導下讀懂林肯說的三段話,并初步體悟其以情動人、真誠懇切的演講風格和結構嚴謹、富有表現力的語言特色。
3、在對比品讀中領悟林肯處亂不驚、寬容大度的氣魄,偉大的胸襟和充滿智慧的人格魅力。
初步了解林肯的演講策略,領悟林肯在辯論中處亂不驚,寬容大度的心態和以情動人的演講風格,從而感受林肯偉大的胸懷,體現出語文教學的“醇厚”感。
掛圖、錄音機
林肯(1809年2月~1865年4月),美國第十六任總統,1860年他親自起草《解放黑奴宣言》,美國結束奴隸制度,實現了南北統一。1864年再次當選總統,遇刺后不幸去世,他的遺體在十四個城市供群眾憑吊了兩個多星期才被安葬。為了紀念他,美國人民在首都華盛頓修建了林肯紀念堂。而且還把每年的2月定為美國的“林肯節”。
鞋匠的兒子
寬容大度
機智
林肯 坦誠
自豪
真情
第一課時
一、提示課題,設置懸念
二、自讀課文,反饋糾錯
1﹑板書課題,組織學生交流對“林肯”的認識。
2﹑課件出示,簡介林肯的資料:林肯(1809年2月~1865年4月),美國第十六任總統,1860年他親自起草《解放黑奴宣言》,美國結束奴隸制度,實現了南北統一。1864年再次當選總統,遇刺后不幸去世,他的遺體在十四個城市供群眾憑吊了兩個多星期才被安葬。為了紀念他,美國人民在首都華盛頓修建了林肯紀念堂。而且還把每年的2月定為美國的“林肯節”。
3﹑小結導入:林肯,從一個出身貧*的鞋匠之子,到深受人敬仰的的美國總統,這其間他經受了種種磨練。今天要學的課文,就是中國臺灣作家林清玄為我們記錄的林肯首任美國總統的一段往事。
1、一讀課文。
(1)明確一讀要求:讓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讀準生字的字音,讀順句子,讀通全文。
(2)檢查效果。
分自然段檢查,糾正不正確的讀音。
2、二讀課文。
(1)提出要求:讓學生邊讀邊圈,畫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詞,讓學生通過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能流利地讀課文。
(2)檢查效果。
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提高理解詞語的能力。
3、三讀課文。
(1)明確要求: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礎上,
交流
自讀,思考
指名讀,正音
自學課文
質疑,交流詞義
自讀,思考
三、分段讀課文
四、教學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二、精讀課文
弄清自然段之間的聯系,粗分段落。
(2)檢查討論。指名說說各自然段的意思。
分段,理清課文脈胳。
一(1)二(2-6)三(7)
1、說說“垠、艘、額、裕”這4個字都是什么結構?它們左右部分的比例怎樣?
2、教師示范指導“艘、額”這兩個字的書寫。
3、學生描紅。
1、自讀了課文,大家對文章內容有了初步的了解,文中有關主人公林肯的語言你們畫下了嗎?這節課我們精讀課文,對人物的語言細細品味,體會林肯的話語中飽含的情感。
2、學生朗讀錢學森說的話。
(一)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同樣令人嘆服的是,林肯是一位鞋匠的兒子。板書課題:鞋匠的兒子。在你看來,鞋匠是一份怎樣的職業?
2、請你自讀課文,讀完后來告訴大家,在參議員們看來,鞋匠又是個怎樣的職業?
3、交流:
整個參議院的議員們都感到尷尬,因為林肯的父親是個鞋匠。
當時美國的參議員們大部分出身于名門望族,自認為是上流社會優越的的人,從未料到要面對的總統是一個卑微的鞋匠的兒子。
(1)理解“尷尬”:通常情況下,怎樣的時候是尷 嘗試分段
交流
練習
自讀,思考
指名讀
默讀,勾畫
交流
指名讀,評議
尬的時候?
(2)林肯的父親是個鞋匠怎會使“整個參議院的議員都感到尷尬?”
(二)學習課文二至五自然段。
1、讀第二小節。看誰能讀出這一種“傲慢”?這難道僅僅是傲慢嗎?你還從中讀出了一種什么味道來?
(羞辱、譏諷、嘲笑、讓林肯下不了臺、讓林肯從此抬不起頭、致林肯于死地)
2、你認為這種種意味都集中于這句話的哪一個詞上?你能聽出來嗎?
3、這句話讀的指導。
4、然而不僅僅是一個參議員,所有的參議員都參與了這個羞辱新總統的行動。他們個個大笑起來,開懷不已,這笑聲充滿了快意,聽著這樣的笑聲,你真想說些什么?
5、這位參議員抓住林肯出身的卑微來羞辱他,使所有的參議員都大笑起來,開懷不已。可我們知道,到最后,這所有的嘲笑聲全都化成了贊嘆的掌聲,這是為什么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三四五自然段,你認為是什么使所有的嘲笑聲全都化成贊嘆的掌聲的?你可以把相關的句子劃下來,在邊上寫寫自己的感受。
6、學生默讀課文,寫寫自己的感受,師巡視。
7、組織交流。
8、交流林肯的第一處演講。
(1)學生讀句子,說說自己的體會。(師相機板書:
指名讀
交流
齊讀
默讀,思考
交流
寬宏大度 機智自豪等詞語)
(2)指導學生朗讀,評價。
(3)同學們通過自己讀書,思考,有了自己獨特的感受,請男同學演講,師讀敘述語。
9、交流林肯的第二處演講。
(1)學生讀句子,說說自己的感受。
(2)指導學生抓住“偉大、藝術”等詞體會林肯的平民思想。
(3)指導朗讀。
10、交流林肯的第三處演講。
(1)哪些地方你覺得能讓嘲笑聲化成贊嘆的掌聲?
