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只有一個地球》課堂導學人教版(精選12篇)
六年級上《只有一個地球》課堂導學人教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讀準生字的讀音,能正確讀寫課文中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體會課文語言嚴謹用詞準確以及在謀篇布局上的條理性。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教育學生要珍愛地球,善待地球。
4.培養學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通過調查地球的資源以及地球所受到污染的有關信息,懂得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地球的重要性;增強環保意識,受到保護環境的教育。
教學重點:讓學生理解課文,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教學難點:通過聯系實際思考總是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并將保護地球的意識付諸行動。
教學媒體:
1、 重點詞句、段落的文字課件
2、 美麗地球動畫課件
3、人類破壞地球圖片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在浩瀚無邊的宇宙,有一個美麗的星球,她是我們人類的家園,它是太陽和月亮的朋友,它就是可愛的地球(板書:地球)
2、同學們都知道哪些有關地球的知識?
3、大家的知識很豐富,真棒!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地球的文章——只有一個地球。(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下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把詞語讀準確,語句讀通順。思考:課文又向我們介紹了地球的哪些知識。
2、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地球的哪些知識?請同學們看屏幕,對照課文,看看你能不能很快的找到答案。同桌互相說一說,抽生說。剛才我們通過抓住文章的重點詞句,概括文章主要內容,這是很有效的概括方法。讓我們把括號里的詞語牢牢地記在你的小腦袋里,齊讀。
3、當宇航員在太空目睹地球之后發出了怎樣的感嘆? (課件出示)板書:可愛;易碎
4、請同學們快迅瀏覽課文,用“——“劃出表現地球“可愛”的語句.
三、研讀課文
。ㄒ唬┭凶x“地球可愛”
過渡:你從哪些語句感受到“地球的可愛”。
1、學習第一段(課件)
。1)“薄”字讀音。形容厚度小讀“bao”和淺在一起時讀“bo”
(2)從作者的描寫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板書:美麗)你能具體說說從哪些詞語感受到地球的美麗?誰知道紗衣指什么嗎?(大氣層)運用了什么手法。比喻也叫打比方(板書:打比方)
(3)運用打比方的手法讓我們更能感受到地球的美麗。誰來把這段話,再美美地讀一讀。
(4)齊讀。這句話運用了什么手法?把地球比作什么?(人類的母親,生命的搖籃)
。5)小結:看,作者運用打比方的手法,不但突出了地球的美麗、可愛,更多的是對地球的贊美。讓我們用贊美的語氣再讀這句話。
2、作者把地球比喻成人類的母親、生命的搖籃,難道僅僅就因為她外表美麗嗎?(課件:地球無私地向人類提供著各種資源)
。1)板書:無私 慷慨。
(2)你是如何來理解這兩個詞。
(3)用“慷慨”造句
(4)地球無私的向人類慷慨地提供礦產資源。同學們都知道那些礦產資源?象這些要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地質變化才能形成,而且用完可能永遠消失的資源,我們稱它們為不可再生資源。除了這些資源,地球還向我們人類提供著什么資源呢?(水資源、大氣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這些資源的特點是可以循環利用,所以是可再生資源?梢娫谶@段話中提到的礦產資源只是地球的各種資源中的一種,你知道這是運用了什么手法嗎?(板書:舉例子)
3、總結:地球賦予萬物生命,哺育人類成長,可以說,沒有地球就沒有人類,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贊美自己的母親。齊讀(課件: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5、聽到同學們發自內心的贊美,我也被深深地感動,老師想寫一首小詩來贊贊我們的地球,大家愿意和我合作嗎?課件。地球媽媽:你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悄忝髁恋难劬,——是你濃密的秀發,——是你寵愛的精靈,——是你呼出的氣息……
。ǘ┭凶x“地球容易破碎
過渡:是啊,“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 “同時它又太容易破碎了!”你從哪些語句讀出了“地球太容易破碎”呢?
1、第3自然段。
(1)第三段告訴我們,人類對不可再生資源是什么態度?(不加節制的開采)怎樣的開采叫不加節制,說說你的理解。這讓老師想起前不久在網上看到的資料,據科學家推算,依照現在的速度,煤再有1XX年左右將會完全枯竭。(板書:資源枯竭)你知道“枯竭”意味著什么嗎?
(2)作者面對這些殘酷的現實,他在寫這一段話的時候,會是什么樣的心情呢?(氣憤、不滿、著急、告誡……)
。3)那么,把你的理解通過你的朗讀表達出來吧!女生讀第一句。男生讀第二句。
2、第4自然段。
(1)人類又是如何對待可再生資源的呢?抽生讀。
。2)“本來”是什么意思?換成“原先”再讀一遍。
。3)現在呢?為什么?
(4)“本來”這個詞能不能去掉?為什么?板書:不能再生。作者在表達方面注意用詞的準確,行文的嚴謹,這一點特別值得我們學習。
。5)你知道人類的這些破壞行為,造成了哪些生態災難嗎?生交流。
(6)老師也收集了到了一些相關資料。(出示課件)
。7)面對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此時你有怎樣的感受呢?(痛心,憤怒,可怕,心情沉重,沉痛)
。8)是啊,地球媽媽因為人類沒有好好地保護你,你原來是那樣美麗壯觀,和藹可親,而現在卻面容憔悴,傷痕累累。誰來接著說。(把詩補充完整。)
。9)把我們現在的心情融入到這段文字中,自己練習讀一讀。
(10)抽生讀。評價
四、上牽下連,引出第5——7自然段的內容
1、有人可能會說:既然地球那么容易破碎,地球上的資源又是那么有限,我們就到別的星球上去生活吧!可不可以呢?
2、“至少”什么意思?(最少)言外之意呢?(40萬億千米之外的情況還不能確定。)
3、那么40萬億千米是一個什么概念呢?
。ㄕn前,我做了一個計算,就拿飛機以每小時一千公里左右速度計算。你們知道飛機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到達?猜猜看。600萬年!能到達嗎?人類能指望在破壞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嗎?)
4、地球被破壞了以后,我們真的是別無去處。因為我們只有——生齊答:一個地球!
五、回到課題,升華情感
1、只有一個地球,我們別無去處!那么,我們又該怎樣做呢?
2、讓我們一起來向全世界呼吁,端起課本齊讀。板書:精心保護地球
六、布置作業,拓展延伸
1、請同學們看屏幕,老師建議大家課后可以自主開展六個一的環;顒樱 發一則環保信息;收集一條環保小常識;提一個環保金點子;參加一次社會環保活動;寫一篇環保征文(故事,日記,讀書筆記、調查報告);編一份環保小報
2、讓我們從自身做起,用具體行動,共同捍衛我們的地球媽媽!
六年級上《只有一個地球》課堂導學人教版 篇2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設計:
1,認知目標:
了解地球的有關知識,認識地球資源的現狀,了解保護環境的重要性,迫切性.
2,能力目標:
通過網上教學和學生網上沖浪,讓學生自主地學習,培養他們利用網絡獲取知識的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讓學生感受到網上收集資料的樂趣,樂意主動參與探索問題,研究問題.
二,教學內容及重點,難點分析:
《只有一個地球》以簡練的語言介紹了地球的有關知識,告訴學生人類活動范圍之小,自然資源的潰乏以及我們無法移居別的星球,這些知識涉及面廣,內涵豐富.而通過這些知識的綜合,讓學生體會環境保護的重要性,迫切性是本課的教學重點,要讓學生在短短的一節課了解如此多的知識是一個難點,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絕對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欲望.因此,利用網絡教學,以超媒體方式組織學習內容,通過靈活的導航機制,創設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在十分寬松的氛圍中,學生根據自己的愿望選擇學習順序,自主地發現,通過合作交流互補的協作學習,解決本課的重難點.
