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飾設計》課例及反思
一、教學目標 :
1.知曉頭飾的構成,學習用彩色紙剪貼、加工制作成頭飾。
2.通過設計制作過程與方法的體驗,理解美術與生活的密切關
系,感受成功的樂趣。
3.培養學生事前設想、制作過程有計劃、有步驟的良好習慣和
團結互助的合作精神。
二、教學重點:
根據用途確定頭飾的設計,并完成頭飾的制作。
三、教學難點:
巧妙利用材料及創新表現 課程資源準備與開發 羽毛、彩紙、
膠水、剪刀等工具。
四、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剪刀、膠水、色卡紙、各種廢舊軟材料。
2.水彩筆、剪刀、膠水(雙面膠、透明膠)、色卡紙、其它彩
色手工用紙。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老師帶了些以前收集的圖片,和同學們一起來欣賞,
請大家注意觀察他們的頭部。(教師課件出示圖片、口頭介紹
解釋)
引出課題—頭飾制作 (板書)
(二)講解分析
1.講解制作過程
(1)出示頭飾圖片,激發學生學習激情。
(2)分步驟講解制作過程(教師板書步驟)
2.分析制作的方法
卷、折、穿編、刻、剪挖、粘貼(教師示范操作,并強調工
具使用安全)
3.還可以用哪些材料來制作頭飾?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一想。
(教師把準備好的材料分發到各組)
(三)作品欣賞
教師出示學生作品,學生分析評價。
(四)學生制作
1.出示制作要求(學生齊讀)
①分小組完成頭飾作品的制作。
②設計創作出更新穎的圖形。
③比一比,哪個小組方法多?
2.學生制作,啟發學生的創作、設計,巡視,發現問題及時解
決。及時展示優秀作品。(播放輕音樂)
(五)完成表演
1.學生戴頭飾,擺造型,談創作思路。自由評價其它作品。
2.在音樂中自由舞蹈。
(六)課后提示
還可以用這些方法設計制作其它東西,美化我們的生活!
教學反思:
小學美術課程的“設計·應用”領域是指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手段,圍繞一定的目的和用途進行設計與制作,傳遞、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環境,培養設計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學習領域。
《頭飾設計》是我自行創編的適用于小學五年級的一節設計制作課,屬于“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教學目標我定了三點:1.知曉頭飾的構成,學習用彩色紙剪貼、加工制作成頭飾。2.通過設計制作過程與方法的體驗,理解美術與生活的密切關系,感受成功的樂趣。3.培養學生事前設想、制作過程有計劃、有步驟的良好習慣和團結互助的合作精神。
在課的開始用一些頭飾方面的圖片讓學生欣賞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興趣。然后講解制作過程、分析制作的方法,并讓學生應用生活中其他的物質材料運用,再欣賞以前學生設計制作的頭飾實物作品。制作是分小組合作完成,完成后就讓學生戴頭飾,談創作思路,自由評價其它作品。播放音樂讓學生在音樂中自由舞蹈。最后提示學生還可以用這些方法設計制作其它東西,美化我們的生活, 培養學生設計意識和實踐能力。
制作出一個頭飾對于學生來說再簡單不過了,但是要做出一個既美觀又實用且想象力豐富的頭飾來卻需要老師對他們的引導,在本節課中,我為學生準備了許多他們想也想不到的制作頭飾的東西,比如:泡沫、樹葉、羽毛、毛線等等,學生拿到了這些材料,思路一下子打開了,于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作品也就不斷地出現,這時,再加以引導,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