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美術葉子上的小血管
葉子上的小“血管”
課時:1課時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
教學目標:
1.觀察葉子的外形以及葉脈的造型,能夠說出葉脈生長的規律。
2.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片葉子,用蠟筆、水彩結合的方法將它畫下來,著重表現美麗的葉脈。
3.說說自己對葉脈的感受,并嘗試著寫下來。
教學重難點:
1.感受葉脈纖細的美麗。
2.靈活運用蠟筆、水彩結合的方法表現葉脈。
教學準備:
教師:各種葉子的實物、葉脈書簽、課件、多媒體教學系統、蠟筆、水彩工具、圖畫紙。
學生:提前回家收集樹葉,觀察葉脈,了解有關葉脈的知識。蠟筆、水彩工具、圖畫紙。
教學過程:
活動一:
學生展示各自收集到的葉子,說說自己是在哪兒收集到的,是什么植物的葉子。引導學生觀察葉脈:觸摸葉子的表面,并將葉子對著光線仔細觀察。
課件展示各種各樣的葉子,重點突出葉脈。并出示課本上的那段話:“輕輕的,我走近你,你那纖細的美麗,讓我震顫。”
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對葉脈的感受。師生一起談談自己了解到的葉脈的作用。出示課題。
活動二:
再次問學生:你是否第一次從這樣的角度去觀察一片樹葉?說說感想。
通過課件觀察討論:葉脈的生長有什么規律?
根據葉脈的生長規律說說:可以運用那些工具、哪些學過的技法來表現葉脈?(根據學生說的教師給予建議)
教師出示范畫,請學生觀察、說一說這是運用了哪些材料和技法畫的。
教師簡單演示用蠟筆描畫葉脈、用水彩涂色來表現葉子的方法,使學生初步感知這種新的繪畫方法。
鼓勵學生嘗試運用這種方法繪畫葉子。教師指導。
活動三:
鼓勵學生運用新學的和以前學的方法來繪畫葉脈和葉子,啟發學生自己創造出新的方法來進行表現,鼓勵合作。
將全班畫的葉子剪貼在一起,教師添畫樹干成為一顆“成長樹”。布置在各班的展臺上。每片葉子上寫上自己的名字,以后將自己得到的小紅花都貼到自己的葉子上,展示自己成長的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