三,教學對象分析:
現在的小學生由于課外書籍看得少,因此,對于地球的有關知識掌握不多,環境保護的意識并不強.但他們思維活躍,可塑性強,有較強的求知欲望,愛動手,動腦,思考問題比較膚淺.通過兩年的信息技術教育,五年級的學生已初步掌握了上網操作能力.針對學生的這些特點,讓學生通過網絡尋找學習伙伴,分組學習,通過課堂討論達到知識互補,并讓學生通過bbs論壇發展自己的意見,進行環保宣傳,從而達到自我發現,自我宣傳,自我教育.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知識的探索者.
四,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根據教材內容,教學目標及教學對象分析,本課的教學通過語言講授和學生操作計算機,以啟發學生探究學習為主線,輔以討論式,協作式,個別輔導式等方法組織教學過程.其教學流程為:創設情境,明確目標→網上分組探究學習→組織討論交流→網上環保宣言→作品展示,反饋評價→歸納總結,產生建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再是傳統教學中知識的擁有者,權力的象征者,而是一個組織者,促進者,是網上資源的提供者,學生學習的支持者.通過簡煉的語言,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激發學生的動力,使學生的學習活動不斷改進.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就是教師組織,調控,糾正學生學習行為的過程.
五,網絡教學環境設計:
考慮目前互聯網傳輸速率過慢,知識良莠不齊,因此,本課教學采用的網絡環境為多媒體計算機網絡教室,學生通過ie瀏覽局域網(如傳神2000仿真internet系統)了解信息,交流思想.課前,利用frontpage制作網站《只有一個地球》, 將教學中要利用的網上信息,設計成三大模塊:生活的地球是怎樣的,目前地球的狀況,該怎樣對待地球,通過超級鏈接的形式與網站中有關圖片,文字內容相連. 學生通過netmeeting尋找學習合作伙伴,組成學習興趣小組,進入相應網站進行學習.教師組織學生討論學習所得,并通過bbs發表自己的環保設想. 在課堂教學中,網絡只是學生學習的工具或媒體,學生通過網絡瀏覽信息,進行交流,不斷融入自己的思想觀念,進行分析問題,提煉問題,探究解決問題.
六,教學過程設計與分析:
教 學 過 程
設計思想及網絡環境運用分析
[創設情境]
播放《熱愛地球媽媽》
引入課題《只有一個地球》
創設問題情境,把學生引入學習主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
[提問]
1.你知道地球的哪些知識
為什么說只有一個地球
2.提出圍繞主題的三大問題:
(1).生活的地球是怎樣的;
(2) .目前地球所面臨的問題;
(3).我們該怎樣對待地球.
提出學習目標,使學生學習有的放矢.
滲透教學目標,將重點難點分解成三大模塊,便于學生學習.
[組織合作小組]
根據興趣組成學習興趣小組,分別學習地球知識,環境狀況,環保措施三大模塊.
學生通過netmeeting尋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形成學習小組,將傳統教學的師生之間單向交流或雙向交流改變為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多向交流,為學生個性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場所.
[網上搜索]
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并提供適當幫助和指導,對學生學習中碰到的問題作個別輔導.
通過ie瀏覽學習網站,了解相關知識,實現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熟練的上網操作能力,自我控制,自我約束的能力.
[組織交流]
1.交流自己所學的知識
2.同組學生補充,更正
組織學生討論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學生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或贊同,或反駁別人的觀點,學生踴躍發言,相互補充相互啟發,使學生從感性認識發展到理性認識.
[網上宣言]
將自己的環保設想,環保作品展示給其他學生.
通過bbs論壇,發表自己環保設想,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作品的展示是為了將學生的學習成果化,便于教學評價和的量化.
[教學評價]
1.展現優秀環保設想
2.學生自主點評作品
將bbs論壇上優秀的環保設想展現給學生,使環保由意識變為措施.
傳統教學的評價以知識為重點,網絡教學則應以能力為主軸對學生進行評價,并可適當進行自我評價,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樂趣.
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引導學生聯系課文內容理解詞語.
3,理清課文的脈絡,整體感知課文的內容.
學情分析:這又是一個沉重的環保話題,六年級的同學已有了較強的環境保護意識,之前,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傳抄環保格言,辦環保小報,宣傳環保小知識,爭做環保小衛士,號召人人都來參加環保,珍愛地球,學習這篇課文,能讓學生更全面的了解地球,更廣泛,更深入的落實自己的環保行動.
學情分析:這又是一個沉重的環保話題,六年級的同學已有了較強的環境保護意識,之前,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傳抄環保格言,辦環保小報,宣傳環保小知識,爭做環保小衛士,號召人人都來參加環保,珍愛地球,學習這篇課文,能讓學生更全面的了解地球,更廣泛,更深入的落實自己的環保行動.
【設計說明】本著"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這一理念,本課設計力求發揮學生主動參與意識,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積累詞匯,拓展思維空間,體現新課程的三維目標.其中,前兩項為知識與能力目標,第3項為情感目標,而過程與方法的目標則應滲透在整個學習過程之中,從而在自主學習中實現目標三個維度的整合.
二,教學流程
本篇課文建議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學習7個生字,了解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地球的 作者怎樣抓住重點詞句來介紹的 第二課時:精讀課文,了解地球的"可愛"和"容易破碎"之處,從而領悟"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環保意識,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一創設情境,導題激趣.
1,出示多幅宇航員在太空拍攝的地球照片,談話導題:同學們,這就是蘊育多彩生命的搖籃,人類共同的母親——地球,她是多么美麗啊!欣賞了照片,讀了這課題,你們想知道些什么
(教師引導歸納: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地球的 為什么以"只有一個地球"為題 ……)
2,讓學生帶著以上問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進行整體感知.
【設計說明】興趣能激發學習動機,通過情境導入和質疑導讀,喚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和欲,使他們進入自主讀書與探究的氛圍中.
二自主探究,認識地球.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想: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地球的 作者怎樣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來介紹
2,學生讀后,小組討論交流.
3,學生匯報,師生共同評議.
匯報中,教師相機出示課件——宇宙中的太陽系,讓學生進一步直觀感受地球的渺小.并適時讓學生根據課前收集的資料或生活經驗,舉例說說人類對地球資源的破壞所造成的嚴重后果,以加深體驗,獲取新知.同時對重點詞句進行品讀體會.
【設計說明】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以引導為主,把大量時間留給學生去讀,思,議,評,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精神,從而讓學生對文本有所感悟.
三自讀自悟,深入了解.
1,再讀課文,思考:遨游太空的宇航員為什么會發出"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嘆
2,學生讀后,同桌討論交流.
3,學生匯報,并找出相應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以體會地球的"可愛"和"容易破碎".
【旁注】這一環節的問題是對前文學習的回應,使學生更易于自讀自悟,培養閱讀能力,獲得思想啟迪,感受成功的喜悅.
四課件展示,暢談感受.
1,課件播放地球"美麗可愛"和"生態災難"的錄像.
2,看了這兩種截然相反的畫面,你是否明白為什么以"只有一個地球"為課題 你現在最想說些什么
【旁注】在入情入境中暢談感受,這是珍視學生獨特的體驗和理解,使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
五再讀全文,學后質疑.
【旁注】讀要貫穿教學始終,學生應參與閱讀教學的全程,學后質疑,才能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改進教法,以便促進學生主動,全面,和諧的發展.
三,拓展延伸
1,課前布置學生收集有關地球在宇宙中樣子的圖片,以及地球資源被隨意破壞而導致生態災難的資料,還可以收集有關地球知識的其它方面的資料.
2,課后要求選做以下內容:(可以完成一題或多題)
、賱庸P寫一條環保宣傳語或畫一幅環保宣傳畫.
、趯懸黄200字左右的讀后感.
、蹏@"保護地球"這一主題辦手抄報.
、荛_展社會調查.調查家鄉環境遭破壞的情況,寫一份簡單的調查報告.
