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娃娃
13、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2.知道我國有56個民族,民族娃娃都各有不同的服飾特點。3.能妙用紙材料和剪刀、撕紙方法粘貼成“民族娃娃”。教學要點:1.重點:能用紙材和剪撕紙貼畫的方法,民族娃娃創作有民族特色的民族娃娃。2.難點:妙用紙材料和抓住不同民族特色,表現色彩對比鮮明、動態生動的民族娃娃。3.興趣點:①交流自己對少數民族的認識和趣聞。②撕紙游戲和拼貼游戲。4.觀察點:。①不同民族服飾的形與色。②人物結構表現處理。③以不同的形式,進行撕紙貼畫,感受不同的趣味。課前準備和課時:民族娃娃1.彩色筆、油棒、剪刀、各種色紙和裝飾物。民族娃娃2.二課時教學過程:第一節一、引入1.放課件2.欣賞教師的范畫3.了解老師作品中意境二、講授新課1.課題:送給爸爸媽媽的禮物2.提問:(1)你發現了什么?(2)它們美在哪里?它有什么特點?(疏密有有序的線產生輕柔、飄逸、優雅的美感)。(3)你知道哪些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和有趣的故事。(4)你喜歡哪個民族服飾?為什么?比一比,找一找,它們各有什么特別與眾不同的地方?(5)為什么課文中說“56個民族、56朵花?3.教師講授新課:4.過程與方法:①用撕紙的方法設計一個少數民族娃娃的外形。②感受多種材料,引導巧思妙用。③運用美感形式進行設計,在裝飾設計游戲中,發展想象力和審美創造能力。三、學生想象與創作:1.用卡紙、掛力紙等的色彩筆進行創作。2..用彩色筆繪畫。3.裝飾:添加什么?裝飾什么才能使字母“擬人化”和具有裝飾美?四、小結,作業自評:要求:能運用紙材撕貼成民族娃娃。①秒用材料的色彩,質感、肌理表現生動的民族娃娃。②能運用不同的色紙表達不同的情感。③作品獨特,與眾不同。第二節一、教師講授新課教學活動一:創設情境,感受父母的愛。目的:創作“送給爸爸媽媽的禮物”融入人文主體中,讓學生在體檢父母的愛的同時,也培養學生尊敬父母、關心他人的美德。。活動二:禮物與材料的關系。活動三:美觀、精致的設計制作方法。活動四:創作與眾不同的精美的小禮物。活動五:欣賞與評價。二、學生活動1.感知能力:感知民族娃娃的人物畫形態特征和色彩特征。能了解一些關于少數民族的特點和生活習慣。2.造型能力:能運用各種材料工具表現畫一個民族娃娃的人物粘貼畫。能用“色彩、線條、夸張、幽默”等藝術手法來表現3.情感態度:能用審美眼光粘貼一個民族娃娃。熱愛生活,美化環境。三、作業要求:1.造型能力:能運紙材撕貼成民族娃娃。2.較高要求:能妙用紙材的色彩表現民族娃娃。3.個性發展:能抓住民族服飾的特點,秒用材料的色彩,質感、肌理表現生動的民族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