(2)抓住“偉大、無人能比”等詞體會到林肯父親的了不起和林肯對父親的尊敬。
(3)指導朗讀,評價。
(4)你能讀懂林肯此時的心情嗎?再次指導朗讀。體會到林肯對父親的一片真情。(板書:真情)
11、如果你是林肯,你會如何演講?師讀敘述部分,生演講。
12、林肯的演講結束了,那你覺得到底是什么讓所有的嘲笑聲全都化成掌聲的?
13、如果你是參議員中的一員或者你就是曾經羞辱林肯的那個參議員,此時面對演講臺上的林肯,你有什么想說的?
(三)、學習課文第七自然段。
1、快速瀏覽課文第七自然段,這一段寫了林肯的什么作為?
2、從林肯的演說中強調的兩句話,你讀懂了什么?
一一討論
齊讀
指名讀
交流
齊讀 交流
評議
指名讀,思考
交流 交流
三、拓展
3、交流,齊讀。
1、這就是美國歷史上最有作為的總統之一—林肯,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紀念館的墻壁上有這樣一段話,出示,師讀。
2、讓我們在心中永遠記住這位偉大的總統——林肯,他是一個——鞋匠的兒子(齊讀課題)。
齊讀
鞋匠的兒子 篇1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2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字只識不寫。能聯系上下文,領會“尷尬、名門望族、卑微、羞辱”等詞語的意思,促使學生深入地理解課文。
3、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寬容是一種力量,學習林肯襟懷坦蕩、仁愛正義、寬容大度的優秀品質,并對林肯在辯論中處驚不亂、以情動人的演講風格有所領悟。
教學重點: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寬容是一種力量,學習林肯襟懷坦蕩、仁愛正義、寬容大度的優秀品質。
教學難點:領悟林肯在辯論中處驚不亂,寬容大度的心態和以情動人的演講風格,從而感受林肯偉大的胸懷。
教學準備:林肯資料 教學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2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字只識不寫。能借助詞典或聯系上下文領會“尷尬、名門望族、卑微、羞辱”等詞語的意思。
2、理清文章脈絡,了解課文大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名人名言:少年好學,必成大器。我這個人走得慢,但從不后退.
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兩句名言出自誰口嗎?(林肯)
對,是林肯說的。出示林肯圖片。誰能就課前搜集的資料,簡要地給大家介紹一下林肯?(個別簡介林肯)
2、過渡:林肯出身卑微,是鞋匠的兒子,但就是這個鞋匠的兒子,卻是美國的第十六任總統,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故事。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在讀不懂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并思考課文講了件什么事?
三、反饋檢查,疏通字句。
出示生字詞語,指名朗讀生字詞,正音,并結合課前預習,說說理解了哪些詞語的意思。
指名個別分節朗讀,疏通文句。
四、再讀課文,理清文脈。
再次默讀全文,想想文章講了幾件事?(個別交流讀文所知。并用幾句話概括文章主要內容:鞋匠的兒子林肯當選為美國總統,出身名門望族的參議員們想羞辱他。林肯通過演講,贏得了大家的贊賞。后來還*人民維護了祖國的統一。)
課文是按什么條理寫的?(個別交流。)
相機板書: 演講
維護統一
五、總結評價,整體回歸
總結:林肯,一個卑微的鞋匠的兒子,當選為總統之后,不僅通過演講贏得了人們的尊重,而且維護了祖國的統一,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在他身上究竟閃耀著什么高貴氣質呢?我們下節課再講。
六、鞏固提高,課堂作業。
指導描紅。
布置作業:1、完成鋼筆字一、二兩框。
2、完成《補充習題》一、二
鞋匠的兒子 篇12
《鞋匠的兒子》是蘇教版國標本第十一冊一篇課文,是一篇寫人的文章,課文通過一詳一略的兩件具體的事例,在事例中抓 住了對人物語言的細節描寫,讓人物的人格魅力展示在我們的面前。第一個事例抓住一個特定的場面,寫了當選為美國總統的林肯,雖然出身卑微,但面對態度傲 慢、自持上流社會的所謂“優越的人”的嘲諷,憑自己的智慧與寬容,以精彩的演講捍衛了尊嚴,贏得了大家的信任與愛戴。第二個事例寫了林肯就任總統后不久南 方發動分裂戰爭,林肯號召人民結束分裂,維護國家統一。兩個事例聯系緊密,正是這位總統充滿愛心,提倡平等,具有偉大的人格魅力,才會*人民反對分裂, 維護國家的統一。因此第一個事例較為側重,如何通過感悟林肯的演講辭去感受他偉大的人格魅力成了本文的重點。如何以林肯演講前后,參議員對他態度的變化反 襯出林肯高大的人物形象則是難點。
根據課后思考題:林肯演講前后,參議員對他的態度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我在設計時就抓住了一明一暗 兩條線索展開教學。以參議員心態變化作為切入點,以此為輔線,全面鋪開,展開教學,然后抓住林肯說的三段話為主線,重點理解,逐步提升,讓學生體會出林肯 的偉大人格魅力。雖然林肯沒有成為偉大的鞋匠,但成為偉大的總統,他被認為最偉大的特質正是他永遠不忘自己是鞋匠的兒子,并引以為榮。
一.借助輔線,反襯人物。
