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小學美術第十冊全冊教學設計3
2.引導發現,感悟活動。
(1)教師帶學生來到室外,欣賞周邊景物。(花草、建筑物、人群及周圍環境等)
教師引導:看了剛才老師帶來的圖片和錄像資料,現在同學們再看看我們眼前近處的景物和遠處的景物,對比觀察一下,你們發現了什么?
(2)學生們通過觀察、思考,得出結論。教師小結:一樣大的物體,近處看起來大,遠處就看起來小了。一樣寬的物體,近處看起來寬,遠處看起來就窄了。一樣大小的風箏,在地面上看上去很大,飛到半空中就變得很小了,而且飛得越高,就變得越小。
(3)讓學生帶著任務再次欣賞課件,討論:近處的東西可以看到哪些細節?遠處的東西又能看到些什么?近處的物體色彩怎樣?遠處的物體色彩又怎樣?
(4)再次發現。讓學生回答問題,教師進行歸納:怎么在繪畫中表現近大遠小的規律呢?(近處的景物畫細致些,遠處的物體表現得模糊些、概括些;近處的色彩明亮些,遠處的色彩灰暗些、柔和些)
3.學生進行寫生實踐。
(1)作業要求:用線描的方法寫生校園里一條由近到遠的小路。
(2)學生分組進行寫生活動,教師進行巡視輔導。
4.展示評價寫生作品。
(1)學生自評、互評。在學生自評時,鼓勵學生運用透視一詞來描述同學的作品。
(2)教師進行有重點的點評。評價標準:看作品是否表現出小路的縱深感。
5.課后拓展延伸活動。
教師鼓勵學生課后觀察上學路上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找找路兩邊景物的大小和空間的變化。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水粉畫工具、白紙等。
(教師)課件、學生寫生用畫板、夾子、范例等。
教學過程
1.游戲引入,討論學習。
(1)課件演示:如何改變木樁使畫面產生縱深感?學生進行操作游戲。教師小結:改變木樁的大小和間距,畫面就產生了縱深感。
(2)游戲:連一連。出示一幢花園里的別墅,教師提供三種路面:①兩條并排的直線。②兩條呈梯形狀排列的直線。③兩條越來越往上面靠攏的曲線。請學生選擇合適的路面并說明理由。
2.欣賞分析,探究學習。
(1)欣賞《林中小路》和《情系故土》,討論畫中在運用透視規律時,除了景物大小上的變化,色彩上有什么變化?是怎樣的變化?
(2)教師小結:近處的色彩鮮艷、強烈,遠處的色彩灰暗、朦朧。
(3)布置任務:今天這節課我們要用色彩寫生一條彎彎的小路。你有什么建議要和同學進行交流嗎?
3.分組活動,指導寫生。
(1)教師帶領學生到學校周邊社區,選擇適合寫生的小路,安排學生分組觀察。
(2)教師建議學生在寫生時注意以下四點:
①認真觀察,用選景框選取景物。一旦選定,不再移動。
②對照。選取景框內所看到實景,在紙上標出相應位置。如地平線、道路的透視線及樹木、建筑物的方位、高度、面積。
③重點描繪。保留有代表性的襯托物,省略過繁景物,使畫面簡潔,主題突出。
④設色。依照景物色彩,用相近顏料上色。依據自己喜愛,用不同色調處理。
(3)學生進行寫生,教師巡視輔導。
4.收拾整理,作品展評。
(1)教師指導學生收拾整理工具,歸隊回教室。
(2)學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同學觀賞評價。
5.小結活動,欣賞拓展。
教師用課件展示畫家列維坦其他的油畫作品,鼓勵學生課后多觀賞著名畫家的寫實作品,學習體會其中的繪畫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