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美術下冊 會游的玩具 教學設計
會游的玩具
學習領域
(設計•應用、造型•表現)(設計制作)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材分析:
本課實際上就是“會動的玩具”系列,通過設計與應用的課程培養學生善于綜合運用各種學過的知識的能力。
教學目標
1.學會利用廢棄材料,設計制作簡易的玩具。
2.運用繪制、剪貼等方法對玩具進行簡單的裝飾。
3.培養學生的設計意識和創造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選擇一種游動的原理設計并制作會游的玩具。
難點:巧用游動的原理設計會游的玩具,并進行造型美的修飾
教學準備:
師:“會游的玩具”的范作、游動原理的課件或范圖
生:包裝紙盒、三合板、舊tk板、彩色紙、橡皮筋等
教學過程:
課前讓學生觀察會游物體的原理并進行交流
一、 初步感知游動物體的原理及其工藝。
課前讓學生了解游動物體的原理,讓學生收集有關資料進行自主的交流和討論。
1.組長匯報:該組討論探究游動物體的原理的制作報告。
2.師對學生匯報的結果進行小結。
3.欣賞圖片:多方位感知會游的玩具的造型特點。
二、利用游動的原理制作會游的玩具。
1.讓學生說說游動的物體游動的原理及其造型特點。
2.師出示范例—會游的玩具
3.師小結會游的玩具的制作技巧和方法:
a.制作玩具的模型
b.安裝游動的設備
c.進行造型的修飾,注意顏色的搭配。
4.生小組討論如何利用游動的原理來制作玩具。
5.讓學生利用游動的原理的基本方法,設計制作出玩具。
三、提升對會游的玩具裝飾性的認知。
a.師巡回指導,及時表揚學生作品中的閃光點。
b.將作品進行再裝飾(小組內互提意見進行修改)。
c.學生展示、評議作品。
d.教師小結,及時指出問題。
e.拓展:“游一游”比賽游戲
札記:
課前,師生應準備一些廢棄的材料。教學中,教師應展示一些會游的玩具,啟發學生的創造力。在制作過程中,重點應啟發學生,如何使玩具游起來。
課堂的組織形式,可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商討、制作。教師要不斷地鼓勵學生,并提醒學生要認真畫好草圖,并注明設計的意圖。作業完成后,可將玩具放在水中游動,比比誰的玩具設計、制作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