我從課題著手,初步感知林肯生平后,在教學第一個事例時請同學們快速默讀,思考林肯在演講前,演講中,演講后參議員 對他的態度發生了怎樣的戲劇性的變化呢?從而導出由“尷尬——羞辱——嘲笑——靜默——贊嘆”這一心態變化的線索,然后置疑,林肯在演講中究竟說了什么, 具有這樣神奇的魔力,一下子扭轉了參議員的態度,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激起學生探究人物的興趣。在感悟第一處演講辭后讓學生揣摩參議員的內心,林肯普普通 通的話語耐人尋味,每一字每一句都深深地敲擊在每個參議員的心上,此時他們會感到——內疚不安,此時他們會感到——羞愧難當,此時他們會感到——無地自 容,此時他們會感到——自慚形穢,感受靜默之中的張力,從第一層面上使林肯寬容大度,富有愛心,充滿智慧,謙遜樸實,提倡平等的人物形象逐步清晰起來,不 再顯得單薄。接著,通過體會第二第三處演講如何感動了參議員,感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話語,從第二層面使林肯的人物形象高大起來豐厚起來。最后再通過三 處演講辭的品讀,讓學生在參議員經久不息的贊嘆聲中領悟林肯的演講所具有的神奇的魔力不僅僅體現了他語言的魅力,更展現了他偉大的人格魅力,正是他的人格 魅力使參議員的態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第三層面上使林肯的光輝形象在每個人心中樹立起來。
二.把握主線,研讀人物。
課文主要抓住人物的語言描寫來突現人物的精神風貌,人格魅力。在教學中牢牢抓住林肯的演講辭進行研讀感悟是重點,讓學生透過語言文字的表面去挖掘深層的內 涵是關鍵,看似平淡普通的語句,卻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沒有華麗的辭藻,有的只是那樸實的話語,只有從中讀出人物的內心,才能讀出人物的神來,真正讀出人物 的魅力所在。在教學第一處演講辭時設計“為什么在嘲笑聲中說了這四句話,會使整個參議院陷入靜默呢?你覺得四句話中最有分量的是哪一句?最讓參議員笑不出 來的是哪一句呢?”引領學生關注文字背后的東西,緊緊抓住“非常、一定、永遠、那么”幾個關鍵詞,尤其是三個“永遠”,以“初讀——感悟——再讀”的形式 通過學生自己的理解和適當的引導,感悟這段話的內涵,層層遞進地感受林肯的人人平等思想。在教學二三處演講辭時更是層層深入,由那個愿為傲慢的參議員服務 推及到每一個人,體現人與人沒有高低貴*之分的思想,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博大胸懷。在教學第四處演講辭時,讓學生對林肯有更實質性的了解,體會他深深地 愛著父親,深深地愛著人民,深深地愛著國家,不僅是鞋匠的兒子,還是美國人民的兒子,把林肯的平民思想與人格魅力完美統一起來。
三.以題為眼,提升人物。
教學時始終緊扣“鞋匠的兒子”感悟課文,突現林肯的演講魅力及人格魅力。一位傲慢的參議員的羞辱正是拋出了一個話 題,對“鞋匠的兒子”的蔑視引發出一番精彩的演講。林肯正是牢牢抓住“鞋匠的兒子”這一話題,以及對“鞋匠的兒子”的全新理解打動、感化、號召了人與人之 間要充滿愛心,提倡平等。每一次的演講都使“鞋匠的兒子”這一形象更加光輝,更加偉大。讀完全文,對課題以“鞋匠的兒子”有了更深層次的解讀。
此外,在教學中我還讓學生在朗讀中悟情、悟意 、悟境、悟神。通過初讀,初步感知文字表面的大意,通過品讀領悟文中蘊涵的情感。重點段落層層遞進地反復感情朗讀,深入體會林肯偉大的人格魅力,受到思想的啟迪。
在教學中我還注重了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整個教學過程中,在設計上體現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如:讓學生在感受參議員態度變化時圈劃相關詞語;自主收集資料,讀出“你心中的林肯”,仿寫等。
當然,在教學過程中,我也存在著許多不足,如:引領過多,自主不夠,沒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思考問題等。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還應特別注重環節的細化,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鞋匠的兒子
一.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課文——《鞋匠的兒子》。
鞋匠的兒子是誰? 板書 林肯
同學們,這就是林肯,初讀了課文,你對林肯有哪些了解?
(林肯是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是鞋匠的兒子,林肯深愛著他的父親……)
二.課文通過兩個具體的事例來寫林肯,現在我們先來學習第一個事例,誰來說說第一個事例主要講了什么內容?請講清楚這個事例發生的背景。
(寫了林肯當選為美國總統站上演講臺的時候受到了參議員的羞辱、嘲笑,在他演講之后,嘲笑聲卻化成了贊嘆的掌聲。)
三.請同學們快速默讀第一件事,思考林肯在演講前,演講中,演講后參議員對他的態度發生了怎樣的戲劇性的變化呢?(邊讀邊圈圈劃劃)
1.在林肯當選美國總統的那一刻,參議員的態度是怎樣的?
尷尬:你怎么理解尷尬?(態度不自然,沒面子,下不了臺,陷入僵局)
氣氛為什么會尷尬?你是怎么知道的?
出示:在林肯當選總統的那一刻,整個參議院的議員們都感到尷尬,因為林肯的父親是個鞋匠。當時美國的參議員大部分出身名門望族,自認為是上流社會的優越的人,從未料到要面對的總統是一個卑微的鞋匠的兒子。
理解:“名門望族”是什么意思?上流社會的優越的人你認為是怎樣的人?卑微是什么意思?讀了這兩句話你有什么想法?
(人與人是不平等的,那些參議員都是有錢人資本家,在他們眼里,鞋匠是被人瞧不起的,林肯做了總統似乎不可思議,使他們蒙羞,可見他們只重出身,當時社會是不平等的。)
(聯系上下文理解,但是偏偏出身卑微的鞋匠的兒子竟會在競選總統的時候打敗了出身名門望族的人,因此讓參議員們尷尬。)
2.當林肯站上演講臺的時候,參議員的態度是怎樣的?(羞辱 嘲笑)
(1) 林肯在演講前參議員是怎么羞辱、嘲笑林肯的?
