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少版四年級美術下冊教案
第一課 節日
1.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引導學生感受傳統節日,回憶豐富多彩的節日場景,抓住節日活動中具有表現力的一面,讓學生學會運用不同材料\不同繪畫方法,發揮想像表現熱鬧的節日場景,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造型能力.
(2)操行目標:通過對本課的學習,讓學生在感受\討論\表演\繪畫\制作\表現節日的有關活動中,激發學生對美好生活的熱愛,更好地體驗節日給我們的生活用品\學習帶來的樂趣,從而掌握節日場面的表現方法;加深對傳統節日文化\風俗的了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對傳統節日文化的了解和認識,增強民族自豪感.提高學生創造力及表現事物的能力,發展藝術感知能力 和造型表現能力.
2.學習內容
教學重點:著重利用多方面的信息讓學生感受\表現節日.在課堂上,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看看\說說,由淺入深地感受節日活動,掌握節日場景的繪畫方法,并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研究傳統節日中的風俗活動.
教學難點:回憶豐富多彩的節日場景,抓住節日活動中最具有表現力的一面,讓學生學會運用不同材料\不同繪畫方法,發揮作用想像表現熱鬧歡快的節日場景.
3.建議課時:1~2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師:有關節日的大量視頻錄像\圖片\磁帶\各種與節日有關的風俗習慣的文字介紹\范作\課件等.
生:收集各種與節日有關的風俗習慣圖片和文字,以及繪畫工具(油畫棒\彩筆).
教學思路:
(1)創設情景\激發興趣:教室里掛些與節日有關的飾品,窗戶上貼些窗花,營造出節日的氣氛.觀看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節日的有關視頻,引導學生感受節日歡快的氛圍,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興趣.(多媒體課件展示)
(2)討論探究:組織學生討論所看的是哪些節日?并嘗試介紹與這些節日相關的風俗活動.
(3)模仿游戲:學生自己模仿節日活動中人物動作\活動的情景,如:端午節劃龍舟\重陽節登山\元宵節看花燈……體驗\感受可以加深學生記憶,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欲望.
(4)欣賞交流討論:欣賞課本圖片,講述圖片中節日 場景的構圖方法和色彩的表現,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觀察節日中的細節,開闊學生的眼界,拓寬學生的思路,發展學生的擴散性思維.
(5)總結示范:老師示范繪畫一幅體現節日熱鬧場面\有一定人物造型的畫面.
(6)學生作業:讓學生在感受的基礎上,選擇利用自己所帶的工具材料畫出一幅具有節日氣氛的畫面.主要讓學生在感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體驗\探索\研究節日場景的表現方法,鼓勵學生自由大膽地想像,制作具有一定人物動態的作品,在繪畫過程中體會創作的快樂;并讓學生在繪畫過程中體驗民族自豪感,增強學生的審美感受.
(7)評價展示:學生自主評價為主.學生互評,老師評價小結為輔培養學生的自主創作和評價意識.鼓勵構思新穎\獨特的學生,激勵學生的創造欲望.學生之間的交流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拓寬學生的思維,體現 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評價能力,提高審美欣賞能力。
(8)課的拓展:欣賞有關節日活動的照片、詩詞,在詩詞中尋找中國傳統節日的活動,體驗古人在詩詞中表達出的對于節日的情感。例如清明節、中秋節……讓學生在體驗中了解中國傳統節日,引導學生熱愛中國傳統文化。
第二課 看花燈
1、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通過觀看各種花燈,引導學生感受傳統節日,回憶豐富多彩的燈會場景,抓住燈會活動中最具有表現力的一面,讓學生回憶、想像,讓學生了解花燈這種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的特色。