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案五年級上冊:01課 哆來咪
[分析]哆來咪
一、教材哆來咪分析
本課哆來咪學習巧妙地將音高、色彩、形體的漸次推移融合在一起,借助音樂旋律讓學生更好地感受、體驗到生活以及藝術作品中,哆來咪由于形和色漸次變化所產生的一種韻律、節奏的美感。本課哆來咪教學內容的組織將學科性很強的美術學習知識點,轉換為有趣的易于被學生接受的制作、繪畫、游戲活動,注重在自主學習活動中的習得,并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綜合審美素質。哆來咪
中國古代的編鐘是一種具有極高觀賞性的藝術瑰寶。大小漸次變化的青銅鐘能敲擊出不同音高產生優美的旋律。本課活動一就是讓學生利用編鐘的原理制作一組簡單的“水瓶琴”。形狀大小相等的小瓶子內裝入逐漸變化的不同量的水,然后在水中放入同等量的顏色調勻。這時七個小瓶中水量的多少借助漸次變化的有色水清晰地顯現出來,并在敲擊時發出漸次變化的音高,還可敲出簡單的旋律。通過此學習活動使學生全方位地感受體驗音高、形體、色彩漸次推移所產生的美感。
學生對形體、色彩漸變韻律有了感性認識后,進入到活動二色彩漸變知識的學習。色彩漸變可以產生十分有趣而令人著迷的色彩效果,能表現出奇妙的光感和空間感。活動二教材呈現了一幅攝影作品,夕陽西下時天空和清波蕩漾的水面產生了柔和漸變效果,在它們的襯托下一幢揚帆起航狀的建筑剪影更顯雄偉壯觀。左下圖為一幅電腦美術作品,它能使學生通過欣賞,感受到平面美術作品中色與形的逐漸變化使畫面產生的起伏感、韻律感。
畫出色彩漸變可采用的方法有烘染法、疊暈法、點繪法等多種方法。疊暈法是從一色開始,按照一定的遞變順序逐塊涂另一色而產生的階梯漸變效果。本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采用的是疊暈法畫法,這種方法的秩序美節奏美感強,學生易于掌握。 .如何調出漸變的色彩是本活動的學習難點。教材中安排的小訓練就是為突破難點而設計的。它首先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用疊暈法繪制的由紅到黑紅色漸變的色條,并在每一色塊下面展示出此塊顏色是如何調配出來的,顏色的調配比例是怎樣的。學生可通過觀察后自己掌握方法,并試著調配出小訓練中黃色到綠色的漸變過程。
教材呈現的美國國家銀行廣場雕塑《雙重階梯》 (赫伯特·拜爾)是環境藝術中最有氣勢的一座彩色鋼雕,是利用形體位置的逐漸推移,呈螺旋上升的巨大構筑物。這個巨大的雕塑在陽光的照射下,變得透明輕盈,如雙翼向上升騰,具有強烈的韻律感、動感。俄羅斯民間玩具套娃也是巧妙地利用形的逐漸變化,形成了有趣的視覺效果。活動三為綜合利用形體的逐漸變化和位置的逐漸推移設計制作一個三維的抽象的小雕塑模型或一件小飾品。本活動的制作材料主要為卡紙、吹塑紙、瓦楞紙等有一定厚度的紙材或橡膠泥和小棍,學生可以自己選擇材料通過剪裁、制作后,拼貼、組合成形。本課的學習屋為學習活動的一個拓展延伸。通過樹形近大遠小變化的圖片,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到利用這一原理畫出來的作品能使畫面產生強烈的空間感。
二、教學目標
◆培養學生敏銳的感受能力,提高藝術綜合素質;
◆認識色彩、形體漸變的規律,感受色彩、形體的秩序美;
◆學會恰當調配顏色和較均勻地著色的方法;
◆掌握立體造型的簡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