【設計說明】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
六年級上《只有一個地球》課堂導學人教版 篇3
一、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只有一個地球”,這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的人類環境會議提出的響亮口號,本文以此為題,采用科學小品文(文藝性說明文)的形式,從人類生存的角度介紹了地球的有關知識,闡明了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的事實,呼吁人類應該珍惜資源,保護地球。
課文層次分明、脈絡清晰。先從宇航員在太空遙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寫起,引出了對地球的介紹;接著從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有限而又被不加節制地開采或隨意毀壞等方面,說明地球面臨著資源枯竭的威脅;然后用科學家研究的成果證明,當地球資源枯竭時,人類目前無法移居到第二個適合的星球上;最后告訴讀者:人類應該精心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課文采用了列數字、舉例子等多種說明方法,科學地介紹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識,有力地說明了“只有一個地球”的事實。用詞嚴謹,表達生動,是本文語言的主要特點。同時,課文多處采用比喻、擬人等手法,體現了科學小品文語言的生動形象性。全文融科學性、藝術性和思想性于一體,在介紹科學知識的同時,又能激發讀者的情感,啟迪讀者的思想。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是引導學生把握主要內容,了解地球的有關知識,懂得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二是引導學生學習“聯系實際,深入思考”的方法,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激發學生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情感;三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體會文章用詞的準確,領悟文章的說明方法。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明白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懂得要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難點是通過聯系實際思考問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并將保護地球的意識付諸行動。
2.詞句理解。
(1)對句子的理解。
、俚厍颍@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這是作者對地球的贊美,突出了地球的可愛與美麗,體現了作者對地球的熱愛之情。句中將地球比作“母親”“搖籃”,說明了地球是人類及萬物生存繁衍的地方,闡明了地球與人類及萬物生存的密切聯系。比喻的運用使句子在表達上通俗易懂又生動形象,讀起來極富感染力。
、谕CS钪嫦啾,地球是渺小的。
“渺小”是微不足道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地球在茫茫的宇宙中,就如同大海里的一葉扁舟般微小,由此可見,人類的活動范圍是非常有限的。從而說明了地球對于人類而言是多么的珍貴,人類應該珍惜和保護地球。
、廴祟惿钏枰乃Y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作貢獻的。
“本來”是“原先、先前”的意思,它準確地點明了可再生資源已遭受破壞,強調了“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現在的不可再生性,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科學性、嚴謹性。結合前文“礦物資源”的闡述,再一次證實了自然資源的有限及面臨的危機,從而給讀者以警示、提醒。
、芸茖W家已經證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千米的范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
這句話引用了科學家的研究成果,“40萬億千米”直觀地表明了范圍之大,大到人類根本無法到達!爸辽佟币辉~是強調了目前的研究成果還只限于這個范圍,“40萬億千米”以外的情況還不能確定,體現了說明的嚴謹性。同時,“至少”是“最少”的意思,又進一步說明了距離的遙遠,從而簡潔有力地證實:目前還找不到第二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易于理解,又讓人信服。
⑤“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這句話引用了宇航員的感嘆,與前文照應,簡潔、形象地概括了地球的特征,突出了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重要性。說地球“可愛”,是因為地球無私地養育著人類,孕育著萬物。而“破碎”一詞,一般用來形容玻璃、瓷器之類的易碎品,在這里可理解為因各種原因造成的對地球的傷害,如,文中提到的資源枯竭的危機。這樣表達不僅使句子生動形象,同時又能引起人類的警覺,突出了保護地球的緊迫性。
。2)對詞語的理解。
晶瑩:光亮而透明。文中指地球的外表光亮而透明。
資源:生產資料或生活資料的天然來源。
礦物:地殼中存在的自然化合物和少數自然元素,具有相對固定的化學成分和性質。大部分是固態的(如,鐵礦石),有的是液態的(如,自然汞)或氣態的(如,氦)。
恩賜:原指帝王給予賞賜,現泛指因憐憫而施舍。
濫用:胡亂或過度地使用。文中指胡亂或過度地使用化學品。
威脅:用威力逼迫、恫嚇,使人屈服。文中指自然資源被破壞及一系列的生態災難,會對人類的生存造成極大的危害,甚至最終使人類無法生存下去。
二、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生字,正確讀寫“遙望、晶瑩、資源、礦物、恩賜、節制、枯竭、濫用、威脅、指望、設想、移民、破碎、目睹、和藹可親”等詞語。
2.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愛護環境、保護地球的意識。
3.體會說明文用語的準確、嚴謹,學習說明的方法。
三、教學建議
1.有條件的地方可布置學生在課前查找有關地球知識的資料,同時搜集生態環境及自然資源遭受破壞的事例、數據等。教師也可準備相關資料,在課堂上適時加以運用。
2.本課的教學重點之一是引導學生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意識。可采取以下思路展開教學:
首先,圍繞“課文寫了關于地球的哪幾個方面的內容”,初步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通過自讀、交流討論,引導學生明白課文是從宇航員遙望地球引入,接著從“地球的渺小”“自然資源有限”“目前人類無法移居”三個方面來說明只有一個地球的事實,最后告訴人類應該保護地球。
通過討論、交流,重點引導學生從“自然資源有限”“目前人類無法移居”兩方面深入感悟“只有一個地球”的事實。
(1)從“自然資源有限”感悟“只有一個地球”。文章從“不可再生資源的枯竭”與“可再生資源遭受破壞”兩方面入手,描寫了地球資源面臨的危機:首先礦物資源的形成需要經過“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因此,“如果不加節制地開采”,就可能面臨“枯竭”的危險。另外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等各種本來可以再生的資源,由于人們“隨意毀壞”“濫用化學品”,不但不能“再生”,還釀出“生態災難”,威脅人類的生存。如果地球上的各種資源都枯竭了,人類很難從別的地方得到補充。
(2)從“目前人類無法移居”感悟“只有一個地球”。課文引用科學家研究成果說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千米的范圍內”,這里需重點引導學生理解“40萬億千米”的概念,如,可以通過舉例,以目前一般飛機的飛行速度來估計,40萬億千米大約需要600萬年時間才能到達,同時要強調對“至少”這個詞語的理解,體會文章用詞的嚴謹。從而使學生明白:就算有適合的第二個星球,人類也無法到達,因此,地球是唯一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而至于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的種種設想,即使能夠“實現”,也是遙遠的事情,況且不可能有多少人去居住。
最后,聯系實際,提升情感,使每一個學生明白:我們要精心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比如,可以設計小練筆:你想對地球、對人類或對自己說些什么?以此引導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只有一個地球”的認識,并內化為自己的行動。
3.課文中引用的宇航員的感嘆是學生理解的一個難點。教學時,可抓住句子中的重點詞語“可愛”“破碎”“同時”來理解,首先聯系課文說說地球的“可愛” 表現在哪里,容易“破碎”又表現在哪里,為什么要強調“同時”。體會地球的“可愛”,可從“遙望地球”所見到的景象,以地球為人類提供生存空間及無私奉獻自然資源等方面思考;理解地球的容易“破碎”,可從“不加節制”地開采礦物資源,“隨意毀壞”“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而使可再生資源遭受破壞等方面去思考;強調“同時”,就是強調地球的兩重性:它既有可愛的一面,又有容易破碎的一面,提醒人們,如果“不加節制”“隨意毀壞”資源,可愛的地球就可能走向 “破碎”,從而使學生進一步懂得保護地球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4.本課在表達方面注意用詞的準確,行文的嚴謹。教學中應引導學生認真地加以體會,課后第二題的編排就體現了這一意圖。教學時,可以這兩個句子為范例,先讓學生把加點的詞語去掉,與原句作比較,體會這些詞語在表達上起到了什么作用;然后,可讓學生從課文中再找一找類似的句子,用同樣的方法去分析比較;最后,引導學生在朗讀課文中體會這些句子的表達效果,以增強學生的語感。除此,本文還大量采用了“列數字”“舉例子”等多種說明方法,可結合課文的理解,引導學生體會這些方法在課文中的表達效果,學習并運用到平時的習作中。
5.朗讀科學小品文,除了同敘事性作品一樣要注入感情以外,還要注意體現這類作品的邏輯力量。如,“……但是,即使這些設想能實現,也是遙遠的事情。再說,又有多少人能夠去居住呢”一句,“但是”要強調,以引起人們對后面內容的重視, “即使”可強調,使人們感到,這種設想能否實現還是未知數,“又有多少人”稍加強調,使人們認識到,即使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能去居住的也是極少的人。
6.為更好地激發學生“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情感,教學中要重視通過聯系實際思考問題,引導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如,在體會資源的有限時,教師可有針對性地補充有關自然資源的具體數據和資料,也可引導學生根據平時的積累,補充有關事實;在感悟生態災難對人類的威脅時,可引導學生聯系具體的事例來理解;在理解移民基地的設想時,可引導學生聯系月球、火星的有關資料,懂得這種設想要實現是遙遠而不可能的事情;教育學生要將保護地球的意識付諸行動時,可從平時生活中存在的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的小事說起,引發思考,并轉化為行動。
7.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文中一些字的字音和字形。如,“晶瑩”兩個字都是后鼻音;“資”和“賜”都是平舌音;“濫”的韻母是“an”,注意與“ai、ang”的區別;“藹”和“竭”有一部分相同,可強化不同部分,以區別字形。
六年級上《只有一個地球》課堂導學人教版 篇4
教學目標:
1、通讀課文,初步了解有關于地球的一些知識。
2、訓練學生說話,寫話的能力。
3、增強學生保護地球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結合課文知識,利用課外知識,練寫勸說稿。
教學準備:錄象、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1、說說我們在哪里?(要求思路開闊)
2、跺一跺腳,并大聲呼喚:地球,你好!
