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案五年級上冊:04課 搭架子
教師示范:教師制作一個架子,制作中注意綜合運用到各種材料,并進行制作方法的指導。
自主制作:學生作業可以以小組共用材料,獨立制作的方式完成。教師加強個別輔導和經驗提示。
評價交流:這個環節要與前面的博覽會展覽相呼應,讓學生選出最漂亮的架子參加博覽會的展覽,這也是合理運用評價的體現。學生在評選參加博覽會展覽的架子的過程中客觀地表達對自我和他人作品的感受,并提出合理的建議。
活動二:欣賞激趣——游戲比賽——自主表現——反饋指導——分工合作——評議美化——拓展延伸。
欣賞激趣:將教師自己制作的果籃實物展示給大家看,讓學生從各個角度來欣賞傳看,讓學生有直觀的感受。也可以帶領學生欣賞果籃圖片,激發學生制作的興趣。
游戲比賽:接著根據教材中安排的小提示,組織一系列的嘗試練習,由淺入深,采取多種游戲方式如小組競賽、分組討論、相互出題等學習搭建果籃的基本方法。
自主表現:讓學生根據剛才學習到的基本方法,快速搭建一個簡單的果籃。
反饋指導:讓學生說說制作時感到困難的地方,然后大家想辦法解決(一般出現的問題是:擺放不整齊、不美觀。這個問題,應提醒學生慢慢來,擺放好了再來黏貼)。同時合理運用評價的手段,讓學生初步感受成功的樂趣。
分工合作:搭一個大果籃所需要的時間比較長,所以讓3—4個學生組成小組一起來設計制作比較好。大家可以合理分工,有的負責選材,有的負責擺放,有的負責黏貼。一起來完成一件較為完整的作品。
評議美化:各組的果籃、雜物籃設計完成后,把這些作品都展示出來,然后大家一起來點評出最受歡迎的作品。還可以指導學生自我評價,自我完善,介紹自己的作品,并進行作品的自評,聯系自己的實際,談談怎樣做的,準備把它應用到什么地方。
拓展延伸:最后,把果籃、。雜物籃和生活實際結合起來,讓學生想想,我們還可以用手中的這些材料制作一些什么樣的東西呢?
四、教學選擇
1.本課應根據學校當地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優勢,可選取當地較多的材料,從材料的了解和認識導入教學。其優點在于幫助學生認識和掌握材料的特性,有利于減少制作過程中的麻煩,促進個性化作品的出現。本課要準備的材料較多,因此,讓同組學生將材料共享,然后合作完成效果會更好。
2.在教學中,教師可創造性地處理教材,根據學生學習程度的差異和教學時量限制,將本課活動二進行拓展。
五、教學建議
1.在欣賞環節,教師應激發學生創作的熱情,用簡練優美的語言,有代表性的圖片引導學生進入一個美的教學情境中。
2.可在教學中對比出示作品,讓學生觀察制作精美的作品與粗糙的作品,引導學生進行審美選擇。
3.在果籃和架子的制作上,應鼓勵學生切割各種長度的材料進行加工搭建,在作品中體現自己的創意。
4.讓學生多從教材中的圖片中找到制作的方法,綁、黏貼或者是其他方式。學生搭的架子的造型可隨意一些,也不要規定一定要固定好。制作完以后,還可以添加其他的輔助材料來裝飾架子。
[教案]賀佳妮老師的教案
課目
第4課搭架子(活動一) 年級 5年級上冊
執教
賀佳妮
教學程序
教學活動
媒體運用
創設情境
欣賞架子
1.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去參觀一個特別的展覽會——架子博覽會,展出的將是一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