出示:當林肯站上演講臺的時候,有一個態度傲慢的參議員站起來說:“林肯先生,在你開始演講之前,我希望你記住,你是一個鞋匠的兒子。”
(你從哪里感受到羞辱?語言里充滿嘲笑,輕蔑,神情里充滿傲慢,動作“站”,可以看出目中無人,人與人的等級觀念重)
個別讀,體會羞辱。
出示:所有的參議員都大笑起來,為自己雖然不能打敗林肯但能羞辱他而開懷不已。
(這是怎樣的大笑?笑聲中充滿嘲笑,諷刺,開懷大笑)
(2)林肯在演講中參議員的態度是怎樣的? (靜默)
(3)林肯在演講后參議員的態度是怎樣的? (贊嘆)
四.同學們,林肯在演講中究竟說了什么,具有這樣神奇的魔力,一下子扭轉了參議員的態度,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呢?(?)
1.請同學們大聲自由地朗讀這番精彩的演講,想讀幾遍就讀幾遍,想怎么讀就怎么讀。
出示:三處
(1)出示:一處 同學們讀得很充分,我們先來看看第一次講的話,是在什么情況下講的?怎么講的?
(在一個參議員羞辱林肯使所有參議員開懷大笑,等到笑聲停止后講的。)
為什么在嘲笑聲中說了這四句話,會使整個參議院陷入靜默呢?你覺得四句話中最有分量的是哪一句?最讓參議員笑不出來的是哪一句呢?
句一:這句最有震撼力,面對突如其來的羞辱,嘲笑,林肯非但沒有拍案而起,沒有惱羞成怒,沒有嚴加指責,而是語出驚人,而是寬容大度,而是充滿睿智。這非常感激,真是出乎意料。
句二:參議員們在嘲笑一個過世的老人,多么不仁義不道德,外表的高貴反而顯示了內心的卑微。
句三:一定 永遠 永遠 ,什么忠告?我一定會永遠記住我是一個鞋匠的兒子,我永遠是鞋匠的兒子,本本分分地做人,平平等等待人,既不覺得卑微,也不高高在上,牢牢把握了對方的話題闡明自己觀點,卑微的出身卻有著高尚的人格。
句四:永遠愛著父親,父親永遠是我學習的楷模,父親永遠是我崇拜的偶像,父親永遠是我心中的驕傲。
三個永遠,層層遞進,道出感激之因,反復誦讀。(個別,男生,女生,想讀的)
小結:這普普通通的話語卻耐人尋味,每一字每一句都深深地敲擊在每個參議員的心上,此時他們會感到——內疚不安,此時他們會感到——羞愧難當,此時他們會 感到——無地自容,此時他們會感到——自慚形穢,因此參議院陷入一片——靜默,每個參議員的心靈受到了蕩滌,靈魂得到了凈化,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啊!
集體讀完整。
(2)同學們真了不起,讀出了語言文字后面的內涵,林肯的第二次第三次講話是在什么情況下對誰說的?怎么說的?
(是在參議院陷入一片靜默時,轉頭對那個傲慢的參議員說的,還對所有的參議員說的。)
對那個傲慢的參議員怎么說的?對所有參議員怎么說的?二生讀。
出示:二三處 請同學們自己讀讀這兩句話,邊讀邊思考:林肯為什么說完會流下了眼淚,所有的嘲笑聲都化成贊嘆的掌聲呢?
你覺得這兩處話中的哪幾句話,不僅感動了參議員,也感動了林肯自己和在座的我們呢?
句一:我父親為你的家人做過鞋,我父親為你家人服務過,參議員以怨報德,忘恩負義,林肯以德報怨,寬容大度形成對比,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尊重勞動者,傲慢之中見渺小。
句二三:你的鞋子不合腳,我可以幫你改正它。你們穿的那雙鞋是我父親做的,它們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盡可能地幫忙。我指誰?你,你們指誰?如果按等級, 參議員為總統服務才對,林肯做了總統愿為參議員服務,說明他沒有等級觀念,沒有高低貴*之分,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句四:雖然我沒有父親偉大,但愿用學到的做鞋的藝術為你服務,他從父親那里不僅學到了做鞋的藝術,學到的是做人的藝術,為大家服務的思想。
句五:偉大,無人能比,父親在林肯心中崇高的地位,林肯對父親充滿了感恩,崇敬之情。他深愛著自己的父親。
小結:同學們,在演講的時候,林肯是怎樣的心情呢?他是怎么說的?——動情,激動萬分,慷慨激昂,字字鏗鏘,義正詞嚴,熱淚盈眶,我們要讀出這種心情。林肯號召人與人之間要充滿愛心,倡導平等。
個別讀,分組讀。
3.總結:這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演講字字發自肺腑,正是這份真情打動了在場所有的人,這就是他的演講所具有的魅力,所具有的神奇的魔力,使所有的嘲笑聲全都化成——贊嘆的掌聲。
4.同學們讓我們拿起書,把林肯那動情的演講再讀一讀吧,老師引讀。
所有的參議員都大笑起來,為自己雖然不能打敗林肯但能羞辱他而開懷不已。等到大家的笑聲停止后,林肯說……參議院陷入一片靜默。林肯轉頭對那個傲慢的參議員說……然后他對所有的參議員說……說到這里,林肯流下了眼淚,所有的嘲笑聲全都化成贊嘆的掌聲……
(這個省略號省略了什么?省略了贊嘆聲經久不息,參議員們激動不已。)
5..在經久不息的贊嘆聲中,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林肯?
(板書:富有愛心 寬容大度 懂得感恩 提倡平等 充滿智慧 具有魅力……)
6.同學們,林肯的這番演講不僅體現了他語言的魅力,更展現了他偉大的人格魅力,正是他的人格魅力使參議員的態度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擦去?)
四.課文寫的第二個事例又展現了林肯怎樣的人格魅力呢,第二件事寫了什么,當時的背景是怎樣的?
1.這件事是略寫的,從這件事中,你又看到一個怎樣的林肯?