二、激趣導入:
1、同學們,喜歡遨游太空嗎?
2、觀看課件。
三、初讀課文,體會地球的美。
1、這水藍色的星球就是我們的地球,喜歡嗎?請用一句話夸夸我們的地球。
2、讀第一自然段,看看課文是如何來贊美地球的。
3、出示句子: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4、感情朗讀這句話。
四、通讀全文,自學質疑
1、為什么稱地球為“人類的母親”、“生命的搖籃”?
2、自由讀課文,思考問題并質疑問難。(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3、同桌互讀課文。
4、說說課文告訴我們哪些關于地球的科學知識。
5、看課題,為什么用“只有一個地球”做題目?(出示練習:因為“只有一個地球”,所以 。)
6、齊讀課文最后一段。
過渡:保護地球,珍愛生命,是我們的共同信念,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這么想,下面我們先閱讀兩條網上消息。
五、出示兩條消息(略)
六、研讀課文,深入體會
1、學生自讀消息。
2、讀完消息后,你有什么想法?你的心情怎樣?
、、做表情
②、談感受
、、寫勸說稿
④、全班交流勸說稿
七、總結并布置作業
建議同學們以班級的名義寫一封信給布什,希望能改變他的態度。
六年級上《只有一個地球》課堂導學人教版 篇5
教學要求
1.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認識地球,學習地球的有關知識,教育學生要維護人類的生存環境。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了解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進行敘述的。
3.學會本課生字、生詞,會用“渺小”、“貢獻”造句。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學完課文,談體會,學寫讀后感。
教學重點
按一定的順序寫:即學習時要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了解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進行敘述的。
教學難點
1.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增強維護人類生存環境的意識。
2.指導學生認真寫好讀后感。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談話
我們大家都生活在地球上,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們生活的地球是怎樣的?你了解多少?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地球呢?
二、教師范讀課文
考慮:課文介紹了哪些有關地球的知識,向我們提出了什么要求?(學生可簡單回答。)
地球是渺小的。
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
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是可以再生的。
……
三、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1.讀課文,認讀10個生字,要讀準字音。
2.查字典理解不明白的詞語。
四、檢查自學效果
1.讀生詞:
漫游璀璨(這兩個詞要讀準字音。)
裹著渺小礦物恩賜慷慨貢獻濫用威脅目睹
以上9個詞語要求不但會讀,還要會寫。
2.指出難寫的字:
裹濫脅(注意讓學生練習、當堂記憶。)
3.讓學生說說自身查出生詞的意思。
五、學生再讀課文
1.標出自然段序號。
2.想想每一個自然段都寫的什么內容。
3.根據自然段的內容給課文分成兩段。
第一段:(1~4自然段)
第二段:(5~9自然段)
4.根據分段情況,說一說課文先講了什么?又講了什么?(按怎樣的順序記敘的?)
(先記敘了地球的特點和人類對它的破壞,接著又講地球上的資源枯竭之后,我們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我們要維護地球。)
5.質疑,提出不懂的問題。
六、安排作業
1.謄寫生字、生詞。
2.練習朗讀課文。
3.找找有關地球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通讀全文,從整體入手
1.課文共分幾段,為什么這么分?
2.提出你不明白的問題。
(學生從整體認識課文后,把自身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帶著問題有目的地學課文。教師應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加以注意,講到此問題時要給予解決。)
二、學習課文第一段
1.自身讀1~2自然段。
考慮:從課文中你了解到關于地球的什么知識。通過具體的詞句談自身的理解。
地球是渺小的:半徑只有六千三百多公里,外表積是5.1億平方公里。人類生活的大陸面積只占其中的1/5。
以上的數字標明了什么。
人類的活動范圍是很小很小的。不要認為地球很大,地球并不大,供人類活動的范圍也很有限。
2.練習朗讀,體會地球并不大的含義。
3.默讀課文3~4自然段。
(1)考慮:地球有什么特點?課文從哪幾個方面講了人們對地球的破壞?
(請同學們在默讀的過程中、圈畫出重點句、關鍵詞語,然后談自身的理解。說話時要按課文的先后順序。)
(2)指導學生從這幾方面考慮:
地球的特點: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也是有限的。包括礦物資源、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等。這些自然資源有的是不能再生的。
課文從以下幾方面講人們對地球的破壞:
a.不加節制地開采地球上的礦產資源,資源會越來越少。
b.重點理解這兩句話,指導學生多讀多體會。投影。
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原本就可以不時再生,長期給人類做貢獻。但是因為人們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不但使它不能再生,還造成一系列生態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嚴重的威脅。
(引導學生談出自身的看法,使學生認識到破壞地球、破壞自然,會帶來災難。假如這樣繼續下去,人類將不能在地球上生存。)
(3)指導朗讀這一局部。
4.概括第一段的段意。
(地球是渺小的,它擁有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人類對它的破壞,將會給人類生存帶來威脅。)
第三課時
一、學習課文第二段
1.默讀課文,考慮:為什么說假如地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
(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句、關鍵詞語談體會。)
2.組織學生討論
3.匯報。
4.引導學生從這幾處考慮:
a.科學家證明,沒有適合人類生存的第二個星球。
b.去火星和月球的設想也是不可能的。
5.我們別無去處,為了生存,我們應該怎樣做?我們應精心地維護地球,維護地球上的生態環境,讓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們的子孫后代。
6.指導朗讀。
7.概括段意。
(假如地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我們應精心維護地球。)
二、總結考慮
請你談一談讀完課文想到些什么?我們應該怎樣維護地球。
(說完后,教師指導,然后寫成二百字左右的讀后感。)
三、指導造句
渺小、貢獻。
六年級上《只有一個地球》課堂導學人教版 篇6
《只有一個地球》是一篇說明性的文章,其教學的重點應是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領悟“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課文通過介紹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人類活動的范圍很小、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有限而又被不加節制的開采或隨意毀壞后沒有第二個星球可供人類居住這幾個方面,使學生從中感悟到人類的選擇只有一個,那就是精心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基于現在學生的年齡特點,他們對宇宙與地球感性認識很淺顯。而對文章內容沒有一個很深的了解是很難在情感上產生與作者那樣的共鳴的,學習時體會也不深刻。因此首先我組織學生在課前收集閱讀有關宇宙與地球的有關書籍資料等,并為學生提供地球的奧秘的相關網站,充分的讓學生通過資料去感受。
《只有一個地球》一文是緊緊圍繞“地球的樣子”“地球小、人類活動范圍小”“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有限”和“當地球資源枯竭時,沒有第二個星球可供人類居住”這幾個方面介紹的,教學時,我充分讓學生去自主閱讀,自主探究,自由談體會和感受,使學生在讀中感悟,在思中質疑,在議中交流,這樣既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做到時時在進行切實的語言訓練。
在學生充分理解了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我適時的補充有關知識:我國的森林資源危機及我國耕地面積減少的原因,這使學生心靈上受到了震撼,加深了對文章的感悟,接著我出示我國生態環境的幾個數字及我國主要資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144個國家的排序,這更讓學生深深地感悟到宇航員發出“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嘆的意義了。這時學生在前面深刻感悟的基礎上,感情的抒發水到渠成,同時自然地引用課前閱讀的資料故事發散地從我們身邊環保、生活實際來談體會,這一環節給予了學生開闊的思維空間,使學生在情感上和作者產生共鳴,因而我們只有一個家園一一地球,精心保護它吧!"終于成了所有學生的呼聲。
最后的拓展延伸,我讓學生寫了一篇讀后感.使學生進一步懂得了人類應該保護地球.
