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少版小學美術五年級上冊全冊教案2
4、《紙盒游戲》(一) 一教學目的: 1廢舊利用物體的組合。 二教學重點: 紙和組成各種生活中的物體。 三教學難點: 制作過程中的組和粘貼。 四教學用具: 1教師:范畫、紙盒、剪刀、膠水。 2學生;各種紙盒,剪刀、膠水。 五教學設計: 教學結構教師指導學生學習階段目標一引入新課1出示教具盒子,提問。展示教師的范作,請大家猜一猜它是什么。 提問:用紙盒做的東西可以干什么?答:1各種紙盒子。 答:2裝飾自己的房間,做游戲過家家,眼節目等。通過新上教具,讓學生對盒子的外形展開想象。二講授新課2小組討論自己的盒子。請大家把你帶來的和子哪出來。討論一下怎樣將他們組合拼裝。 學生討論是可以演示一下。學生開始討論,并說說自己的辦法。同過討論讓學生尋找粘連盒子的方法。3小結討論。我們帶來的和自有限,要做一件東西就要大家一起合作。大家想意向,你們要用它做什么?小組進行討論。討論一下要制作的內容。學生作業4作業內容:用你們手中的盒子制作一樣東西。設計草圖。 4設計出草圖。學生開始分組合作。學生進行動手實踐。進行草圖設計。四課堂小結5展示學生的設計圖。教師獎設計思路新穎,構思巧妙的設計稿展示講評。學生欣賞。找出本節課的優缺點。五板書設計 《紙盒玩具》 學生設計稿 六課后小結《紙盒游戲》(二) 一教學目的: 1廢舊利用物體的組合。 二教學重點: 紙和組成各種生活中的物體。 三教學難點: 制作過程中的組和粘貼。 四教學用具: 1教師:范畫、紙盒、剪刀、膠水。 2學生;各種紙盒,剪刀、膠水。 五教學設計: 教學結構教師指導學生學習階段目標一引入新課1展示一張范畫草圖。教師將自己畫的一張草圖展示給大家。問:這是設計的什么?學生欣賞范圖,并說出是小房子。連接上一節課的內容。二講授新課2出示范樣教具:小房子。大家看這是什么?它是怎么做成的?學生看小房子,并說出做法。根據教具了解做法。3展示自己的設計圖,并說說本組的思路盒做法。誰來說本組的設計思路,和制作方法?學生舉手回答。交流制作方法。4教師簡單示范。教師獎小房子進行簡單的示范粘貼裝飾物。學生欣賞教學生裝飾的方法。三學生作業5作業內容:用你們手中的盒子制作出本組的設計。 1像一想,先從哪部分開始入手。 2要用什么樣的盒子。 3用什方法。學生開始制作。學生進行實踐制作。四課堂小結表揚制作快方法好的同學。 展示干凈整齊的作業。 表揚裝飾新穎的作品。欣賞學習,收拾用具。搞為生。五課后小結
第4課 奇思妙想
·教材思路:
本課是屬于“造型·表現”領域的美術課。
在日常生活中,學生會對各種各樣的事物產生好奇,這節課就是要讓學生們的想法具體化,并用藝術的形式表達出來,同時培養他們創新的精神、嚴謹的態度,提高學生的創造、想象及表現能力。使學生在認識和情感上獲得挑戰的機會,促進學生的自主性和主動性。
·課時: 2課時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感受奇思妙想帶來的情趣,激起學生思的興趣。
2、引導學生嘗試以換位方式展開想象,體驗動物的情感并能認識生命的重要性。
3、在探索嘗試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豐富學生的思維方式。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嘗試以換位方式展開想象,體驗動物的情感。
教學難點:在探索嘗試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豐富學生的思維方式。
·教學準備: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水筆、素描紙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涉奇
1、讀課題,引導學生初略感知本課內容。
2、 拋出問題,引出本課所思的主體。
3、出示圖片(媒體演示)引導學生想象。
(把學生引入“奇“中,自己去發現、感受。體驗一種最為直接的感受——我是發現者。)
二、圖片探討 ——尋奇
1、出示圖片(媒體演示),引導學生尋找圖片中奇妙之處。
2、引導學生談論自己的觀后感。
3、嘗試換位,從動物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展開想象。
(有感而發方是實感,尋奇之妙處,體驗另一種思維角度,感受其帶來的奇特效果。)
三、嘗試表現——表奇
1、學生嘗試創作,師作巡回指導。
(有思應顯,激思而表,情之所趨也。)
四、作品展示——展奇
1、舉行“機靈鼠‘我最棒’”作品展。
2、學生介紹自己的作品。
(圖式展示,易于交流,便于學生間的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