(板書:反對分裂 維護統一)
2.你從哪里讀出他是一個反對分裂,維護統一的總統?
(他的語言 他的行動)
3.讀他在一次演說中強調的話:出示 四處
(把分裂的國家比作裂開的房子,如果國家衰敗,人民就要遭殃,號召人民為維護國家統一而戰,可見演講富有藝術,充滿智慧。)
五.總結板書:
讀到這兒,我們對林肯有了進一步的實質性的了解,你覺得林肯是個怎樣的人呢?讀板書 一句話,他深深地愛著他的父親,深深地愛著他的人民,深深地愛著他的國家,不僅僅是鞋匠的兒子,還是美國人民的兒子。
六.總結寫法:
這篇課文是記敘文中寫人的文章,課文通過一詳一略的兩件具體的事例,在事例中抓住了對人物語言的細節描寫,讓人物的人格魅力展示在我們的面前,這就是這篇文章在寫作上的一大特點。
七.老師有幾句林肯的名言介紹給大家。
八.布置作業(課外拓展):
1.課外搜集林肯的故事、名言等讀一讀,讀出一個你“心中的林肯”。
2.選擇一兩個具體事例,在事例中對人物的語言、或動作、或神態、或心理進行細節描寫,把你心中最欽佩的一個人的人格魅力展示給大家。
板書: 富有愛心 尷尬
寬容大度 羞辱
懂得感恩 嘲笑
鞋匠的兒子——林肯 提倡平等 靜默
充滿智慧 贊嘆
具有魅力
反對分裂
維護統一
……
鞋匠的兒子 篇13
一、教學目標
1、聯系上下文理解“尷尬”、“卑微”、“名門望族”等詞語的意思,并能選擇詞語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2、在教師的引導下讀懂林肯說的三段話,并初步體悟其以情動人、真誠懇切的演講風格和結構嚴謹、富有表現力的語言特色。
3、在對比品讀中領悟林肯處亂不驚、寬容大度的氣魄,偉大的胸襟和充滿智慧的人格魅力。
二、教學重難點:能有感情朗讀對話,理解林肯三番話的含義,感悟最后一句話的哲理,體會林肯仁愛、寬容的人格魅力及從容自信的應對能力。
三、教具準備:教師準備課件;學生搜集資料,了解林肯。
四、教學課時 兩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名言導入,了解林肯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兩句名人名言,誰來自告奮勇地大聲讀讀?
出示名人名言:人,走上追求之路,就會快樂終生!
成功是屢遭挫折而熱情不減。
——林肯
2、這是美國著名的前總統林肯的名言。(出示林肯圖片)你對林肯的了解有多少?用一、兩句話來談談。學生交流林肯生平。
3、正是由于林肯是鞋匠的兒子,所以他在就任總統后仍遭到許多人的嘲笑,但他能從容自信地應對,以非凡的人格魅力贏得了信任和贊嘆的掌聲。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第21課《鞋匠的兒子》,去感受他博大的人格魅力!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老師相信大家通過預習一定能把課文讀好,下面請大家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1)這些詞語你會讀了嗎?尷尬、羞辱、毫不猶豫
(2)字,不但要寫準確,還要寫漂亮,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兩個字,看看怎么寫才能把它們寫好?
“辱”在寫的時候要用“辰”包住“寸”, (師范寫,生描紅)“辱”
在字典中有兩個解釋:a恥辱(跟“榮”相對),b使受恥辱,你覺得
“羞辱”這個詞中應選擇哪一個?
“豫”則要左窄右寬。(師范寫,生描紅)你能用毫不猶豫造個句子嗎?
2、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下面老師請同學來為我們分段朗讀一下課文,第一自然段誰來讀?其他同學認真聽,想想這個自然段講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寫林肯當選總統,參議員們想羞辱他.
第二自然段寫參議員羞辱林肯。
第三自然段寫了林肯對父親的尊敬、愛戴和感激。
第四自然段寫林肯告訴參議員他從父親那里學到了做鞋的手藝。
第五自然段寫林肯認為自己即使身為總統,但永遠無法像父親那么偉大。
第六自然段寫林肯堅定的反對國家分裂,*人民維護祖國統一。(板書:維護和平)
3、現在你知道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最簡潔的語言概括一下課文的主要內容嗎?(美國總統林肯雖然出生貧寒,但面對態度傲慢、自恃上流社會的所謂的優越的人的嘲諷,憑自己的智慧和寬容,捍衛了尊嚴,贏得了大家的信任和愛戴。)
4、那哪些自然段是具體寫了參議員羞辱林肯,林肯捍衛自己的尊嚴呢?(2~5)所以這篇文章的分段是典型的去頭去尾型。
三、按段朗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第二課時
一、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課文——《鞋匠的兒子》。
鞋匠的兒子是誰?板書林肯
二、課文通過兩個具體的事例來寫林肯,現在我們先來學習第一個事例,誰來說說第一個事例主要講了什么內容?請講清楚這個事例發生的背景。
三、請同學們快速默讀第一件事,思考林肯在演講前,演講中,演講后參議員對他的態度發生了怎樣的戲劇性的變化呢?(邊讀邊圈圈劃劃)
1、在林肯當選美國總統的那一刻,參議員的態度是怎樣的?
尷尬:你怎么理解尷尬?(態度不自然,沒面子,下不了臺,陷入僵局)
氣氛為什么會尷尬?你是怎么知道的?
出示:在林肯當選總統的那一刻,整個參議院的議員們都感到尷尬,因為林肯的父親是個鞋匠。當時美國的參議員大部分出身名門望族,自認為
上流社會的優越的人,從未料到要面對的總統是一個卑微的鞋匠的兒子。
理解:“名門望族”是什么意思?上流社會的優越的人你認為是怎樣的人?卑微是什么意思?讀了這兩句話你有什么想法?