六年級上《只有一個地球》課堂導學人教版 篇7
一、課前談話: 師:同學們知道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是什么節日呢? 生:母親節! 師:說得真好!我們除了自己的媽媽還把誰叫做母親呢? 生:祖國、大地、黃河、地球、老師
師: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走近地球母親!
齊讀課題
師:為什么說只有一個地球呢?
生:只有地球才適合我們人類居住
生:地球上有水 空氣 各種資源
生:地球上有適合人類生存的水 氧氣 各種資源
師:只有地球才有生命存在 只有地球才有生命現象 可貴不可貴?讀課題讀的可貴些
師:還不夠可貴!如果手中有一個寶貝,你怎么向人訴說!把那種情感讀出來。
師:這就顯得你珍愛她了!
二、導入新課: 師:記得曾經一位遨游太空目睹地球的宇航員曾經發出感嘆(出示:“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這是宇航員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時發出的感嘆。
齊讀 師:有什么疑問嗎? 生1:宇航員為什么要發出這樣的感嘆? 生2:為什么說地球容易破碎? 生3:為什么說地球可愛的同時又說地球容易破碎? …… 師:同學們都是善于思考發現問題的!老師看得出,同學們最想知道地球怎樣可愛,又為什么容易破碎?好,下面就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把課文中描寫地球可愛的部分用“( )”括出來,把課文中描寫地球容易破碎的地方用“[ ]”標出來,下面開始。ń處熝惨暎 ≡u價用語:1、老師發現一部分同學很會讀書的,因為他們不忙著做記號而是先將文章讀完然后再從頭開始朗讀,做記號的!2、老師覺得,他肯定深悟“書山有路勤為徑”的道理的,他讀完了見其他同學還沒有讀完,他有開始讀第二遍了! 三、交流淀情 (一)交流課文中描寫地球可愛的部分 師:同學們學得都很認真,下面我們交流一下。
地球媽媽可愛嗎?課文是怎么寫的? 生:據有幸飛上太空的宇航員介紹……和藹可親! 煟褐笇Ю首x——你在黑洞洞的天際間遨游,突然映入眼簾一個晶瑩透亮的球體,你興奮嗎?你高興嗎?你驚奇嗎?讀出這份興奮、這分驚奇!
指名讀
齊讀 師:大家共同看幾張圖片——同學們看見地球媽媽了嗎?閉上眼睛想一想,她是什么樣的?有什么樣的頭發?什么樣的眼睛?什么樣的衣服…… 生1:地球媽媽一頭綠色的亮發,飄逸不止,真是楚楚動人! 生2:地球媽媽擁有苗條的身材,顯得亭亭玉立! 生3:地球媽媽有著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穿著蘭色的風衣,腳上蹬著一雙摩登的高跟鞋!是多么的美麗迷人! …… 師:看來,同學們心中的地球母親是那樣的美麗迷人,我們怎不為有這樣美麗的地球媽媽感到驕傲呢?感到自豪呢?那就來讀一讀這句話吧。ㄔ僮x宇航員的感嘆)
師:地球媽媽的可愛還表現在哪兒?
生:
師:她不僅提供礦產資源,還提供什么資源?
生:
師:她太無私了,太慷慨了。所以她又是那么可愛!
再讀感嘆 。ǘ┙涣鞯厍蛉菀灼扑榈牟糠帧 煟嚎墒,地球是那么的容易破碎,多么令人痛心呀!書上是怎么說的! 生1:(讀課文的第三小節) 師:有補充的嗎? 生3:(讀課文的第四小節。 煟和瑢W們聽清楚了沒有!剛才同學們讀的就是關于地球容易破碎原因的一個方面!是什么原因?你能簡單概括嗎?
生:(是人類的某些罪惡的行徑!)(人類的罪惡行徑)
師:下面請同學們把課文的3、4小節再好好地讀一讀,一邊讀一邊體會,把課文中描寫人類罪惡行徑的句子以及這些罪惡行徑導致后果的句子畫下來!學生讀! 煟何覀円黄鸾涣!談一談你對所標出句子的理解
生:我從“ ” 詞中
感受到人類的無知 人類的罪惡
。▽W生說完之后,教師出示小黑板:不加節制地開采、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誰來讀?(生讀)
師:你抓住關鍵詞語來理解很好 這是很好的理解句子的方法
師:正是人類的無知才導致——“不但使這些可再生資源不能再生,還造成——讀
師:當你們面對這些破壞行為的時候,當你們讀到聽到這些話的時候,你心情怎么樣?用一個詞語說說你此刻的心情! 生:慚愧、厭惡、憤恨、懊惱……
師:誰來讀讀,把同學們的心情都讀出來, 師:請你再來把這些詞語讀一讀,你這次的任務可重了,因為你代表了這么多同學的心情呢。ㄉx)
師:老師也跟同學們一起讀,老師讀前半部分,你們讀后半部分的惡行,讀后果,好不好?把那種酸楚、苦楚、痛苦、無奈讀出來,好不好?
齊讀
師:人類破壞地球資源的行為僅僅這些嗎?說說你所了解的! 生1:人類大量地使用化學藥品,造成農作物農藥殘留! 生2:人類大量捕殺、獵食動物! 生3:人類亂砍樹木,造成水土流失! ……
師:我們一起看一下圖片——
這是水污染 大氣污染 人們亂砍濫伐 人們大量的屠殺我們人類的朋友——動物 使得血流成河 人們不加節制地開采礦產資源
人類的無知行為導致怎么樣的生態災難呢?同學們接著看圖片
海嘯吞噬著人類 洪水淹沒人類 淹沒村莊 沙塵暴席卷著大地
師:同學們想一想,在人類無休止地敲詐、勒索、摧殘之下,地球媽媽現在變得怎樣了?她原先飄逸的長發呢?她的身材呢?她的衣服呢? 生1:地球媽媽這時候已經衣衫襤褸了! 生2:地球媽媽現在已經傷痕累累了!
生3:地球媽媽的面容變得憔悴不勘,她的身材用臃腫了,頭發布滿了塵土…… 師:她成了一個生命垂危 可憐兮兮 奄奄一息 令人心疼的媽媽
老師知道同學們還有很多的話要說,但是,我們都不怎么忍心說下去,因為她是我們的媽媽呀!有句話說得好我們都是地球媽媽的孩子,怎忍心自己的媽媽像這個樣子嗎?讀——(再讀宇航員的感嘆)師:是呀,地球是那么的容易破碎,課文還有哪體現了地球容易破碎? 生讀課文中描寫地球相對渺小的部分! 煟好煨,課文是怎樣寫的? 生:課文給我們列舉了很多的數據! 煟耗隳苷页鰜碜x一讀嗎? 生讀課文中所列舉的數據。
師:這些數據使我們更加準確的感受到地球的渺小
師:還有什么發現嗎?運用別的說明方法的句子 生:我還發現課文把地球同茫茫宇宙進行了比較。 師:對,你是多么的善于發現
出示圖片
師: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地球就是宇宙中的不起眼的小白點,地球只像其中大海中的—— 生:一葉扁舟!
師:這是運用什么說明方法?
生:打比方
師:還記得我們曾經學過的《江上漁者》么,它最后兩句是這樣的:(學生和教師一起吟誦“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師:扁舟是什么意思?
生:小船
師:多么小的船啊,在海浪中顛簸,這就是地球!它是那么的渺小,是那么的柔弱,是那么的容易破碎,可是我們人類在不斷索取的同時還在有意地破壞,這多么令人感到痛心!再讀——(宇航員感嘆的話) 。ㄈ└惺艿厍虻娜菀灼扑樾纬蓮娏艺鸷场 煟和瑢W們可曾想過,假如有一天地球真的破碎了,我們將到哪兒去? 生1:我會到另一個星球上去! 生2:我將在宇宙中流浪! 生3:那時,我將不再存在! …… 師:同學們,不是不允許我們擁有美好的理想,而是我們的理想是那么的遙遠。默讀5、6、7小節。我們的理想能實現嗎?其中有一個非常大的數字是——
生答 師:40萬億公里。是怎樣的數字?你知道嗎? 生:
師:假如我們坐最現代化的飛機到40萬億公里外的空間去,日夜不停地飛要飛600萬年,誰去?去了去不了?地球自從第一個猿猴——類人猿,從樹上跳下來,向人類進化一直進化到我們在這上課,這才100多萬年,假如你們坐飛機去經過600萬年,說不定你們有進化成什么了呢? 師:我們能不能移居呢?
生:
師:所以結尾一段寫到——指名讀
師:地球這么美麗,但有太小,地球無私地提供那么多的礦產資源,但快要讓人們挖盡了,好多本來可以再生的資源又讓人破壞了。“太可愛了”明白沒有?又太“容易破碎了”明白沒有?可愛是因為它的自然美,破碎是因為誰?(人類)
如果地球資源枯竭了,地球上的生命都滅絕了,下一個滅絕的是——人類。所以“我們要精心地……”齊讀
四、遷移內化 師:課上到這,真不知道同學們心中有什么樣的體會?有什么話想對地球媽媽說?想對人類說?
生:保護地球,勢在必行! 師:簡短,有力量! 生:地球,母親/真不忍心/到那個時刻再唱/媽媽/再愛我一次/因為/那/為時已晚/因此/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檢點自己的言行吧/ 師:你是不折不扣的小詩人! 生:我寫的是對聯:上聯是:衣事住行皆在此下聯是:坑蒙拐騙怎忍心橫批是:保護母親 師:呵呵,寫得還真有點意思!再改改! ……
師:地球媽媽聽了你們的話一定會欣慰,敬畏自然,敬畏生命,珍愛地球,珍愛生活,這是我們地球媽媽的心愿,也是共同的追求! ⊥瑢W們,老師相信你們以后一定能將自己的想法化作自己的行動,來讓我們時刻提醒自己:(讀:只有一個地球)讓我們警示眾人:(讀:只有一個地球)
最后讓我們鄭重宣誓——
五、布置作業 師:課后請同學們將老師所發下的一篇文章《田野里的哭聲》好好讀讀,畫出自己感動的地方,并寫上自己的體會!另外,可能的請找一找《只有一個地球——對一個小小行星的關懷和愛護》這本書,也拿來讀一讀。課后收集有關資料,了解我國資源狀況,如,森林的覆蓋率,煤、石油的儲藏量,然后與同學交流。
六年級上《只有一個地球》課堂導學人教版 篇8
教學本課,我從兩方面入手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1、精選訓練點。在講課時,我不貪求全,詞詞講,句句說,破壞課堂教學有限的容量。如我“在講地球的美和小時,把地球比作一葉扁舟,我選擇“扁舟”一詞作為訓練點,我首先向學生發問:“把地球比作扁舟說明了什么?”學生幾乎異口同聲回答“說明了地球的小!”這個比喻的作用真的僅此而已嗎?我讓學生進一步想想這個比喻與先前接觸過的比喻有何不同?我們在打比方時,要求本體和喻體有相同之處,比喻得要貼切、恰當,而地球和扁舟除了有“小”這個共同點之外似乎再也找不出相同之處,這個比喻恰當嗎?學生產生了疑問,為什么不用米粒皮球來比喻地球和茫茫宇宙,為什么此處比喻忽略了本體和喻體的形似?此時,我及時的點撥,學生了解了其巧妙的寓意,地球像一葉小舟形駛在茫茫宇宙中,而這葉小舟上載著60多億人,人類的安危全系于這葉小舟,如果人類在這生命之舟上任意破壞,后果則不堪設想。所以從“扁舟”這個詞中,我們不難看出地球的“飄搖不定”,從中體會出了地球的容易破碎。因而人類更應保護地球,才是這個比喻的精妙之處。通過這個詞語的訓練,使中心得以突出,加強了語言文字訓練,又使得環保意識深入人心。2、巧設訓練法,我利用騰圖資料中的練一練習題,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思維空間。使學生領會其博大精深,進一步發展祖國的語言文化。
六年級上《只有一個地球》課堂導學人教版 篇9
談話導入
導語:季羨林老先生的《懷念母親》抒發了作者對兩位母親的崇高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一位是他的生身母親,一位是祖國母親.今天這節課,我們也共同來了解一位母親的經歷,來傾聽她的心聲.猜猜她是誰
教師板書課題,學生在心里輕輕地念:只有一個地球
出示地球的圖片 介紹:這是有幸飛上太空的宇航員在天際遨游時拍攝到的,你有什么感受
生:美麗 可愛 壯觀
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指四名同學朗讀課文,其他同學思考:課文寫了關于地球的那幾個方面的內容
匯報交流
美麗 渺小
自然資源有限
人類別無去處
精心保護地球
學生依據大屏出示的內容,在小組內串聯一下課文的主要內容.
指名說說主要內容.
總結:課文的主要內容是由各個部分的內容串聯起來的.
我們的地球母親還有著重的性格呢.你能用書中的語言來描繪嗎
出示"我們的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生讀一讀 板書 :可愛 易碎
過度:就讓我們從這兩個方面走近她.
細讀品味 體會說明方法
文中哪些語句描寫了地球母親的可愛,畫一畫,又是怎樣說明的,標一標.
匯報交流
指名讀
學生評議:哪里讀出了美麗 (藍色紗衣,人類的母親,生命的搖籃)
誰能比他讀得更美
師:作者是怎樣說明的呢
生:采用打比方的方法,把地球比作人類的母親,比作生命的搖籃.讓我們感到地球母親的親切,可愛.讓我們覺得和她的關系密不可分.
地球的渺小,在茫茫的宇宙中就像一葉扁舟.作者采用了列數字的說明方法,準確地說明了地球的大小.
地球是無私的,它慷慨的為人類提供自然資源.
過度:我們的地球母親不但外表美麗,而且心靈美.讓我們一起讀出它的可愛.教師引讀,生接讀:
它是一個晶瑩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藍色的"紗衣".
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它是渺小的,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葉扁舟.
它是無私的,它向人類慷慨地提供自然資源.
這樣美麗,無私的地球怎么會破碎呢 這到底是誰的過錯呢 默讀三四自然段,寫出自己的感受,在書上作批注.
匯報交流
到底是人類的那些行為讓我們的地球母親傷心落淚呢
出示" 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作貢獻的."
齊讀這個句子,說說這個句子的意思.
句中哪個詞最能表達這個意思 去掉它讀一讀.
"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是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作貢獻的."
總結:說明文的用詞非常嚴謹.
齊讀書中的句子.
讀到這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地球母親的藍色紗衣已變成了枯黃色.
空氣被嚴重污染,天空一片黯淡.
小河不再清澈,魚兒喘著粗氣.
……
讀讀你課下搜集到的資料.