(人與人是不平等的,那些參議員都是有錢人資本家,在他們眼里,鞋匠是被人瞧不起的,林肯做了總統似乎不可思議,使他們蒙羞,可見他們只重出身,當時社會是不平等的。)
(聯系上下文理解,但是偏偏出身卑微的鞋匠的兒子竟會在競選總統的時候打敗了出身名門望族的人,因此讓參議員們尷尬。)
2、當林肯站上演講臺的時候,參議員的態度是怎樣的?(羞辱嘲笑)
(1)林肯在演講前參議員是怎么羞辱、嘲笑林肯的?
出示:當林肯站上演講臺的時候,有一個態度傲慢的參議員站起來說:“林肯先生,在你開始演講之前,我希望你記住,你是一個鞋匠的兒子。”
(你從哪里感受到羞辱?語言里充滿嘲笑,輕蔑,神情里充滿傲慢,動作“站”,可以看出目中無人,人與人的等級觀念重)
個別讀,體會羞辱。
出示:所有的參議員都大笑起來,為自己雖然不能打敗林肯但能羞辱他而開懷不已。(這是怎樣的大笑?笑聲中充滿嘲笑,諷刺,開懷大笑)
(2)林肯在演講中參議員的態度是怎樣的?(靜默)
(3)林肯在演講后參議員的態度是怎樣的?(贊嘆)
四、同學們,林肯在演講中究竟說了什么,具有這樣神奇的魔力,一下子扭轉了參議員的態度,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呢?(?)
1、請同學們大聲自由地朗讀這番精彩的演講,想讀幾遍就讀幾遍,想怎么讀就怎么讀。
出示:三處
(1)出示:一處同學們讀得很充分,我們先來看看第一次講的話,是在什么情況下講的?怎么講的?
(在一個參議員羞辱林肯使所有參議員開懷大笑,等到笑聲停止后講的。)
為什么在嘲笑聲中說了這四句話,會使整個參議院陷入靜默呢?你覺得四句話中最有分量的是哪一句?最讓參議員笑不出來的是哪一句呢?
句一:這句最有震撼力,面對突如其來的羞辱,嘲笑,林肯非但沒有拍案而起,沒有惱羞成怒,沒有嚴加指責,而是語出驚人,而是寬容大度,而是充滿睿智。這非常感激,真是出乎意料。
句二:參議員們在嘲笑一個過世的老人,多么不仁義不道德,外表的高貴反而顯示了內心的卑微。
句三:一定永遠永遠,什么忠告?我一定會永遠記住我是一個鞋匠的兒子,我永遠是鞋匠的兒子,本本分分地做人,平平等等待人,既不覺得卑微,也不高高在上,牢牢把握了對方的話題闡明自己觀點,卑微的出身卻有著高尚的人格。
句四:永遠愛著父親,父親永遠是我學習的楷模,父親永遠是我崇拜的偶像,父親永遠是我心中的驕傲。
三個永遠,層層遞進,道出感激之因,反復誦讀。(個別,男生,女生,想讀的)
小結:這普普通通的話語卻耐人尋味,每一字每一句都深深地敲擊在每個參議員的心上,此時他們會感到——內疚不安,此時他們會感到——羞愧難當,此時他們會感到——無地自容,此時他們會感到——自慚形穢,因此參議院陷入一片——靜默,每個參議員的心靈受到了蕩滌,靈魂得到了凈化,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啊!
集體讀完整。
(2)同學們真了不起,讀出了語言文字后面的內涵,林肯的第二次第三
話是在什么情況下對誰說的?怎么說的?(是在參議院陷入一片靜默時,轉頭對那個傲慢的參議員說的,還對所有的參議員說的。)
對那個傲慢的參議員怎么說的?對所有參議員怎么說的?二生讀。
出示:二三處請同學們自己讀讀這兩句話,邊讀邊思考:林肯為什么說完會流下了眼淚,所有的嘲笑聲都化成贊嘆的掌聲呢?
你覺得這兩處話中的哪幾句話,不僅感動了參議員,也感動了林肯自己和在座的我們呢?
句一:我父親為你的家人做過鞋,我父親為你家人服務過,參議員以怨報德,忘恩負義,林肯以德報怨,寬容大度形成對比,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尊重勞動者,傲慢之中見渺小。
句二三:你的鞋子不合腳,我可以幫你改正它。你們穿的那雙鞋是我父親做的,它們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盡可能地幫忙。我指誰?你,你們指誰?如果按等級,參議員為總統服務才對,林肯做了總統愿為參議員服務,說明他沒有等級觀念,沒有高低貴*之分,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句四:雖然我沒有父親偉大,但愿用學到的做鞋的藝術為你服務,他從父親那里不僅學到了做鞋的藝術,學到的是做人的藝術,為大家服務的思想。
句五:偉大,無人能比,父親在林肯心中崇高的地位,林肯對父親充滿了感恩,崇敬之情。他深愛著自己的父親。
小結:同學們,在演講的時候,林肯是怎樣的心情呢?他是怎么說的?——動情,激動萬分,慷慨激昂,字字鏗鏘,義正詞嚴,熱淚盈眶,我們要讀出這種心情。林肯號召人與人之間要充滿愛心,倡導平等。
個別讀,分組讀。
2、總結:這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演講字字發自肺腑,正是這份真情打動了在場所有的人,這就是他的演講所具有的魅力,所具有的神奇的魔力,使所有的嘲笑聲全都化成——贊嘆的掌聲。同學們讓我們拿起書,把林肯那動情的演講再讀一讀吧,老師引讀。
所有的參議員都大笑起來,為自己雖然不能打敗林肯但能羞辱他而開懷不已。等到大家的笑聲停止后,林肯說……參議院陷入一片靜默。林肯轉頭對那個傲慢的參議員說……然后他對所有的參議員說……說到這里,林肯流下了眼淚,所有的嘲笑聲全都化成贊嘆的掌聲……
(這個省略號省略了什么?省略了贊嘆聲經久不息,參議員們激動不已。)
3、在經久不息的贊嘆聲中,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林肯?