10,出示"每天地球上共有12億到15億千克垃圾產生
每天地球上有75個物種生物滅絕
每天地球上的生物正以每日減少160種的速度在不停地消失
每天地球上有288000平方米森林被毀掉
每天地球上由于空氣污染,室內環境污染引起呼吸道疾病,慢性肺病,氣管炎,支氣管炎和肺癌等引起的死亡人數平均為304人,超額急診數達430萬人次,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高達107億美元
每天亞馬遜熱帶雨林有8萬公頃熱帶雨林被消滅,這意味著維持各種生物生存的氧氣將減少1/3.熱帶雨林的消亡使每天至少消失一種物種
……"
11,再讀"我們的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你是否對我們的地球母親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12,一旦地球破碎了,我們有沒有別的辦法
生:沒有.你為什么那么肯定
13,出示"科學家已經證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千米的范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
①指名讀這個句子,說說科學家的證明.
②40萬億千米的距離有多遠 "至少"又說明什么
14,大聲讀出你的心聲:配樂讀最后以自然段.
五,升華情感
1,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怎樣
2,請你把想要說的話寫在你的愛心里,讓我們共同為我們的地球母親祈禱吧!
3,學生書寫
4,學生表達,在悠揚的樂曲聲中把自己的愛心表達.
六,作業:寫一份保護地球的建議書.向社會急切呼吁:我們要保護地球,關愛地球.
七,板書設計:
13,只有一個地球
可愛 易碎
美麗 不加節制
無私 隨意 濫用
保護地球
六年級上《只有一個地球》課堂導學人教版 篇10
教學目標
1.能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說出對句子的理解,體會說明文用詞的準確、嚴謹。
2.抓住關鍵句子理解為什么只有一個地球,增強愛護環境、保護地球的意識。
3.找出有關的句子,了解課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流程
一、親近地球
1.在浩瀚無邊的宇宙,有一個美麗的星球。它是人類的家園,它是太陽和月亮的朋友。同學們,你們所有的快樂與憂傷,都在她身上留下印記;世界上所有消逝的事物,都在她的記憶中存留。
2.她就是——地球,地球我們課文中還親切地叫她是„„(搖籃、母親)讓我們深情地呼喚一聲——母親。
3.作者運用什么(打比方)說明方法,把地球比作母親。你瞧地球母親正向我們緩緩走來,你們看!
4.投影出示:(創設情境學生個別讀)“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瑩的球體„„”
5.她長什么樣?(比如:身材、衣服„„)
6.投影出示:(學生個別讀)“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瑩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7.這樣一位“美麗壯觀、和藹可親”的母親在宇宙大家庭里,地位是渺小的。投影出示:(輪讀)師:同茫茫的宇宙相比,生:地球是渺小的。
8.這是運用什么說明方法說明地球小?(作比較)作者接著還用什么說明方法說明地球。浚袛底郑w會“只有”一詞。說明地球小。
9.地球半徑6300多千米,如果我們把地球跟太陽作個比較,一個太陽抵得上130萬個地球呢!地球就像汪洋中的一葉扁舟。投影出示:一葉扁舟
二、體悟地球
。ㄒ唬 1.這位人類美麗而偉大的母親——地球,宇航員在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時發出了這樣的感嘆——投影出示:“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2.我們也來夸夸地球:投影出示:“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
3.地球母親因為“美麗壯觀”顯得可愛;地球母親因為“和藹可親”而顯得可愛;地球母親更因為“慷慨無私”更顯得可愛。(板書:可愛)
4.宇航員目睹了這樣一位可愛的地球母親,為什么又發出了投影出示:“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嘆呢?(板書:破碎)
。ǘ 1.自由讀3—7自然段,相信同學們能找到答案。請用波浪線畫出了。
2. 我想在你們畫的波浪線的地方,其中肯定有一處能讓你怦然心動的,是吧?投影出示:“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作貢獻的。但是,因為人類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不但使它們不能再生,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有沒有哪位同學畫出這一句?個別讀“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嚴重的威脅。”
3.你讀這一段語句時心情這樣?(預設:擔憂、難過)
4.這個語段中哪個詞觸動了你的內心世界?(威脅)
5.“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弊锟準资恰吧鷳B災難”
6.我們現在一起讀讀剛才那位同學讀的那段話,投影出示:“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嚴重的威脅!边呑x邊想想地球上發生了哪些“生態災難”。
7.學生匯報。
8. 我們一起回顧剛才的話。用你們的心靈你再細細地去琢磨那段文字,生齊讀:“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嚴重的威脅”讀著讀著你會發現“生態災難”這四個字,它已經不是四個字了,在你們眼前,你仿佛看到的是什么?
9.練筆:我仿佛看到了 “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ㄈ 1.再來讀一讀這段話投影出示:“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也是有限的。拿礦物資源來說,它不是上帝的恩賜,而是經過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的地質變化才形成的。地球是無私的,它向人類慷慨地提供礦產資源。但是,如果不加節制地開采,必將加速地球上的礦產資源的枯竭!睂е隆暗V產資源枯竭”的原因是——“不加節制”
2.“不加節制”你們聯想到什么?
3. 學生匯報。
。ㄋ模 1.同學們,課文中告訴我們了,地球上供人類生存的空間很小,地球上的資源有限。那么宇宙這么大,我們人類能不能去找一個“后媽”呢?
2. 投影出示:齊讀“科學家已經證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千米的范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边@句話中“至少”去掉行不行?(學生討論)“至少”一詞說明距離的遙遠,體現了說明文科學性、嚴謹性。
3. 40萬億公里!猜一猜坐飛機得多少年啊?600萬年哪!誰去?
三、呵護地球
1. 正是基于種種的認識,作者在文章的結尾才發出一系列的感嘆,誰來為我們讀讀?
2. 投影出示:“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如果地球上的各種資源都枯竭了,我們很難從別的地方得到補充。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讓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們的子孫后代吧!”
3.了解了課文內容,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4.千言萬語匯成了一句——“只有一個地球”,痛定思痛后只有一句—— “讓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們的子孫后代吧!”
5.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來”這是一個永恒的話題,讓我們一起問候地球——《地球,你好嗎?》 當天空不再是藍色,小鳥不會飛翔; 當江河不再有清澈,魚兒也離開家鄉; 當空氣不再是清新,花朵也失去芬芳; 當烏云遮住了太陽,世界將黑暗無光; 當冰山漸漸地融化,地球是一片汪洋; 當大地干枯了村莊;眼睛也失去渴望; 當城市川流不息的車,從此沒有一點安詳; 當童話失去了森林,仙女也丟了魔棒;(音樂起) 當玩具變成你的衣裳,從此沒有天真幻想; 當貪婪拼命的追逐,沒有動物與你歌唱。 讓我們一起熱愛吧!讓我們一起唱, 讓我們一起呼喚——地球,你好嗎?
六年級上《只有一個地球》課堂導學人教版 篇11
教學目標:
1、思想品德目標:懂得“只有一個地球” 的道理,增強學生保護環境的自覺性。
2、知識目標:學習本課的7個生字和新詞;了解作者說明事理的方法。
3、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用各種事理說明事理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領悟“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
難點:理解“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的含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多功能投影儀。
收集有關地球知識、我國資源狀況、生態環境的文字、圖片等資料。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激趣導入新課
自讀自悟
1、自學生字、新詞,教師點撥、檢查。
2、自由朗讀課文,想想文章是從幾個方面向我們介紹地球的?
3、感悟語言,體會課文內容。
三、小組合作學習
1、把你讀懂和沒有讀懂的問題提出來,和同學們一起討論、交流。
2、設計活動:結合課前收集的資料和對課文的語言感悟,開展以“圖片展示”、“生態播報”、“數學神探”、“佳句點評”等小組活動,使學生領悟“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并掌握豐富多彩的語文學習方式。
第二課時
一、導入激情
1、我們生活在地球上,我們的地球到底是怎么樣的呢?我們隨宇航員到太空看一看吧。úシ配浵衿
2、當宇航員目睹地球之后發出了怎樣的感嘆?
。ā拔覀冞@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從哪兒能看出地球的“可愛”,從哪兒能看出地球容易“破碎”?
二、合作探究,體會深意
1、自讀感悟,抓住重點詞語“可愛”、“破碎”、“同時”等,聯系全課,說說地球的“可愛”表現在哪里?容易“破碎”又表現在哪里?