(板書:富有愛心寬容大度懂得感恩提倡平等充滿智慧具有魅力……)
4、.同學們,林肯的這番演講不僅體現了他語言的魅力,更展現了他偉大的人格魅力,正是他的人格魅力使參議員的態度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擦去?)
五、課文寫的第二個事例又展現了林肯怎樣的人格魅力呢,第二件事寫了什么,當時的背景是怎樣的?
1、這件事是略寫的,從這件事中,你又看到一個怎樣的林肯?(板書:反對分裂維護統一)
2、你從哪里讀出他是一個反對分裂,維護統一的總統?
(他的語言他的行動)
3、讀他在一次演說中強調的話:出示四處(把分裂的國家比作裂開的房子,如果國家衰敗,人民就要遭殃,號召人民為維護國家統一而戰,可見演講富有藝術,充滿智慧。)
六、總結板書:
讀到這兒,我們對林肯有了進一步的實質性的了解,你覺得林肯是個怎樣的人呢?讀板書一句話,他深深地愛著他的父親,深深地愛著他的人民,深深地愛著他的國家,不僅僅是鞋匠的兒子,還是美國人民的兒子。
七、總結寫法:
這篇課文是記敘文中寫人的文章,課文通過一詳一略的兩件具體的事例,在事例中抓住了對人物語言的細節描寫,讓人物的人格魅力展示在我們的面前,這就是這篇文章在寫作上的一大特點。
八、課外拓展
1、課外搜集林肯的故事、名言等讀一讀,讀出一個你“心中的林肯”。
2、選擇一兩個具體事例,在事例中對人物的語言、或動作、或神態、或心理進行細節描寫,把你心中最欽佩的一個人的人格魅力展示給大家。
六、板書設計: 富有愛心 尷尬
寬容大度 羞辱
懂得感恩 嘲笑
鞋匠的兒子——林肯 提倡平等 靜默
充滿智慧 贊嘆
具有魅力
反對分裂
維護統一
鞋匠的兒子 篇14
第一課時 (詳案)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第一至五自然段,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林肯的三段演講,明白林肯演講前后參議員態度變化的原因。
3.體會寬容是一種力量,學習林肯襟懷坦蕩、寬容大度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
讀懂林肯的三段演講,明白林肯演講前后參議員態度變化的原因,從中欣賞林肯機智的辨論藝術和崇高的人格魅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在十九世紀,有這么一位偉大的總統,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紀念館的墻壁上刻著這樣一段話:“對于任何人不懷惡意,對一切人寬大仁愛;堅持正義,因為上帝使我們懂得正義,讓我們繼續努力去完成我們正在從事的事業;包扎我們國家的傷口。”這位總統有一個偉大的名字——林肯。跟老師一起寫下這個名字(板書)
2.(出示圖片)同學們,這就是林肯,他是美國人民最偉大的兒子,同時,他也是鞋匠的兒子(指題目)
3.在昨天,你們語文老師布置預習課文的時候,有沒有同學自覺地搜集有關林肯的資料,誰能用一兩句話來給我們介紹一下林肯嗎?(學生自由介紹)
4.是的,林肯出生貧寒,一生坎坷。但就是這樣一個鞋匠的兒子成了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是什么成就了林肯,相信大家讀了課文后就會有答案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老師相信大家通過預習一定能把課文讀好,下面請大家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順句子,想想課文主要講述了關于林肯的哪兩件事。
2.這些詞語你會讀了嗎?
尷尬 羞辱 毫不猶豫 名門望族 卑微 靜默 嘲笑 傲慢
3.字,不但要會讀,而且要會寫,還要寫漂亮,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兩個字,看看怎么寫才能把他寫好?
(1)“辱”在寫的時候要用“辰”包住“寸”。師范寫。
(2)“豫”則要左窄右寬。師范寫
(3)打開書到122頁,讓我們一起工整地書寫這兩個字。(學生描紅,師巡視)
(4)表揚寫字姿勢好和書寫好的學生。
三、精讀課文第1——5自然段
1.請同學們快速默讀第一件事,思考林肯在演講前,演講中,演講后參議員對他的態度發生了怎樣的戲劇性的變化呢?
學生自學,邊讀邊圈圈劃劃。
2.在林肯當選美國總統的那一刻,參議員的態度是怎樣的?
尷尬:你怎么理解尷尬?(態度不自然,沒面子,下不了臺,陷入僵局)
氣氛為什么會尷尬?你是怎么知道的?
讀了這兩句話你有什么想法?
在他們的心中,總統應該是什么人?而林肯是什么人?
(人與人是不平等的,那些參議員都是有錢人資本家,在他們眼里,鞋匠是被人瞧不起的,林肯做了總統似乎不可思議,使他們蒙羞,可見他們只重出身,當時社會是不平等的。)
(聯系上下文理解,但是偏偏出身卑微的鞋匠的兒子竟會在競選總統的時候打敗了出身名門望族的人,因此讓參議員們尷尬。)
3.當林肯站上演講臺的時候,參議員的態度是怎樣的?(板書:羞辱 嘲笑)
(1)林肯在演講前參議員是怎么羞辱、嘲笑林肯的?
當林肯站上演講臺的時候,有一個態度傲慢的參議員站起來說:“林肯先生,在你開始演講之前,我希望你記住,你是一個鞋匠的兒子。”
誰來讀讀他的話?從他的話里,你聽出了什么言外之意?
(你不配當我們的總統。)
誰再來讀讀他的話?
(語言里充滿了嘲笑,輕蔑,目中無人。)
過渡:聽了這個傲慢的議員的話,所有的參議員都大笑起來,為自己雖然不能打敗林肯但能羞辱他而開懷不已。
這是怎樣的大笑?
(笑聲中充滿嘲笑,諷刺,開懷大笑)
(2)林肯在演講中參議員的態度是怎樣的?(板書:靜默)
(3)林肯在演講后參議員的態度是怎樣的?(板書:贊嘆)
4.同學們,林肯在演講中究竟說了什么,具有這樣神奇的魔力,一下子扭轉了參議員的態度,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呢?請同學們大聲自由地朗讀這番精彩的演講,想讀幾遍就讀幾遍。
(1)出示:“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親。他已經過世了。我一定會永遠記住你的忠告,我永遠是鞋匠的兒子。我知道我做總統,永遠無法像父親做鞋匠那樣做得那么好。”
從林肯第一段的演講中,你讀懂了什么?
(寬容大度的胸襟,把別人的譏笑當做忠告;
(為自己是鞋匠的兒子而自豪,為自己是勞動人民的兒子而自豪;
(對自己的父親的尊敬、愛戴和感激;
(謙遜)
三個永遠,層層遞進,林肯用其智慧的語言進行了有力的回擊,再讀。(個別,男生,女生,想讀的讀)
小結:這普普通通的話語卻耐人尋味,每一字每一句都深深地敲擊在每個參議員的心上,此時他們會感到——內疚不安,此時他們會感到——羞愧難當,此時他們會感到——無地自容,此時他們會感到——自慚形穢,因此參議院陷入一片——靜默。
集體讀完整。
(2)同學們真了不起,讀出了語言文字后面的內涵,我們再來讀讀林肯的第二段和第三段演講。
出示:“就我所知,我父親以前也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腳,我可以幫你改正它。雖然我不是偉大的鞋匠,但我從小就跟父親學到了做鞋子的藝術。”
“對參議院里的任何人都一樣,如果你們穿的那雙鞋是我父親做的,而它們需要修理和改善,我一定盡可能地幫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確定的,我無法像我父親那么偉大,他的手藝是無人能比的。”
請同學們自己讀讀這兩句話,邊讀邊思考:林肯為什么說完會流下了眼淚,所有的嘲笑聲都化成贊嘆的掌聲呢?
句一:我父親為你的家人做過鞋,我父親為你家人服務過,參議員以怨報德,忘恩負義,林肯以德報怨,寬容大度形成對比,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尊重勞動者,傲慢之中見渺小。
句二、句三:你的鞋子不合腳,我可以幫你改正它。你們穿的那雙鞋是我父親做的,它們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盡可能地幫忙。我指誰?你,你們指誰?如果按等級,參議員為總統服務才對,林肯做了總統愿為參議員服務,說明他沒有等級觀念,沒有高低貴*之分,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句四:雖然我沒有父親偉大,但愿用學到的做鞋的藝術為你服務,他從父親那里不僅學到了做鞋的藝術,學到的是做人的藝術,為大家服務的思想。
句五:偉大,無人能比,父親在林肯心中崇高的地位,林肯對父親充滿了感恩,崇敬之情。他深愛著自己的父親。
這是什么樣的眼淚?
小結:同學們,在演講的時候,林肯是怎樣的心情呢?他是怎么說的?——動情,激動萬分,慷慨激昂,字字鏗鏘,義正詞嚴,熱淚盈眶,我們要讀出這種心情。林肯號召人與人之間要充滿愛心,倡導平等。
個別讀,分組讀。
四、課堂小結
1.教師小結語:
這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演講字字發自肺腑,正是這份真情打動了在場所有的人,這就是他的演講所具有的魅力,所具有的神奇的魔力,使所有的嘲笑聲全都化成——贊嘆的掌聲。
2.同學們讓我們拿起書,把林肯那動情的演講再讀一讀吧,老師引讀。
所有的參議員都大笑起來,為自己雖然不能打敗林肯但能羞辱他而開懷不已。等到大家的笑聲停止后,林肯說……參議院陷入一片靜默。林肯轉頭對那個傲慢的參議員說……然后他對所有的參議員說……說到這里,林肯流下了眼淚,所有的嘲笑聲全都化成贊嘆的掌聲……
3.第5自然段這個省略號省略了什么?
4.在經久不息的贊嘆聲中,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林肯?
(板書:富有愛心 寬容大度 懂得感恩 提倡平等 充滿智慧 具有魅力……)
5.林肯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林肯的人格魅力還遠不止于此,下一節課我們還會學到很多林肯的故事。(板書“……”)
6.同學們,林肯的這番演講不僅體現了他語言的魅力,更展現了他偉大的人格魅力,正是他的人格魅力使參議員的態度發生了如此巨大的變化。聽了林肯的演講,參議員們不再為他當選為總統而感到難堪,不再羞辱他,不再嘲笑他,心中充滿贊嘆,欣賞,和尊敬。
7.總結板書:
林肯就是這樣一個人,更是一位偉大的總統。(板書:偉大的總統)
五、指導寫法,課外拓展
1.指導寫法:
這篇課文是記敘文中寫人的文章,課文通過一詳一略的兩件具體的事例來描寫人物。在第一個事例中,抓住了對人物語言的細節描寫,讓人物的人格魅力展示在我們的面前,這就是這篇文章在寫作上的一大特點。同學們在今后的作文中,可以學習這樣的寫法。今天,我們學習了第一個事例,第二個事例我們下節課學習。相信學習了第二個事例之后,大家對林肯這個人會了解得更加全面。
2.課外拓展:
課后,我們一起來搜集林肯的相關故事,下節課,我們一起來開個座談會,來談談你“眼中的林肯”。
第二課時 (略)
第二課時內容簡介:
1.學習課文第6自然段,體會林肯仁愛正義的優秀品質。
2.“我眼中的林肯”故事演講會。進一步深入了解林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