2、小組討論交流。結合課文、收集的資料和第一課時的學習活動,深入討論。
3、全班匯報交流,教師引導學生領悟“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并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1)學生匯報——圖片展示。讀了第一·二自然段,我們知道了在太空看地球是“美麗而渺小”的。(學生出示圖片:地球、清澈的小河……)圖下配有文字說明,用具體的數據來說明地球的這兩個特點。補充課題:只有一個地球……
。2)學生匯報——生態播報。我們從課文和收集的資料知道,“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科學家把這些自然資源分為“不可再生資源”和“可再生資源”并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進行說明。(學生結合課文和查閱的資料舉例說明)補充課題:只有一個地球……
(3)學生匯報——數學神探?茖W家們提出了人類移居其他星球的設想,經過多方面的調查,這個設想是非常遙遠的事情。(學生結合課文中的科學事實和自編的應用題來說明“不能移民”。)補充課題:只有一個地球……
(4)學生匯報——佳句點評!霸谔祀H遨游時遙望地球,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瑩透亮的球體”。、“我們的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壞了,我們就別無去處!毖a充課題:只有一個地球……
4、全文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告訴我們這些道理的?
三、總結全文,朗讀感悟
四、拓展
1、說一說:對地球媽媽說說話。(怎樣幫助地球媽媽?)可以用上關聯詞,如:因為……所以……、如果……就……、只有……才……等
2、寫一寫:寫一兩句宣傳保護地球的話。
附板書:
美麗渺小 列數字
只有一個地球 資源有限 舉例子 精心保護
不能移民 擺事實 造福子孫
可愛易碎
六年級上《只有一個地球》課堂導學人教版 篇12
案例名稱
只有一個地球
科目
語文
教學對象
五年級學生
提供者
王維剛
課時
1
一、教材內容分析
《只有一個地球》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十單元“家園的呼喚”中的一篇科普說明文。樸實、流暢的語言,嚴謹的結構,清楚的條理,又包含深情,是這篇文章的特點。它通過地球“美麗又渺小”、“資源有限”“易破碎不可移居”給我們介紹了地球的相關知識,教學學生要精心的保護這唯一可以賴以生存的美麗星球。
二、教學目標(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
知識與技能
。1)自學本課7個生字,能讀準字音,并規范的進行書寫。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抓住重點語句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課文重點段落的品讀及課件資源的閱讀、觀看,理解地球的美麗和易破碎。
(2)通過對描寫地球說明方法的學習,初步了解舉例子、打比方、列數字等說明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樹立環境保護意識。
。2)養成收集資料合作學習的好習慣。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1)五年級學生的字詞自學能力已經基本具備,他們可以通過查字典、工具書,問同學等多種方式自學大部分生字。
。2)已經具備簡單的概括能力,能用課文中的語句和自己的描述概括課文內容。
。3)五年級學生具備基本的感悟能力,能根據觀察到的現象,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設想,只不過他們的環保意識還是潛意識,沒有形成主動性。
。4)能夠收集初級的一些數據,并具有了簡單的資料分析能力,但不完整、全面。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樹立強烈的環保意識。
五、教學策略的設計
本節課設計中應用了多種教學和學習策略,就主要的應用如下:
先行組織者策略:課件布置應用多種方法自學生字詞并收集關于環境污染的數據資料,為學習本課做好了準備。
任務驅動策略:出示“導讀目標”讓學生在任務的驅使下,自覺完成相應的任務。
情景啟發策略:觀看地球的美麗圖片,創設和諧的學習氣氛;創設環境遭到破壞的情景,讓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進而情感得到升華。
直接強化策略:應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地球上資源的破壞和面臨枯竭”通過直觀的視覺,強化學生認識,讓學生看到歷歷在目的地球慘狀。
六、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
(1)學生課前自學本課生字詞。
。2)學生自行收集有關地球資源被破壞的資料。
(3)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七、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及資源準備
激
趣
導
入
。ㄕn件展示地球在宇宙中美麗的全貌)
談話導入:同學們,剛才我們看到的這個晶瑩的球體,就是我們人類唯一的家——地球。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只有一個地球》
板書課題。
觀察圖片,觀察并描述地球的美麗。
讀課題,讀出自己初步的理解。(只有一個)
播放課件,創設一個和諧的教學情景,通過觀看地球在宇宙中的圖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初讀
課文
1、出示“讀書導航”
(1)認真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弄不清楚的字詞和同學交流解決。
(2)自瀆課文,想想課文寫了關于地球的那幾個方面的內容。
。3)教師總結、板書。(美麗而渺小,可愛但易破碎,不可易居)
學生讀書、標畫、交流、思考。
整體感知課文,用自己的話語或課文中的重點句子概況課文內容。
2、出示重點句子:遨游太空的宇航員發出感嘆:“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也太容易破碎了!甭牭竭@句話,你有什么疑問?
學生邊讀邊勾畫,找出有助于理解這句話的句子;同桌交流討論。
抓住重點句子,質疑、討論、交流,理解課文中心內容。
細讀
感悟
1、感悟地球的可愛。
。1)指名朗讀描寫地球可愛的句子。
。2)出示自然風光圖片,感受地球的美麗與可愛。
2、感悟地球的易碎。
。1)指名朗讀描寫地球易碎的句子。
。2)播放地球遭到破壞的圖片,讓學生直接感受。
3、引導學生交流收集到的資料。
4、課文是用什么方法來寫了地球的美麗、渺小、可愛、易破碎的呢?
教師補充相應的資料。
找出課文中描寫地球可愛和易碎的句子,結合看到的課件資源,說說自己的感受,并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學生交流收集的資料,談自己的感受。
學生找到相應的句子再讀,揣摩說明文寫作方法。
學生不僅從文字上還從課件資料中看到了地球上美麗的風景,但同時看到了地球上被污染的千瘡百孔,環保意識明顯增強。
升華
情感
1、看到這些圖片資料,和同學們談的這些感受,我不禁又想起了宇航員的那句話:“我們的地球太可愛了,也太容易破碎了!蹦俏覀兡懿荒芤凭拥絼e的星球上去了?
2、同學們,今天,我們終于真正的認識了我們的另一位媽媽——地球,我想當我們看到滿身傷痕的她,你想說些什么話?
請同學們聯系自己的實際,說說為了保護我們美麗的家園,我們應該做寫什么?
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解重點詞語“至少”,體會課文中用詞的嚴謹。感悟作者用“只有一個地球”做題目的原因。
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交流自己保護家園的做法,也可以寫保護性的標語等。
拓展
延伸
出示課后作業:
1、進一步朗讀課文,體會課文中說明方法的作用。
2、給我們校園寫一條宣傳環保的公益標語。
3、調查家鄉環境遭破壞的情況,和同學們想保護的辦法。
出示拓展延伸作業,將學生從課內引向課外,從課本引向生活實踐。
總結
聽了同學們的自我表白,老師很受感動,有, 相信有我們這些有志兒女,我們的地球媽媽會變得更美麗。讓我們時刻提醒自己:只有一個地球;讓我們警示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讓我們發在內心的說一句:祝地球媽媽早日健康!
有感情的朗讀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回味課文。
在富有情感的語言中,升華情感,使環境保護意識深入學生心里。
八、教學評價設計
本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將學生學習的評價融入到各個教學活動過程中。
。1),用課堂中學生的朗讀來檢測學生自主識字和合作識字情況。
(2)通過指讀、交流讀來評價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情況和朗誦水平。
。3)通過學生課堂上對課文內容的介紹評價學生學生的概況能力。
(4)用課堂上學生閱讀后的暢所欲言和情感狀態,來評價學生對“只要一個地球”深層感觸。
(5)通過學生收集資料的交流和對地球媽媽的話語,評價學生環保意識的增強。
九、幫助和總結
通過學生自己總結和老師幫助完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認為你都學習了那些知識?掌握了怎樣的學習方法?明白了什么道理?你能根據自己所學到的知識或明白的道理做些什么事情呢?你在資料收集和選取中需要怎么樣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